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請大家票選清代皇室戲迷排行,十有八九第一名會是:慈禧太后。但是,“康乾盛世”的時候,康熙帝、乾隆帝可都是實力派的戲迷。
且看看他們為了做好一位狂熱的戲曲粉絲都幹了哪些事情吧!
千人大戲班,花銀子似流水,特別恩賞是抬旗康乾時期,宮廷裡由南府、景山等機構負責演劇事宜。這些機構內部又分為內學和外學,還要在“內、外學”中再分頭學、二學、三學,太監、旗籍藝人和江南的民籍藝人是演劇人員的主要構成,最多的時候有上千人。
這麼多的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並不低,每人最多每月領4兩銀子。據乾隆五十三年檔案記載,南府的民籍藝人一年工資將近白銀10000兩。要知道乾隆帝給自己的女兒和碩和恪公主修建公主府,才花了不到9000兩白銀。
《斷橋》舊劇照
能得到乾隆帝青眼的演員還會有特別的恩賞,那就是抬旗。乾隆元年,乾隆帝特批3名學藝太監入旗,這3名太監的兄弟侄孫們可以世代享受八旗待遇,算是吃上“鐵桿莊稼”了。要知道乾隆帝的純惠皇貴妃一家入正白旗可是乾隆四年才恩准的事情。乾隆二十年的檔案記載,在這些年中,還有7名民籍藝人被恩賞了八旗身份。
不比不知道,乾隆帝的公主、貴妃,居然敗下陣來。無論是在花銀子養藝人,還是捧角兒給身份,戲曲頭號粉絲的名位,乾隆帝實至名歸。
皇帝看戲,如同我們追電視劇一樣從康熙至嘉慶的150餘年間,宮廷戲曲由一些才華橫溢的文人編纂成每部戲10本240出的宮廷大戲。這些連臺本戲從頭至尾連續上演一遍,耗時3個月。這不就是我們現在看的電視連續劇嗎?
然而,皇帝看戲的痴迷程度,比我們追劇可有過之而無不及!《歷年記》載:康熙帝南巡剛到蘇州,就命人傳民間戲班前來演出,不僅親自點戲,還熬夜看了20多出戲。第二天繼續看戲,推遲了去虎丘的安排。
清宮特有的“節令戲”,在元旦、冬至、臘八、祭灶、小除夕、除夕、燈節、立春等節日,會上演必備劇目,雖然5-15分鐘一齣戲,但是參演人員眾多。例如《聖壽綿長》的演員有200人。
金線孔雀羽線織成華美戲服,上天入地構成戲臺效果戲曲要想好看,演員的能力很重要,同時服裝、道具和舞臺也不容小覷。以乾隆帝的“審美”是絕對不會放過戲衣的。
玫瑰紫色緞平金繡鳳戲牡丹網紋女靠
每當製作新的戲衣,乾隆帝會要求如意館先畫出小樣,經過他欽準後,再由江南的製造機構按小樣製作,做出來小樣後再由他稽核提意見。修改確定後,才能製作成新戲衣。如此反複製作的過程,花費的銀子也可想而知。現今故宮博物院裡收藏了上萬件的戲衣,其中有大量採用了緙絲、納紗工藝,還有很多用到了“妝花緞”面料。
綠色緞繡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紋八月花神衣(中秋承應《草木銜恩》中“共慶清秋呈豔舞”眾花神同登仙樓)
想必大家聽過“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評價,足見緙絲工藝的昂貴。然而,妝花緞更是價值不菲,因為它有“寸金換妝花”的說法。孔雀羽線、金線是織妝花緞的原材料,一天只能織出兩寸,費時費工更費銀子。當身著妝花緞、緙絲等工藝製成的戲衣的演員亮相在宮廷戲曲舞臺上時,您能想象出他們一招一式、一舉一動,衣袂飄飄、閃閃發光的樣子嗎?
乾隆時期,就有舞臺設計和舞美了。各式各樣的景片配合故事背景,山水、亭臺樓閣等烘托意境,給觀眾帶來視覺享受。舞臺效果達到極致的是紫禁城中的暢音閣。這座從乾隆時期開始營建,到嘉慶時後部的扮戲樓才竣工的宏大建築,構思絕妙。
暢音閣
從外表看,暢音閣只有三層為“福”“祿”“壽”,而實際上是五層。最絕之處在於五層戲臺之間都能相通。如果上演神話劇目,那麼每一層分別代表天宮、人間、地府,每層都有絞盤、轆轤、繩索等,演員可以上天入地,和如今的“吊威亞”相似。一層戲臺的臺板下還藏有地下室,有四口“地井”,為聚攏聲音呈現立體聲的效果。
暢音閣
慈禧太后常在暢音閣正對面的“閱是樓”看戲,她坐在西間炕上看戲的時候比較多。比起座椅還是炕要舒服自在得多,老太后還真是會享受。每逢慶典,宮廷會恩賞大臣們進宮看戲,還會準備茶點,可以邊吃邊看,但是不許叫好、鼓掌,怕失了身份。不過,晚清的時候皇帝也曾票戲、登臺表演,哄太后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