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對“孝”的重視程度,沒有比儒家更甚的了。

孔子:“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

孟子說得更嚴重:“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不孝者,別說做人之子了,連做人都不配。

其他且不論,一部《孝經》足見其實。

道教也是提倡“孝”的,有這樣的說法:“天上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

老子有言:“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這是指的修行,在人世間對應的其實是孝道。孝道其實就是歸根,就是把我們的根照顧好。

而我們的根,就是祖先,就是長輩。一個人或一個家庭,只有根深才能葉茂。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家庭注重孝道,就會欣欣向榮。

而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父母和兒女只是因為緣分走到一起,並沒有必然的從屬關係。

任何一方,都沒有權力來主宰另一方。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絕對服從,子女也不能要求父母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

雙方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雖然有親情,有血緣,但也應該彼此尊重,而不是以這種親情和血緣作為佔有對方的砝碼。

在尊重的同時,佛教也提倡惜緣。佛教認為,若非有緣,不會變成一家人。父母和子女有以下四種緣:

一、子女來報恩:也就是幾世前父母雙方中一人曾對子女有恩,這個子女來投胎報恩,他(她)就會非常的孝順、遷就、理解父母,真正從內心體諒父母,視父母之命如聖諭不違。

二、子女來報怨:這就是幾世前父母雙方中一人曾對子女有過怨恨、傷害,致使其心有怨氣,這樣子女來投胎就會不孝順,虐待父母,對老人的一切視若無睹。

三、討債的關係:也就是幾世前父母雙方中一人曾欠負子女債務,致使其來投胎討債,這樣的子女一般都特別乖巧、聽話、懂事,但要麼體弱多病要麼早喪,總之就是讓這一世的父母為她(他)花錢,可能因治病傾家蕩產,也可能讀完大學、博士就選擇自殺,讓父母痛不欲生。

四、還債的關係:也就是幾世前子女曾欠下父母雙方中一人債務,致使其來投胎還債。這樣的子女會很有錢但是不會和父母有太深的情感交流,認為只要給了父母金錢與物質享受就是孝順。

如何處理這幾種關係呢?

佛教認為,如果是順緣,固然要心存感恩。如果是逆緣,同樣要心存感恩,因為當下就是化解往昔惡業的機會。

把握這個機會,才能轉逆緣為順緣,而不是將這種不良關係帶入未來生命,生生世世地互相纏繞。

回到現實生活,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有兩句話較為打動人心。

第一句是:

父母親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你的父母時,你的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以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另外就是龍應臺說的: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1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殷本記(漢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