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年味是什麼?

年味是不遠千里萬里歸鄉的匆匆腳步;年味是父母站在大道上盼子歸來眺望的目光;年味是一家團聚除夕夜餐桌上豐盛的佳餚;年味是一壺老酒裡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期盼;年味是親朋好友相互間良好的祝願......

過年,是中華民族漫長歲月裡凝聚在中國人心中最凝重的詞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裡最燦爛的篇章,是民族情感最集中的體現......

不同的時代給年味注入了不同的內涵。

五六十年代,每到春節前夕,大人們會不約而同的湧向新華書店,有時也會帶上孩子,幹什麼?去買年畫。在新華書店寬敞的大廳裡,懸掛著各種顏色豔麗、充滿喜慶氣氛的年畫,真的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經過精心的挑選,選中了符合自己心中的年畫,於是便興高采烈地回家了。回到家裡,便迫不及待地往牆上貼上,雪白的牆便立刻被年畫的氣氛所覆蓋。第二天早晨,你剛一睜開眼,年畫喜慶的氣氛便撲面而來,心裡會立刻意識到“噢,快過年了”,那種歡快的感覺會立刻充滿你的心間。緊接著,寫春聯。能寫的自己寫,不能寫的,找人寫。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的來往真誠而樸實,能幫助別人都視為自己應該做的。寫完春聯就是往大門外貼上了。然後,掛燈籠。那時的燈籠基本上都是自己做的,根據自己的喜好做的燈籠也各有千秋,有圓形的,有六角宮燈,有四角宮燈,還有扁形的。有的掛一個,也有的掛兩個。

吃完年夜飯,便開始守歲,守歲的方式除了聽收音機,就是打撲克,或者欻嘎拉哈。到了半夜12點,大人孩子會一起走出家門放炮,接財神。

第二天,推開屋門,那時都是平房,鄰居見面都會不約而同的拜年問好。吃過餃子,鄰居還會互相到別人家去專程拜年。一切都是那麼的真誠、樸實、自然而和諧。

最難忘的是正月十五,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十五十六走百病”,於是,各家各戶在晚飯後便傾巢而出,孩子們手裡拿著各式各樣的小燈籠,在嘁嘁喳喳的歡笑聲中湧向房子西北側一望無際的雪地,強勁的西北風早已把那兒抹成了一片平坦而又堅硬的雪殼,而此時,一輪圓月已高高的懸掛在天上,皎潔的月色和雪地反射的銀光交相輝映,恍若白晝。大人、孩子們爭先恐後湧向那寬闊平坦的大雪床,在上面盡情地翻滾、嬉笑、打鬧,歡笑聲頓時瀰漫在雪夜的上空,寒冷的冬季頃刻間也變得溫暖起來。大人們說,這一滾,就把一年的災病全滾沒了。滾累了,便躺在那兒靜靜地望著天空,這時,你會覺得天是那樣的藍,星星離你是那樣的近,彷彿伸手就能摸到。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風氣也在發生變化。每當春節臨近,總能聽到那重複了多少年的感慨“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是呀,對此,我也感同身受。面對這樣的感慨,我常常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不管今天的社會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我依然會懷著深切的感情,去追憶往昔歲月裡那些最純真、最美好的時光。

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老臣讀書筆記:動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