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知道稻和盛夫這個人,是我無意中聽羅大倫教授解讀的老子《道德經》。羅教授對此人利他的思想極度欣賞。

稻和盛夫說我們的人生取決於我們心中的想法,為此我們要整理好我們的內心。心中的想法有很多,好的想法如漂亮的花朵,而不好的想法,如雜草。我們必須要好好打理我們的內心,拔除雜草留下美麗的花朵,我們的人生也會如風景般的美麗。

利己之心與利他之心是可以共存的。利他的思想並不會損害我們的利益,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利他反而受益良多,助人者自助。損人不利己的事堅決不做,自私自利的事不做,因為這會破壞我們的人生格局,會讓我們陷入自私狹隘的困境當中。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小的善意只是為擺脫眼前困境並沒有基於對未來的考慮,對未來的困境於事無補,反而滋生受助者的惰性和依賴性,不能好好面對未來,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小善如大惡。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就如我們報讀的財經班,沒有一課是講如何選股選基金,也不會直白的告訴你去做什麼投資了,而是讓我們自己讀書思考然後形成我們的理性思維。這中間有很多的無助,常常是讀的頭昏腦脹,大部分是我們常年累積的慣性思維讓我們無法深度思考。打破這種慣性思維是何其難,別人我不清楚,我自己是常常覺得修行好難呀!好多同學還可以提問題在群裡問嵐姐,而我常常問不出口,就不會提問題。如果嵐姐講解,是不是有利於我讀懂《利息理論》呢?以我對自己的瞭解看未必。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關鍵還是自己思考的深度。否則下本更難啃的書,怎麼辦?大善看似無情,卻處處藏有深情。

對於個人的修養方面,稻和盛夫提出六項精進原則。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是不是拼盡全力。這很重要。2.要謙虛,不要驕傲。3.每天自我反省。4.對生命感恩。5.積善行,思利他6.擯棄感性帶來的煩惱。感性帶來的煩惱要儘快去除,不要被感性情緒吞沒。

我覺得在生活中工作中去學習稻和盛夫,都是有利的。首先他教我們如何去判斷我們內心善意的想法好的想法。其次他讓我們認識到魚和熊掌是可兼得,利他與利己是可以共存。再次在提升自我方面提供了具體的指導,只要我們每天勤加練習,我們也一樣可以提升人生高度。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人間失格》: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