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2012年我第一次走孔子路,就曾到過鄭州,目的就是為看子產祠園,結果讓我失望而歸。當時我寫了篇《鄭州有座古老的文廟》一文,開頭就寫:“9月14日上午9點半左右,我從新鄭來到了中原交通樞紐城市鄭州。鄭州,我不知路過多少次,但真正走進它,還是第一次。這次來鄭州,是為了看子產祠園。”接著又寫:“在鄭州長途客運站,我到問詢處打聽子產祠園,他們說不知道。我拿出了準備的材料,上面寫著:‘子產祠園:位於中原區金水河沿岸,以紀念鄭州名人子產。子產祠原在鄭州市東大街東段路北,西連開元寺,東與鄭州文廟為鄰。’他們說金水河很長,無法確定在哪一段。像這樣一個有名的旅遊景點,我想鄭州市旅遊局是應該知道的,便撥通了電話,結果對方回答說不知道。我又撥通了鄭州市文化局,仍然是讓我失望的回答。

怎麼辦?看到我的材料上寫著子產祠原與鄭州文廟毗鄰,我想到那裡能打聽出個結果,因為文廟也是我此行要看的內容之一。我問起鄭州文廟,這他們倒是知道,我花20元錢,打了個摩托,很快到了鄭州文廟。”結束了文廟的參觀之後,我又寫道:“其實我到文廟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子產祠。我向在這裡辦學的老師打聽,他們說不知道,我又向文廟的工作人員打聽,還是不知道。看來這次鄭州之行,真的讓我失望了。”沒看到子產祠園,我是不死心的,所以“回來之後,我對子產祠園一直念念不忘,又仔細查找了一下相關資料,終於把子產祠園的方位弄明白了。其祠園就在光華街至鄭州大學一段的金水河邊,兩邊入口處均有兩柱3簷牌樓,上書‘子產祠園’和‘惠愛千秋’等字,還有介紹子產生平事蹟的碑刻”。這回位置搞清楚了,將來有機會再去鄭州,一定要去看子產祠園。前幾天王愛中來電話邀請我參加第十二屆中華王氏文化研討會,地點在鄭州,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子產祠園。

6月13日下午,我和劉學勇、王偉偉頂著老大的太陽,前往子產祠園。子產祠園距離我們住的嵩山飯店不是很遠,是一個開放的沿河公園。我們是從鄭州大學方向進入子產祠園的。進入祠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座高大的牌樓,上面寫著“惠愛千秋”4 字,下面有“子產祠園”標誌碑,在字的一側,刻有子產像線條畫。在前面的草地上,立著一塊石頭,上面也刻著“惠愛千秋”4字。其中的“惠”與“愛”都是有來歷的,並且都跟孔子有關。先說“惠”字,《論語·憲問》載:“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惠人”,即有恩惠於人。皇侃《論語義疏》雲:“言子產之德於民不吝家資,拯救於民甚有恩惠,故云惠人也。”再來說“愛”字。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載:“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是說子產恩惠於民、愛戴於民的精神一直流傳到今天。

孔子與子產,有著很深的關係。司馬遷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開頭,羅列了孔子的老師:“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衛,蘧伯玉;於齊,晏平仲;於楚,老萊子;於鄭,子產;於魯,孟公綽。”由此得知,子產曾為孔子的老師。《史記·鄭世家》又載:“孔子嘗過鄭,與子產如兄弟雲。”“嚴事”也好,“如兄弟”也好,都說明孔子與子產有過密切接觸。那麼孔子是什麼見的子產呢?元人程復心在《論語年譜》一書中寫道:“孔子二十七歲……適宋適杞適鄭,兄事子產。”他把孔子見子產的時間繫於27歲。孔子見子產三年後,子產去世,那年孔子30歲。

