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俗話說:“金無赤足,人無完人”,中國有“兩個半完人”的說法廣為流傳,第一個是孔聖人,第二個是王陽明,另外半個就是曾國藩。

作為偶像般存在的王陽明,被人膜拜的其中一大因素就是他的豐功偉績,另一半是本文的主旨,王陽明的哲學思想。

王陽明從小也是將“朱程理學”當成經典,不過“完人”進化的速度比我們要快,當他接觸佛教和道教以後,才發現朱熹那一套也不好使。

他必須革新,希望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學問,這就是心學。終極真理不用在宇宙中尋找,它就在心裡。

請朋友靜下心來,設想進入一個想象力測試環境:

你坐在一個昏暗的房間裡,周圍非常的安靜,只能聽見自己的呼吸聲。這時,耳邊傳來了聲音:“你才發現旁邊有一隻東北虎正在凝視著你,突然它呲著牙向你撲來……”

此時實驗結束了,研究者開始記錄受試者的行為。

幾乎所有的人都極為感嘆地說:“我的確看到了一隻老虎,窮兇極惡地撲向了我,太嚇人了,我想象到了所有的恐怖!”

但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行為不太一樣,他閉上眼睛聽到測試員說老虎在身邊的時候,孩子嚇哭並跑出了房間!

結果表明只有那個小孩真正想象出了一隻老虎,而其他人都只想象出了一幅畫面而已。

這個震撼的結果說明:我們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相去甚遠,人們的行為大多是“知行不一”。

有人會說這有什麼難的?比如我非常想吃紅燒肉,就去吃了啊!

沒錯,這當然是“知行合一”,只可惜這停留在了“與他人無關的利己行為”上,沒有什麼可探討的。

再昇華一個層次就是,我為了減肥看見肥肉,但是忍耐了下來,這就接近了心學的“知行合一”。

擴大到倫理與公共秩序,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王陽明的境界呢?

無論王陽明的心學多麼高深,已經對快速生活的我們有了曲高和寡的距離感,一句“致良知”就可以把所有人打倒。不僅如此,就連在大街上看一眼美女產生了非分之想,王陽明都是嗤之以鼻的,所謂“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

結果就是“臣妾做不到啊!”,我還是那個我,沒有學到修行的進階過程,要悟性沒悟性,要時間沒時間。

一個對王陽明革命性的理論——“目的論行為主義”

該理論出自的紐約大學石溪分校退休教授霍華德·拉克林,雖然他對王陽明的看法不得而知,但是該理論的確給心學提供了另一個維度的思考視角,錯過它太可惜了!

先把情緒放在一邊,來看一個模擬實驗:

假設有一位女特工為了完成任務接近一位男身男士,並謊稱自己愛上了他,其神秘的行蹤也並未引起男友質疑。

二十年後,任務完成的女特工不需要伴侶身份了,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是留下一封書信告訴男人所有的實情。

按照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理論,這完全是不達標的行為,她利用了男友的無知與善良。

而拉克林教授不這麼認為,他尊崇的是目的行為,如果女特工二十年來的行為都讓男人認為是真愛,那麼他就認為獲得了愛情,他有認清事實的權利,更有權利沉浸在二十年的甜蜜中。

女特工的愛情行為給男人帶來了難忘的回憶,此時有人站出來說:“不,她的本質就是欺騙,是壞人”!試問,那位男友會不會異想天開地說:“不,她一定是愛我的”。

是的,這就是拉克林教授的目的論,女特工不用知行合一,只要行動達到了預期結果就是好的,非要揪出一個本質,那就沒幾個好人了。

拉克林的革命未必是否定王陽明,而是更好的補充

中國有句老話:“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在孝順的問題上只看孩子的發心,因為貧苦的孩子做不到富家子弟的孝順;

在罪惡的念頭面前不能看發心,只要行為上不犯錯誤就行了。

這兩句話更深層的意思是說:常人根本做不到知行合一!

就拿孝順來說,窮人孩子說家裡沒錢,只能讓老母親喝粥度日,比不了有錢人喝雞湯的孝順。何況貧窮與米粥、富有與雞湯也沒有因果關係且無法證偽,更加陷入了道德的陷阱,只能論心不論跡。

萬惡淫為首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出格就知足吧,世上少完人。這才是對王陽明完美“知行合一”的回絕:我們還是做普通人吧。

而拉克林的“目的論”其實沒有否定“知行合一”,而是給了人性一個溫柔的擁抱:只要你對我的行為結果是好的,那就是好的。

目的論並不是自欺欺人

我們再來舉個例子:有一位眼疾患者的症狀很奇怪:他把所有紅色都看成綠色,把所有綠色都看成紅色(不是色盲症哦),請問他會認為自己的世界和別人不一樣嗎?答案是不會

唯一的區別是在他心裡,所謂的紅色是我們稱之為的綠色,所謂的綠色是我們稱之為的紅色,結果就是他看見現實的紅燈時,心裡的名字叫也叫紅燈啊,只不過透過儀器才發現他眼睛裡看到的是我們的綠色,他的行為結果一樣是“紅燈停、綠燈行。”

再比如,他生命中的草在我們看來都是紅色的,只是他也管這草叫綠草而已。

其實,我們誰都沒有錯,這就是行為主義。

從“目的論”發現它的應用價值才更重要

對於一個酗酒的人來說,你和他將對身體的傷害的言辭,其實他都知道,只是做不到而已,這自然違背了“知行合一”;

而在拉克林認為這個行為無可厚非,人有長期和短期兩個目標,注重長期目標的人可能會選擇戒酒。而只注重當下享受的人來說,他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今朝有酒今朝醉。

與其告訴他酗酒的危害,不如運用提高自控力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這在我們之前聊《順變》那本書裡有很多的方法,比如假想“戒酒”後的幸福場景或想象由於酗酒自卑沒做成的事,比如先從早起早睡做起等階段性改善等等,這些行為的目的恰恰指向了戒酒的終極目的。

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可能你的行為先於心靈被改變了,而新的認知隨即產生,反過來導致心的變化,也可以得到“知行合一”的結果。

特殊情況怎麼辦?

這個世界上什麼人都有,其中就有一種人,表面上是個謙謙君子且與人為善,但誰也不知道他和幾起殺人案有直接關係。

是的,不過這畢竟是小機率事件,如果我們都用這種小機率事件去分析身邊的人,做到了絕對的理性,可惜代價與成本太高了,我們將沒有辦法與人合作。

而這一點恰恰體現了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圓融,如果洞察了他的發心是壞的,做多少好事業都會被警惕。

這裡的關鍵點在哪裡?在於自我與他人的區別:我們可以修身養性讓自己“知行合一”做好人,卻無法荒唐地要求一個壞人立刻表現出來,更無法要求壞人突然變好。

收穫的結果就分成了兩部分:

對人:目的論實操性很強,可以育人,卻止於機率;

對己:王陽明修身法絕佳,可以律己,可致於良知。

梁啟超有云:“內聖外王之道’一語包舉中國學術之全體,其旨歸在於內足以資修養而外足以經世。”

16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農曆的春節有4000年的歷史,但“春節”的稱呼卻是個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