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春節,已成為中國人最重視最離不開現在又最不知道該怎麼過的“傳統佳節”。

春節是一點點被風化的,還不像中秋節那樣忽然就剩下商家促銷月餅的叫賣聲。

以前春節極其隆重,從剛進臘月開始醞釀氣氛,即使不是在體力上、至少也是在心理上就開始忙碌起來。辦年貨、大掃除、祭祖,在除夕、大年初一達到高潮,吃年飯、贈年禮,還有賀歲啦、拜年啦、給小輩壓歲錢啦、遊玩啦,等等,人們盡情歡娛。一直到出正月“年味兒”才漸漸淡去。那麼長時間,今天還有幾人能耗得起?

想起兒時過年,那時過年前幾天,大人們就像趕小豬似的帶著家裡一群孩子到公共浴池或單位澡堂排著隊洗刷一清,暖澡堂的蒸汽和充足的熱水讓孩子們的臉紅的像蘋果。大年三十晚上才讓穿上新衣新鞋,可能只是舊棉襖外的一件花布單衣,就能讓小丫頭兒美得“骨頭沒有四兩重”。家裡給買的一掛100響小鞭,晚上打著燈籠跟衚衕裡的小夥伴兒們,能從三十放到十五。還有,在年裡面影劇院場場爆滿,黑暗中能聽到嗑瓜子的聲音……那種純樸的快樂,真是不得了。

中國人過春節,最講究的內容還是吃,以前過春節忙,主要還是忙吃的。那時過年,似乎有套程式,而組成這個程式的每一個環節,都給孩子們帶來大大的歡喜。

離春節還要半個多月,大人們就開始備年貨了。數著手裡那些定量供應的“票子”精打細算,家禽只有一隻,買了雞不能買鴨,魚一斤蛋半斤,還有精確到以兩計算的糖果、瓜子、花生果和香油,再買些凍梨、凍柿子。但大人們總有辦法再弄到一點什麼,末了總會有一頓一年裡最豐盛的年夜飯操辦出來。

如今這道程式被簡化到從超市大包小裹地往家裡運,甚至連大包小裹也不必了,反正商場超市倉買春節期間照常營業,缺什麼隨時去買就是了,實在不願意動了,就直接網購,快遞給您送到家門口。更何況如今的飯桌上,哪天不是雞鴨魚肉、海鮮蔬菜(雖然質量堪憂),再弄點什麼新鮮的吃物以討得大家的歡心竟成了難事。總不成另向珍稀動植物開闢新的食源?別的且不說,食性過雜,不文明而且法律也不允許。吃,已經不是現在中國人過年的主旋律了。

在大年夜,中國人是一定要一家人團團圓圓一起吃飯的。以前的“年夜飯”都是在家裡吃的,而如今,或許因為更方便,或許是一種時尚,或許是為了調調口味,有很多家庭選擇了去酒樓。

北方人過年三十是一定要吃餃子的,但也有一些人選擇把速凍餃子端上餐桌。雖很方便,但快餐時代淹沒了多少一家人熱熱鬧鬧動手包餃子的樂趣。

現在的春節,從許多大中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開始,年年為“要不要解禁”而吵鬧,沒有煙花爆竹的春節還是一年年過下去,雖然為了安全和環境保護著想,因為過去每年春節因煙花爆竹而造成人身傷害及釀成火災的教訓,但自禁放煙花爆竹以後也減少了人們過春節時的樂趣。

只有紅豔豔的門聯和“福”字勉強撐著場面,雖然機器印刷的產品把千門萬戶裝點得千人一面。

一家人圍著電視過大年成為最主要過大年夜的形式。失望的是每年看完央視的春節聯歡會總覺得年年一個樣,大而空,既不出色也不出新,完全沒有了八九十年代觀看春節聯歡會時的那種激動人心的場面。電影片道也“春運”——節目太多,擠破門檻。但一些質量不高的春晚紛紛出場,使人感到各種形式的的晚會太濫,真是既讓人掃興,又讓人失望。

看那些進城的回鄉的,帶著給家人的禮物,擠上歸家的春運列車。“回家過年嘍”,他們歡天喜地地叫著,才讓人覺察到“要過春節了!”風塵僕僕的遊子除夕夜前趕回家,把自己作為一份大的年禮獻給家人。家人們盼遊子,想著法子給他溫馨。忙忙碌碌中,年就這樣飽滿而充實地過去了。這是年的經典過法,上過無數次熒幕熒屏的。