在“子產祠園”碑陰,有一段關於子產的簡介:“子產(古鄭國人,又稱公孫僑、公孫子),春秋時任鄭國宰相,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為使鄭國繁榮強盛,對鄭國的經濟、政治和法律作了重大的改革;作溝洫,改革田制;作丘賦,改革稅制;鑄邢鼎,改革邢制;立謗政,不毀鄉校。通過改革,使鄭國得以較快發展,形成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國泰民安的繁榮盛世。念其功績,故建祠園。” 關於子產的事蹟,歷史文獻中多有記載,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史記·循吏列傳》中的一段話:“(子產)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儣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士無尺籍,喪期不令而治。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曰:‘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

子產傑出的政治才幹,受到了孔子的高度評價,他認為子產的優秀品質主要有四點:一為“行己也恭”:說他處事低調,謙虛謹慎,不事張揚,這樣才不會招致非議。二為“事上也敬”:對待君主或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恭恭敬敬,忠心耿耿,這樣才不會招致敵意。三為“養民也惠”:愛民如子,惠澤於普通人民,這樣就會得到人民的擁護。四是“使民也義”:在役使民眾時注意適宜得當,不違揹人民的意願,這樣才會得到人民的愛戴。(《論語·公冶長》:“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在《論語·憲問》第八章,再次提到子產:“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鄭國是個弱國,又處在幾個強國之間,之所以能獨立而不倒,根本原因就是有一些執政的賢人,此章所提到的4個人就是,而子產的地位更加重要。皇侃《論語義疏》雲:“雲‘東里子產潤色之’者……子產,才學過超前之三賢,加添潤色,周旋會盟之辭也。有此四賢,鮮有過失。”可見子產在鄭國的地位。在《論語》一書中,孔子曾三次提到子產,可見子產在孔子心目中非同一般。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認為一個人的最高修養境界就是仁,所以孔子的一生,以仁稱許的人沒有幾個,而子產就是這少數仁人中的一個。此事載於著名的《子產不毀鄉校》的故事中。鄉校即學校,也是鄉人聚會的場所。有人主張毀了鄉校,理由是有人在鄉校議論詆譭朝政。子產則持堅決反對,他說:“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也: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譯文: 人們早晚幹完活兒回來到這裡聚一下,議論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為什麼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為人忠善來減少怨恨,沒聽說過靠擺威風來防止怨恨。用擺威風來防止怨恨難道不能立刻制止眾人的議論?但是這就像堵住河水一樣危險:河水大決口造成的損害,傷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議論後把它當作治病的良藥。)子產認為,作為執政者,不能限制百姓的言論,讓百姓有發表議論的自由,可以彌補執政的不足,為什麼要毀呢?進而提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著名論斷。孔子聽了子產的話後,給予了深深的讚許,他說:“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子產祠園內,綠草如茵,古樹參天,紅花照眼,漫步在這樣的環境中,真的是心曠神怡。在祠園的中間位置,有兩個斜放著的大鼎,鼎上有古老的紋飾。前有一碑,上書“古鼎新翳”,背面的文字介紹說:“鼎是中國古代記載重大盛事禮儀活動器物。此建築造型採用商鼎斜放剛出土的形式,漢刑書文字裝飾,紀念子產在中國最早成文法律‘著刑書,制刑鼎’的政治偉績。”

子產任相期間,實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鑄刑鼎。在春秋以前,基本沒有成文法典,奴隸主貴族對奴隸享有生殺予奪之權。到了春秋時期,隨著私有經濟的發展,新興封建勢力、商人和廣大勞動者強烈要求限制奴隸主貴族的特權,保障平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子產鑄刑書便應運而生。子產將自己制訂的三篇成文法鑄在鼎上,立在宮門前,向社會公佈。這一舉措,具有劃時代意義,是中國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其重要意義在於:首先,開創了古代公佈成文法的先例,也是世界法制史上的首創;其次,它衝破了祕密刑思想的束縛,第一次肯定了公佈成文刑法的合禮合法;最後,它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傳統,明確肯定了法律對於限制貴族特權的重要作用,為後來法家“一斷於法”的理論創造了前提。

