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接著來學習論語為政篇第十節。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說:“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考察他處事的動機,瞭解他心安於什麼事情。那麼,這個人的內心怎能掩蓋得了呢?這個人的內心怎能掩蓋得了呢?”
”怎麼解讀孔子的這段話呢?
孔子給我們提供了認識一個人的方法。孔子告訴我們要從三個視角來認識一個人的本來面目。
第一,“視其所以”。看他的所作所為。孔子認為這是認識一個人的第一步,的確,在生活中我們要認識一個人首先只能看他做些什麼,他做的是好事還是壞事。
第二,“觀其所由”。在看到他做事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他做事的動機。這就由看到思考的過程。
第三,“察其所安”。考察他的內心所向。
認識一個人,要從外到內。比如一個孩子在家裡總是拍乒乓球,砸硬幣,嚴重影響到樓下住戶的居住,但是透過溝通、說服都沒有任何效果。樓上家長認為不會影響到別人,即使別人拿出證據來也是無所謂的態度,還對樓下,不教育孩子,孩子依舊我行我素,他的惡行已經被家長培養起來,所以可以看出樓上家長是不負責任的家長。
孩子身上的惡讓人感到絕望,但是根本原因在孩子父母從小的溺愛和驕縱。不得不說,樓上的這種家長是一個社會的悲哀,沒有道德,不知羞恥。這真是可能孔子也沒有辦法的事情。國家的法律又太輕,所以這種人才可以無法無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