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鹽醬醋茶”老百姓開門七件事,前面六件事是解決溫飽的,怎麼還有茶的事兒?
茶最早是作為藥物和食物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的,而不是飲品,以茶入菜或做羹更是常有之事。比如:茶葉蛋,龍井蝦仁。後來才成為家家必備的飲品。
神農嘗百草,其中就有茶。神農“日中七十二毒”,據說就是吃了茶樹鮮葉才化解的。正是神農的示範效應,引得了人世間的吃茶之舉漸成風氣。
中國南方地區自古就有“吃茶”的說法,將茶葉當做食物來吃的。唐宋出現了煮茶,煮成茶湯來喝,有消化食物的功效。明清時期才出現以水沖茶,泡出茶葉水,直接品飲,稱為飲茶。
我們都看過《水滸傳》和《紅樓夢》,小說裡經常出現“吃茶”的字眼和場景。古人叫作“吃茶”跟我們現在所說的“喝茶”,就是在於方式的不同。
泡上一壺好茶,三五好友圍坐品茗,暢談闊論,自有一番別樣的情趣滋味。自唐宋以來,茶逐漸融於百姓們的生活之中,成為待客聚會必備飲品。
吃茶到喝茶,可以說是中國喝茶方式的一個演變。“柴米油鹽醬醋”滿足了人們生活上的溫飽,而“喝茶”兼具了社交功能,滿足了精神上的追求。因此,茶列為其中,也算是無可厚非了。
茶成為社交需求的元素後,逐漸有了茶道、茶文化。由於古代中國的飲料品種僅限於水和酒最為普及,喝水清淡,喝酒喝多了又醉人還難受,這時候茶葉成為了兩者之間最好的選擇。
另外,由於茶水的消化功能和口感溫潤,成為社會上文人雅士的推崇的社交必備,延伸出了修身養性之能事,以及讚美茶葉的詩詞歌賦,成為爆款,迅速爆紅民間。
唐代茶聖陸羽為此出一本“百萬暢銷”書《茶經》,講述了挑茶、煮茶、喝茶的種類方法,以及飲茶風俗,成為千百年來絕對的權威大咖。
喜歡喝茶的朋友,可以買一本看看,蹭熱點,增加點自己的談資。
茶,是中國式最佳情誼。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在宋代合稱為生活四藝,“四般閒事”,流行鬥茶、茶百戲。成為文人們朋友聚會促進友誼的雅事。
鬥茶就是各自取出所藏好茶,輪流烹煮,嚐嚐誰的好喝,品頭論足一番,作為聚會的閒趣。
茶百戲,是將茶葉磨成粉,用沸水衝入,快速攪拌,使之產生泡沫,然後在茶湯裡畫畫。也叫“分茶或水丹青”。有點像咖啡的牛奶拉花。
武夷山茶學專業的章志峰系統研究於2009年恢復了這一古老而珍貴的文化遺產。
只用一個小茶勺,撥弄湯紋,描出點點飛鴻,寂寂小亭,或三兩桃花。纖巧如畫,宋朝文人也太會玩了!
有了歷代文人的推波助瀾,茶作為禮品,也毫無爭議的成為朋友親戚之間相互禮尚往來的首選。
“送禮要送到心坎兒上”,送禮既要滿足實用,又要有品位。
親朋好友會面,拜見長輩上司,不會送禮,就備一份好茶,送健康總是沒錯的!見面說說茶,話匣子就打開了,拉近距離,解除生分或尷尬的局面。
茶與禮數相關,具有中國式的文化屬性。
端茶倒茶,講究先尊後卑,先老後少,先客後主,煮茶沖茶者最後。否則對客人有不敬之意,待人不恭了。
敬茶,應雙手奉上,或端放在客人面前茶桌,賓主邊談邊飲時,要及時新增茶水,體現對賓客的尊重。
倒茶,有“茶半酒滿”之說。酒是冷的,倒滿端著不會燙手,茶是熱的燙的,客人會因受燙導致茶杯掉地打破,所以倒一半,避免給客人造成難堪。
品茶,觀色嗅味,小口啜飲,且不要作“牛飲”姿態。俗話說,吃有吃相,睡有睡相,喝茶也是一樣。喝得咕嚕咕嚕直響,如此飲茶,賓主之間得好成什麼樣啊?就算彼此發小,刎頸之交也要得注重彼此尊重與品味吧。
《紅樓夢》裡妙玉說:“一杯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明人許次紓《茶疏》又說“茶不移本,植必子生”。茶成為“至性不移”的象徵。
從品茶到送茶禮,無一不體現著中國人的處世哲學。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禪茶一味,在蘇東坡的眼裡,茶有了佛性。蘇東坡對喝茶是很挑剔的,在其《求焦千之惠山泉詩》中寫有“精品厭凡泉”,非常講究茶美水美。
