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傅氏,商武丁時有個著名人物叫傅說(yuè),他不過就是個建築工地裡幹苦力的農民工,由於受到商武丁的賞識,一夜拜相,搖身一變成了商朝歷史上與伊尹、甘盤齊名的賢臣,許多古籍中都有“傅說舉於版築”的說法。《史記·殷本紀》載:“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是說商朝中期,國政不穩,武丁繼位後,三年不語,後世的楚莊王估計是模仿了商武丁。武丁為復興殷商,重振王室,私訪民間賢能,以求治國安邦之策。後來夢見一聖人,問得名叫說(yuè),於是派人按照夢中形象去民間尋找,終於在一個叫傅險的地方找到了夢中那個叫說的人。當時說正在做苦役,說被帶走面見武丁,武丁一看就是此人,交談之後,果然是個聖人,當即拜他為相,自此,武丁在說的輔助下殷國得以大治,成就“武丁中興”。
傅說銅像
平陸傅相祠
傅,戰國簡中作“尃”,傅說,也作“尃敓”,“尃”字帶“手”,有“捆綁”之義。按照古籍“傅說舉於版築之間”的說法,“尃”字的起源可能來自建築。有個成語叫“版築飯牛”,講得就是傅說版築和甯戚飯牛的故事,版築和飯牛都是古代很卑微的職業。版築,一種原始築牆工藝,即夾板中填入泥土,古代的夯土牆即為版築牆。版築造牆技術是古代建築史上的一項重大發明,其成就影響三千多年,即便進入高科技工業建築的現代,摩天大樓的建造,其鋼架結構加混泥土的結合也脫離不了版築理論。但版築技術的發明一開始卻並非用於造屋築舍,而是為了防洪抗險或築城加固。據說傅說所在地洪水經常氾濫,族人深受其害,傅說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經驗,創造出更為堅固的版築之法。根據王志超《殷商“中興名相”傅說》的說法,採用水上打樁,即插入兩排木樁,兩邊用木板立檔,中間填充土石,用杵夯實搗緊,也算是今天水上打樁機的雛形吧。
古代版築法造城牆
棗莊偪陽國故城
傅國不見史載,但我們知道春秋時期山東棗莊有個妘姓偪陽國,跟商代傅國有所關聯。偪陽是小國,小的連魯國史官都懶得記上一筆。要不是春秋後期發生了一樁以晉國為首的十三路諸侯聯軍討伐親楚的偪陽國事件,這個小國恐怕連登上史書的機會都沒有。偪陽國,也被稱為傅陽國,但傅陽國卻不是偪陽國,偪陽國名當是在商周時期傅國遺民東遷到山東莊棗被妘姓族人融合所致,今天的棗莊市中區西王莊鎮傅劉耀村也有傅相祠。
文 /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