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 搗衣圖】紙本 水墨
規格:縱27.1釐米*橫266.4釐米
館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搗衣”又稱“搗練”,是古代服裝製作中處理面料的一道工序。由於做衣服的布料經過紡織和多次漿染,比較粗硬,尤其是貼身穿的衣服,其布料要經過“搗衣”處理。婦女把布料鋪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杵捶打敲平,使面料柔軟,易於縫製。因婦女要準備冬衣,在古典詩詞中,多有描寫秋夜搗衣的情景。南北朝詩詞名家溫子升的《搗衣詩》中就提到過:“長安城中秋夜長。佳人錦石搗流黃。” 搗衣圖題材繪畫多從搗衣詩而來,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唐朝開始流行。
此畫為南宋畫家牟益所繪。牟益,字德新,原籍不詳,客居四川。擅畫人物、山水。因他主要學習唐代周昉的畫風,所以其畫中人物有唐人風韻。晚年喜篆書,深究古文。清代書畫鑑藏家安岐所著《墨緣匯觀》稱他的畫“深得龍眠瀟湘圖法,秀潤超逸,知其不名一家。”
此畫根據南朝謝惠連《搗衣詩》之詩意所繪,詩作描述了秋冬時節,婦女在深閨搗衣的場景,表達女性獨守空閨的孤單憂鬱。此畫取其詩意,共繪有人物三十二人,分為六段,描繪了婦女搗練、裁衣、縫衣的勞動場景,表現了女子的閨怨與相思之情。
宋代《搗衣圖》 右起第一段
右起第一段共有仕女六人正整理衣裝,似是正準備去做搗衣的工作,庭院秋深,高槐葉落。畫中仕女均梳盤福龍髻,髻上或插梳,或無首飾。仕女均身穿直領對襟窄袖褙子,長裙高束、曳地,肩披繡花披帛。
宋代《搗衣圖》右起第二段
右起第二段描繪了帶著布料走在路上的仕女四人。畫中仕女均梳盤福龍髻,髻上插梳。其中一個仕女正用髮釵固定髮型。宋代婦女多愛飾珠、插花。凡釵、簪、髮夾上均飾有珠。首飾多作鳳、鴛鴦、禽鳥或蟬、蛾、蝶之形,或作梅、桃、菊、牡丹等花形。質材為金、銀、玉、翡翠等,花多為絹花。
宋代《搗衣圖》第三段
右起第三段共有人物四人,其中仕女和侍女各兩人。前引侍女手持燭臺,表明這是在夜晚,四人均梳有垂螺髻。侍女身穿窄袖上襦,下穿曳地長裙,肩披繡花披帛。畫面右側仕女雙手收於衣袖之中,梳有盤福龍髻,身穿窄衫長裙,腰間環佩,外披帛。
宋代《搗衣圖》
右起第四段共有仕女五人,描繪搗衣場景。右邊仕女將衣料鋪平;中間兩名仕女舉杵敲打衣料。
宋代《搗衣圖》第四段
第四段中左側有兩名仕女,坐於椅上的侍女似為長者做觀看指導狀;另一仕女左手持碗,站其身旁。五位仕女均上身穿窄袖上襦,下身著曳地長裙,肩披帛。
宋代《搗衣圖》第五段
右起第五段共有仕女九人,分為兩組。右側拿著處理好的布料的三位仕女均梳盤福龍髻,髻上插梳,著窄衫長裙,肩披帛裝束。
宋代《搗衣圖》第五段
屏風旁兩位仕女梳雙鬟髻或高髻,髻上插梳;在床榻上裁剪縫衣的三位仕女梳盤福龍髻;左側躲在屏風後的仕女梳低髻。仕女均身穿窄袖上襦,下穿曳地長裙,肩披繡花披帛。
宋代《搗衣圖》第六段
最左邊第六段描繪四位仕女將做好的衣物整理好裝入篋中。其中三人個坐在床榻上,一個站在床邊。仕女或梳高髻,或梳盤福龍髻,均身穿窄袖上襦,長裙高束,肩披帛。
#宋代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