蘇東坡在宜興蜀山講學時,非常鍾情金沙寺的泉水,常讓童僕前往挑水,童僕不堪每日往返勞頓的辛苦,悄悄在水桶裡裝上了普通的河水,但卻被對水非常挑剔的蘇軾所識破。
蘇東坡對水的挑剔,可能緣於一次給王安石捎帶三峽之水。蘇軾被貶黃州後被詔回京,王安石寫信讓蘇軾給他帶些長江中峽的水,也就是瞿塘峽之水,用來做藥引子,泡陽羨茶去痰火症。蘇軾在經過中峽時,把事情忘了。直到下游才想起來,蘇軾想:“都是一條江的水,有什麼區別呢?”就讓船工打了一罐子下峽的水。當蘇軾把水送給王安石,用此水沖泡了一壺陽羨茶。茶衝好後,王安石說這不是中峽水,而是下峽水。蘇軾大吃一驚,王安石是特麼神人嗎?這是都能算到。
王安石見蘇軾吃驚的表情,解釋道:“《水經注》裡提到,泡陽羨茶時,上峽水急味濃,下峽水緩味淡。中峽水急緩相當,濃淡適宜。而這杯茶好一會才泡出茶色。一定是下峽水。”蘇東坡拜服。
詩人陸游對茶葉的熱愛更是到了痴迷的境界,自比陸羽:“我是江南桑苧翁,汲泉閒品故園茶。”
故事終歸是故事,是否有真實不得而知。但總是反映了中國人追求櫛風沐雨、飽經風霜後,散發出的生命裡經得起歲月沉浮的清香。
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就寫道:“眾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
沏一杯茶,讀一本書,安靜的感受時光緩緩流過,這樣的日子也不錯。
時至今日,包羅永珍茶文化,給中國茶賦予了高雅的光環。每一種茶,包括茶樹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動人心扉的感人故事,諸如觀音託夢、乾隆孝母等等。
茶滿足了人們社交需求,也造就了茶無窮的商業價值。如火如荼的炒作,烘托著茶的文化屬性與迷人的色彩。
“先沏後賞三聞四飲五品”,為了開發茶葉的附加值,喝茶的過程也被賦予了人文精神,具有了非常強大的儀式內涵。觀湯色,聞茶香,沏什麼茶用什麼茶具,無一不講究。
比如綠色,為增加觀賞性,採用透明玻璃杯,或無蓋青瓷白瓷茶碗;花茶則用帶蓋的青花瓷碗;烏龍茶味重,則選用紫砂壺沖泡等等。沖茶泡茶的儀式就創造的更多更繁瑣了,泡茶要用無根水,沖茶要三點頭、功夫茶十三步驟,送茶四準則等等,常常讓喝茶的人感到無所適從。
茶葉的價格也居高不下,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鐵觀音、西湖龍井等知名茶葉價格不斷上漲,加入新概念的各種小品種茶也水漲船高,各類保健茶,生態茶頻現人間,廣告鋪天蓋地,這也得益於網際網路的發達,傳播成幾何效應,成本又低。
如此“窮講究”,這會離老百姓太遠了吧。還是樑巨集達在《老樑觀世界》裡說的好:有錢你就講究點,沒錢就將就點。
一杯茶從早喝到晚,喝的不是茶,喝的是感悟。
物慾橫流的時代,人世紛華,熱鬧後是寂寞。人生如茶,年輕的時候喜歡喝綠茶,清香中帶著苦澀。中年時候苦盡甘來,喜歡喝點大紅袍,紅茶,鬢角帶霜回味人生。
茶一直在映襯著清雅,古今皆不例外。從電影《茶館》裡我們看到了舊社會的縮影,其實作者老舍也是個愛茶痴迷的人,他說“我是地道中國人,咖啡、蔻蔻(即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獨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
楊絳先生說:記不起哪一位英國作家說過,“文藝女神帶著酒味”,“茶只能產生散文”。而咱們中國詩,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詩清只為飲茶多”。也許這點苦澀,正是茶中詩味。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品的是茶,靜的是心。其實,泡茶喝茶簡單些,用心就好,不管獨自靜坐,還是三兩好友相聚,煮一壺淨水,泡一盞清茶,不必過於矯情和做作,端起、放下,相互懂得即可。
世界正熱鬧,窗外Sunny正好。喝茶,體現了隨遇而安且苦中作樂,喝的就是個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