子產鑄刑鼎,限制的是奴隸主貴族階級的利益,當然會遭到他們的反對。刑鼎剛一公佈,就遭到了晉國大夫叔向的反對,他寫信給子產說:“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懼民之有爭心也……民知有闢,則不忌於上,並有爭心,以徵於書,而徼倖以成之,弗可為矣……今吾子相鄭國,作封洫,立謗政,制參闢,鑄刑書,將以靖民,不亦難乎?……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徵於書。錐刀之末,將盡爭之。亂獄滋豐,賄賂並行,終子之世,鄭其敗乎!”(《左傳·昭公六年》)(譯文:從前先王衡量事情的輕重來斷定罪行,不制定刑法,這是害怕百姓有爭奪之心……百姓知道有法律,就對上面不恭敬。大家都有爭奪之心,用刑法作為根據,而且僥倖得到成功,就不能治理了。……現在您輔佐鄭國,劃定田界水溝,設定毀謗政事的條例,制定三種法規,把刑法鑄在鼎上,準備用這樣的辦法安定百姓,不是很難的嗎?……百姓知道了爭奪的依據,將會丟棄禮儀而徵用刑書。刑書的一字一句,都要爭個明白。觸犯法律的案件更加繁多,賄賂到處使用。在您活著的時候,鄭國恐怕要衰敗吧!”子產並沒有被叔向的來勢洶洶所嚇倒,直截了當地回答說:“僑不才,不能及子孫,吾以救世也。”表達了自己推行法制的決心。

孔子對子產鑄刑鼎沒有直接發表意見,20多年以後,晉國的執政者趙鞅也步子產的後塵,將刑法鑄於鼎上,孔子對此給予了猛烈抨擊。他說:“晉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晉國將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經緯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貴,貴是以能守其業。貴賤不愆,所謂度也。文公是以作執秩之官,為被廬之法,以為盟主。今棄是度也,而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貴?貴何業之守?貴賤無序,何以為國?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晉國之亂制也,若之何以為法?”(《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譯文:晉國大概要滅亡了,因為太沒有規矩了!本來晉國完全可以一直遵循唐叔虞制定的禮制法度,用以管束他們的百姓,讓卿大夫們牢牢把控社會等級次序,老百姓就自然會尊敬他們的尊貴身份,有了這尊貴身份就永遠保有自己的尊貴職位。

貴和賤沒有差錯,這就是所謂規矩。晉文公因為這個原因任命了主管爵位秩序的官,制定“被廬之法”,成就了霸主地位。現在把這個規矩放棄了,來搞公開的刑鼎,那麼老百姓的地位就提高了,那不就沒有貴族了?沒有貴族同老百姓的貴賤之分,還算是國家嗎?況且把晉國範宣子大夫的祕密刑法徹底否定,必使晉國制度混亂,如果這樣將用什麼為法呢?)孔子是主張以德、經禮治國的,他就是要通過“克己復禮”,達到“天下歸仁”的目的。通過對晉國鑄刑鼎的否定,曲折地表達了對子產鑄刑鼎的看法,他贊成子產的民本思想,但不贊成子產以法治國的理念。《論語·為政》中的一段話,充分反映了孔子以德、以禮治國的思想:“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譯文: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於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