春節越來越缺少中國傳統的一些慶賀活動,這的確是生活在城市中人們的一種普遍遺憾。

春節已不再被熱烈地期盼,一年又一年的日子沒有停頓地過下來,這跟缺少激情的時代潮流多麼合拍,春節的傳統特色越來越淡,越來越沒勁。熱熱鬧鬧,鄭重其事的春節漸漸只存在於記憶中或書本上,到哪裡去找孩子們興奮發亮的眼睛呢?我們買回印刷出來的春聯貼在防盜門上,吃吃袋裝或食品安全堪憂的食物,似看非看一場聯歡晚會,每個人都拿著各種款式的手機低著頭,給熟悉的親朋好友、戰友同學發著微信、朋友圈、影片通話或刷著抖音,搶著幾分、幾角的紅包樂此不疲,還不忘了淡淡地說上一句:“我這兒,一點過節的氣氛也沒有。”

現在我們的舌頭對美味麻木了,添件新衣也過於稀鬆平常,甚至已經懶得看家裡的電視播出的節目……物質貧乏的年代,我們從食物、衣物、沐浴、看節目中得到歡樂,在物質豐富的今天,卻是一去不復返了……傳統節日正在漸漸離我們遠去。春節不是瀕臨消失邊緣的一個,但它的“淡化”引起了最多的警覺、最深切的痛心、最強烈的呼籲,因為它是華人世界最隆重的節日,能不能守住這個傳統,差不多已經成了民族自尊心的一部分。

當傳統的專案被提出要“保護”時,它在適應環境方面肯定出了問題。春節一旦超出了單純的“節日”概念,要上升到民族自尊心的高度來談,它也就失去了。人們不可能僅僅為了“民族尊嚴”而努力去把春節一年又一年熱熱鬧鬧地過下去。

有人說春節的“淡化”是因為平時過的太好穿的太好、因為城區不能燃放煙花爆竹、因為春節放假太少,還有人說我們太不會玩了,春節除了打麻將或是全家圍著電視嗑瓜子,一點特色都沒有,而出去旅遊,更是受不了景區的高票價人山人海人挨人。

其實,就像我們看老外把聖誕節過得有滋有味一樣,老外看我們的春節也是眼花繚亂:年夜飯(聖誕大餐?)、壓歲錢(聖誕老人的禮物?)、春聯、舞龍舞獅、看花燈……談春節已死,此時中國的腸胃能不能消化得了皮厚肉粗的火雞!

對春節失望的根源,在於我們自己越來越不把春節當回事。這個從西周傳下來的古老節日,原本是為了預祝豐收而舉辦的活動,寒冬臘月農閒無聊,不慶賀一下幹什麼呢?而現在人們早已被五色迷目、五音亂耳,哪會一門心思巴巴地盼著春節?

再說春節的地位。春節時農曆的元月,而自行西曆開始採用後,就出現了“陽曆元旦”和“舊曆年”並存的局面。“舊曆年”在名稱上改成了“春節”(慶祝春節的節日)。結果是民間按照“辭舊歲迎新年”的感覺來過春節,春節聯歡晚會上主持人在二十四點倒計時時小心翼翼地說“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最後誰也說不清過春節的理由是什麼。當春節不再代表新的一年到來時,它的熱鬧當然要大打折扣。

過年的儀式感越來越淡了,不過春節恐怕是不會輕易消失的,不管是為了歡慶春天還是歡慶新的一年,人們總得為自己找一個機會放縱地花錢,慷慨地浪費時間,否則日子過得沒有一點停頓,誰受得了。

下一篇(二):洋節挑戰春節?

6
最新評論
  • 1 #
    現在的春節再也回不到過去那種感覺了。
  • 2 #
    不能跟以前比。以前人口多,貧窮所以盼過年。現在經濟發達人員流動打,家分散一下。條件比以前好多了。想吃平時就吃,無所謂年了。顯得平淡,寡歡。很正常。
  • 3 #
    “爆竹聲聲除舊歲"這副對聯以後沒人寫了
  • 4 #
    為啥我覺得這樣挺好的,挺清淨的,忙了一年上班掙錢,帶娃做家務輔導作業!過年總算可以輕鬆幾天!三五家親戚有的提前就買點東西拜年了,剩下的初一初二初三也就搞定,還有幾天給孩子輔導寒假作業什麼的,帶孩子逛街去一趟公園!挺好的
  • 5 #
    我們國人還埋怨人家韓國,把我國的傳統文化向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保護給搶了!細思恐懼,我們快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給丟完了!
  • 6 #
    有沒有統計一下有多少人怕過年的?
  • 7 #
    現在都是樓房,鄰里間不串門不拜年,還是平房好
  • 8 #
    春節的淡化,很大原因就是西方文化的侵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喜歡過西方人的節日。有些地方禁放煙花爆竹,更是沒有過年的氣氛了
  • 9 #
    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牛年行大運,富貴有餘
  • 10 #
    寄希望於下一代專家的崛起。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哲思」知識清零——消除認知障,思維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