首頁>文化>

祈年殿和東西配殿

天壇,我曾去過兩次。 一次是小學的時候,回來後只記得迴音壁;一次是大學時期的廟會遊,最後也只記得穿梭在被塵土覆蓋的林木中。隨著年齡的增長,眼中看到的物與景截然不同。孩童時期,只在乎有趣;年輕時期,只在乎美醜;而真正讓人無限回味的,是有趣和美醜的背後,“歷史文化”才是“走出去”的靈魂。

天壇是由明代永樂皇帝朱棣(1420年)建造的,他採用的是“天地合祭”的方式,也就是說祭天,祭地、祭日、祭月全在這裡。想必就是這個原因,天壇的面積才會比故宮大三倍吧。第一次祭祀盛典發生於1421年的正月十一,永樂皇帝 “大祀天地於南郊”。

一直以為天壇只是祭天,不全是這樣。天壇分為圜丘壇和祈谷壇,一個在南,一個在北,一個“祭天”,一個“祈求豐收”,旨為感動上天,保佑風調雨順,穀物滿倉。直到嘉靖皇帝(1530年)時期,以紫禁城為中心又建立了地壇、日壇、月壇,改為了“四郊分祭”。

天壇南門

每年祭祀時,皇帝是從天壇南門進入前往圜丘壇。南門被稱為“昭亨門”。十一期間門上貼了“國慶”二字,喜迎祖國70歲生日。圜丘建立於1530年,“外方內圓”的造型寓意“天圓地方”。別的不說,就說圜丘四周無樹無樓,視野開闊,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都看的一清二楚。

可以看到遠方的中國尊嗎?

圜丘為何沒有大殿或者房屋?所謂“祭天”是要朝天祭拜,也被稱為“露祭”。中心那塊凸起的石頭叫“天心石”,傳說站在上面喊叫一聲,便可聽到迴音。我試了一下,無奈只能聽到來往遊客的聲音。

白色圜丘周圍最顯眼的是那紅牆藍屋簷,高度只到肩膀,站在旁邊彷彿有種透過屋頂就可觸及藍天的錯覺。當年皇帝站在這裡,不知是否會有在天上行走的感覺。

旁邊旅行團的導遊正在介紹圜丘的臺階和地面, 巧妙之處在於怎麼數都是9或者9的倍數,有句老話說的是“天壇走一走,到處都是九”。重點是為何要用9呢?電視劇中經常聽到“九五之尊”、“九重天”的說法,只因九是陽數中的最大值,代表至高無上。

天心石

“祈谷壇”,我曾只知道祈年殿,但它還包含了東西配殿、宰牲亭等等。在未修建圜丘之前,是祭天地的場所(1530年建立圜丘壇後,改為在圜丘祭天)。“祭天地”是所有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所以被稱為大祀殿。1545年,在大祀殿原址上建新殿併名為“大享殿”。後乾隆帝(1751年)又將它改名為“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的神奇之處在於 “外藍頂,內無樑。”眼前的祈年殿和圜丘完全是不同的風格。三層藍瓦金頂的建築,而非皇家偏愛的黃瓦。據說它是北京城內皇家園林中唯一有藍瓦的建築。殿內無樑支撐,完全靠木柱枋桷等結合的方式建造。傳說一位工匠受了祖師爺魯班的顯靈指引,才有了“無樑”傑作。

天壇是皇家園林中最神聖而又脫離現實的一處建築,通過小“心機”處處體現著皇權與上天的關係,畢竟“天是萬物的主宰, 天子受命於天,而天下受命於天子。”

古代工匠們的聰明智慧還體現在各個角落的每塊用料上。例如中央的四根“通天柱”,象徵著一年四季。不僅如此,連殿周長也能找到時間的含義。

就連位於中軸線上的丹陛橋,故事也多著呢。這座橋一直處於上坡狀態,回首相望有種步步高昇之喜。正中凸起的路為玉帝的“神道”,皇帝走的“御道”在左,大臣們走的“王道”在右。

在我的理解中,它只能算是一個通道,稱為“橋”難免牽強,橋下無水,也無需跨越任何障礙物。有了“鬼門關”(牲口走的門,意為有去無回)後,就不難理解了。“你走你的Sunny道,我都我的獨木橋”,神/人在上面走,牲口在下方過,上下都有道,所以稱為橋。

天壇匯聚了來自世界五湖四海的朋友,親臨感受著這曾離天最“近”的地方是何等神聖。前陣子很紅的一部電視劇《築夢情緣》, 劇中有句話說的很好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任何建築都不能脫離產生它的時代”。每個時代的建築都是有生命的, 在人類不斷被遺忘的同時,唯有建築不厭其煩地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蒂芙尼180年創新藝術與鑽石珍品展星光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