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題記:本文系作者系列文章「讀通鑑講故事」“愛民篇”中的一篇】

01 說“牛”

在古代農耕社會,牛首先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動物。它為農業生產提供動力,號稱“耕稼之本”。有牛與無牛以及牛之多寡,小而言之,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的富有程度;大而論之,則可以評估某個時期農業生產的質量與效率。

正因為牛的重要,無論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封建統治者,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對它都十分重視和愛護。大凡有牛之家,可以說就達到了小康的標準。對於牛的重要性,唐朝大臣張廷珪曾作出如下概括:“君所恃在民,民所恃在食,食所資在耕,耕所資在牛。牛廢則耕廢,耕廢則食去,食去則民亡,民亡則何恃為君?”這個總結,恰如其分,沒有誇張。

既然重要,那就得落實保護措施。在古代社會,牛是不得隨意宰殺的。歷代都制定了禁止私自宰殺耕牛的法律制度,即使是牛的主人,也不得例外。歷史上大多數朝代都曾作出規定,可殺之牛,必須是那些已經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而且還需要履行報批手續;有的朝代則乾脆規定一律不得宰殺,只能讓其自然死亡,唐朝就是這麼規定的。

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之前。小孩子愛看熱鬧,記得小時候大凡附近有人家殺豬,我必然會擠進去看頭層。但要是生產隊裡經過批准宰殺一條老牛,我的母親是不會允許我去看的。成年以後我才明白,母親這是受到了農耕文化的影響,認為觀看殺牛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民間過去曾有“殺牛的來生變牛”的讖語。

牛在古代還被賦予了文化方面的涵義。熟悉《易經》的讀者都知曉,它共有六十四卦,其中乾卦和坤卦分別排列在前兩位。《周易·說卦》中稱,“乾為馬”、“坤為牛”,牛成為生養萬物的大地(亦即坤卦)的象徵,理由是“坤像地,任重而順,故為牛也”。

還有,古代諸侯也是不殺牛的,但他們在合縱連橫訂立盟約的時候,又想利用牛的非同尋常,來顯示共同遵守盟約的決心,於是想出了一個變通的辦法,不殺牛、只取牛耳,然後歃血為誓。那隻裝著牛耳的盤子,必定要由盟約的牽頭國來託舉,喻示其盟主的身份地位,於是有了“執牛耳”的說法。

牛的文化內涵,遠遠不止這些。受到題意和篇幅的限制,只介紹這麼多。

慕容皝雕像

02 前燕慕容皝:借(租)牛於民

前燕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由北方鮮卑族慕容部建立的一個政權。337年,其首領慕容皝正式宣佈,結束過去長期依附兩晉的歷史,自立為燕王。370年為前秦所滅。

345年(東晉永和元年、後趙建武十一年、前燕九年),燕王慕容皝釋出詔令,將屬於王家的土地拿出來給百姓租種,規定自家有牛的稅其十分之七,無牛的可向官家租用,稅其十分之八。

這屬於一項鼓勵農耕的利民政策,可是大臣封裕卻對此提出了強烈的批評,他在奏疏中寫道:

“古者什一而稅,天下之中正也。降及魏、晉,仁政衰薄,假官田官牛者,不過稅其什六,自在有牛者中分之,猶不取其七八也……是宜悉罷苑囿以賦新民,無牛者官賜之牛,不當更收重稅也。且以殿下之民用殿下之牛,牛非殿下之有,將何在哉……”

十六國前秦、前燕分治示意圖

封裕的意思是說:上古時代,君主只徵收百姓收入的十分之一,這是最合理的政策;魏晉屬於亂世,百姓租借官田官牛耕種的,也只不過徵收十分之六,自家有牛的則實行五五平分;現在國家失去土地的流民很多,將王家土地拿出來讓百姓耕種是應該的,無牛的則由官家借給他們,而不應課以重稅;國君之民用國君之牛,合情合理……

慕容皝接受了這一批評意見,對先前的政策作出了調整,新詔令這樣寫道:

“……國以民為本,民以谷為命,可悉罷苑囿以給民之無田者。實貧者,官與之牛;力有餘願得官牛者,並依魏、晉舊法……”

這道新詔令的意思是:將過去劃定的王家苑囿全部取消,交給無田之民耕種;確屬貧困的人家,官家借給他們耕牛;自家有牛,但還有餘力、樂意租借官牛的人家,所得按照魏晉的政策徵收賦稅。

顯然,這位燕國國君之所以願意採納良言,讓利於民,是因為他認識到“國以民為本,民以谷為命”。

石虎卡通形象

03後趙石虎:強徵民牛與民女

後趙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由北方羯族建立的一個政權。319年,匈奴前趙大將石勒在襄國(今河北邢臺)自稱趙王,十年之後滅前趙,於330年稱大趙天王,不久又改稱皇帝。352年,後趙最後一任君主被殺,滅亡。

就在前燕慕容皝主動讓出王家禁地,並將官家耕牛以借和租的方式,交給百姓耕種的同一年,後趙國君石虎也沒閒著,他幹了下面幾件事:

徵發雍、洛、秦、並等四州共十六萬人,修治長安的未央宮。徵發諸州二十六萬人,修治洛陽的宮殿。

製作獵車千輛,將西起靈昌津(一名延津,在今河南延津縣以北地帶)以南到滎陽(今河南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地帶),東至陽都(今山東沂南縣地帶)這一遼闊區域,劃定為他的王家獵場,禁止百姓獵殺裡面的禽獸,犯者處死。

從民間徵用牛二萬頭,送往後趙設在朔州的官家牧場。

石虎自己增置女官二十四等,太子為十二等,公侯七十餘國均為九等,從民間強徵民女三萬餘人,分為三等分配。

那是一個血與火、你死我活的年代

這一系列暴政施行的後果:因獵殺王家獵場禽獸而以“犯獸”罪被處死的,有一百多人;“郡縣務求美色,多強奪人妻,殺其夫及夫自殺者三千餘人”;與東晉接壤的荊楚、揚、徐之民,大量逃亡,石虎追究郡縣責任,誅殺郡守、縣令五十餘人。與之相反的是,在強徵民女時,有著出色表現的十二名官員,被晉爵為侯。

後趙也並非沒有像燕國封裕那樣的正派大臣,時任金紫光祿大夫逯明,就曾幾次進諫勸阻,卻被石虎當場殺害。

歷史上的後趙,雖然並非為前燕直接所滅,但作為其掘墓人的冉魏政權,前後只是存續了三年時間,就被前燕滅亡。單就外部因素而言,後趙和冉魏都是在日益強盛的前燕壓迫下走向滅亡。

正所謂:窺一牛而知興替!

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元宵節的發源,漢文帝和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