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四大傳統節日,分別為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其中影響最大、最富有特色的,當屬春節了。
在遙遠的上古時期,就有“春節”這個節日了,不過不同時期,名稱叫法不同;同時過節的時間也不一致。
歷史上的“春節”,有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新正等多種叫法,唯獨沒有“春節”一詞。
節日的時間呢,隨著朝代的更替,也有所變化。
在夏商周朝,夏朝規定農曆一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農曆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以農曆十一月為第一個月。而到了秦始皇時期,他又規定十月為第一個月。
其實在中國的古代,最流行的歷法一共有六種,分別為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
到了漢武帝時期,他覺得中國前朝曆法比較亂,遂責成天文學家唐都、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曆》,並規定將春季的一月一日為歲首。
這個時間規定,雖然在後來極個別朝代偶有變更,但主流上來說基本上延續了2000多年,直到民國成立。
關於古代的節日日期,歷代史書上都有記載:
“ 漢家行夏正。”(《漢書·谷永傳》漢·班固)
“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晉書》唐·房玄齡)
“春秋諸國,皆用夏正。”(《史通·模擬》唐·劉知幾)
“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夢粱錄》宋·吳自牧)
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帝制。
此時世界已進入到現代社會。當時世界上的絕大部分國家,都普遍使用格里高利曆,即公曆紀年法。
為了和世界接軌,民國政府決定使用公曆。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隨後就通電各省,政府一律改用陽曆紀年,以黃帝紀元4609年11月13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就這樣,公曆的元月一日,就成為今天我們慣常所說的“元旦”。
當時的政府提倡使用公曆,但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傳統,老百姓不願割捨。
於是形成這種奇怪的現象,政府的工作休息都按公曆執行,“元旦”例行放假;老百姓則我行我素得過他們的陰曆,過自己的“元旦”。
這麼一來,豈不是一年之中有兩個“元旦”了?這樣大家很容易將公曆和陰曆混淆了。
沒辦法,1914年1月,當時的內務部總長朱啟鈐,給總統報了一個方案。
他的方案是這樣,為了照顧民俗,一年中的陰曆定為四個節日,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
當時的總統是袁世凱,只採納了陰曆的元旦為春節的說法。
就這樣,政府規定,今後以陽曆年首為元旦,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從此,“春節”一詞才固定下來,我們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