光華街入口處牌樓

子產祠園在興華北街的入口處,也有一座牌樓,上面沒有字,牌樓旁立有一方形碑,上面寫著“子產祠園”,與另一入口處的標誌碑完全一樣。旁邊就是貫穿整個鄭州市區的金水河,在興華街上有座橋,橋邊的牌子上寫著“金水河橋西貴”。這條金水河,與子產有著密切關係。史載,當時的鄭州這塊地方,是子產的封地,金水河從他的封地流過。1916年版《鄭縣誌》載:“鄭北鄙,又名東里,鄭子產所居。”子產一生清廉,死後身無長物,家裡無錢安葬,百姓們紛紛拿出自己的金銀首飾交給他的子女,以助安葬,可他的子女分文不取。百姓們出於對子產的熱愛,便將金銀首飾紛紛投入河中,由此人們給她起了個好聽的名字——金水河,一直沿用至今。《賈氏說林》一書記載說:“子產死,家無餘財,子不能葬,國人哀亡。丈夫舍玞佩,婦人舍珠玉以賻之,金銀珍寶不可勝計。其子不受,自負土葬於陘山。”站在金水河橋上,看著在強烈的Sunny下泛著粼粼波光的河水,彷彿讓人覺得,那就是2500年前人們投進河裡的珠寶,還在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子產死後,人們為紀念他,便在他的封邑修建了子產祠。子產祠最早建於宋代,毀於戰火。元大德九年(1305)在原址重建大殿三間,整修山門粉飾了牆壁。明萬曆三十九年(1601),鄭州知州王弘祖重修子產祠後,於祠門旁立碑書曰“古之遺愛”。清乾隆三年(1738)鄭州知州張鉞寫了一首讚美子產的詩,題曰《子產祠》:“鄉校刑書寬猛兼,至今猶頌大夫賢。文辭卻敵終無失,惠義誠民洵足傳。後哲誰能追往躅,靈祠空自敞虛筵。管城數載慚勞吏,緬想遺徽一惘然。”清乾隆十三年(1748),鄭州知州何源洙又題額曰“惠人祠”。民國時期在祠內開辦了小學。1998年在修整金水河濱河公園時,在這裡修建了子產祠園,以表達對子產的紀念。

最新評論
  • 1 #

    子產一生清廉,死後身無長物,家裡無錢安葬,百姓們紛紛拿出自己的金銀首飾交給他的子女,以助安葬,可他的子女分文不取。百姓們出於對子產的熱愛,便將金銀首飾紛紛投入河中,由此人們給她起了個好聽的名字——金水河,一直沿用至今。

  • 2 #

    是我不知道呢,還是新修建的,我竟然不知道

  • 3 #

    作者對鄭的先賢如此關注,令人敬佩。本人古稀之年,仍記得幼時去子產祠玩。我中學好幾個同學是鄭州東大街第二小學的。學校就在文廟邊。孑產祠就在東二小學裡。舊城改造時全毀了。七十年代還在。我中學是書院街十中。是明朝所建書院。前年書院街一帶全拆遷,唯十中保留下。內有碑庭一座。紫荊山公園實際上是紀念子產所建。"山是商周時的古城牆之一段。最高處勒石介紹子產,。子產故里東里路雖近河卻無跡可尋。中學時(62~65年)報上見過在北下街群眾劇院附近施工,發現古代文物,有專業人士說是子產故居。

  • 4 #

    其墓在今新密長葛交界之陘山上,去年驅車專程拜望,僅餘磊磊殘石。陘山被採石場毀得厲害,殊為可惜。

  • 5 #

    在管城區鄭汴路與城東路交叉口西北角,有個李械故里牌樓。也是鄭州本地名人,不過紀念設施太簡單了,跟子產祠狀況園差不多。

  • 6 #

    看了這篇文章,感覺很慚愧!

  • 7 #

    興華街東,金水河南岸。

  • 8 #

    中州古代名人太多太多,所以子產不被重視很正常。

  • 9 #

    是興華街,不是光華街

  • 10 #

    無論如何 給你點個贊 說實話 你跑了太多冤枉路 找鄭州70歲以上老人 人人都知道

  • 11 #

    在鄭大上學,在鄭州居住,踏遍全國和中原山山水水,竟不知此地

  • 12 #

    不是光華街,是興華街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董卿和魯豫書法對比?網友:不是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