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小故事開始。
故事1孩子還小的時候,我跟他說:“你看,那誰在學唱歌。”
孩子就會說:“我也要學。”
後來發現,這種情況下去學的東西,都堅持不了多久。
因為,這並不是孩子本來想要的,他只是有意無意中,在爭一口氣。
所以,現在我換了做法:帶娃到處溜達,等他主動開口:“我可不可以去學那個?”
不要求娃成為誰誰誰, 給他自由選擇和發揮的空間。這叫“不尚賢,使娃(民)不爭。”
故事2前陣子,朋友買了一支限量版的口紅,回到家,想了想,鄭重地提醒了一下六歲的女兒:“這個很貴的哦,你可千萬不要亂碰。”
結果,第二天下班回到家,發現孩子沒有控制住好奇心,趁她不在,拿出來琢磨,然後弄壞了。
朋友來跟我抱怨:“那放著好幾支口紅,偏巧就拿這一支。”
我笑,道:“不貴難得之貨,使娃(民)不為盜。你若不提醒的話,估計啥事兒沒有。”
故事3孩子特別喜歡吃某一款餅乾,但他如果跟著我一起去的超市,我就只買一包。
因為之前有一次,超市做活動,一次性買了五包,他竟然在一天之內悄悄密密地全給吃了。
並非捨不得給他吃,而是這樣的零食,這樣的吃法,著實對健康無益。
所以,後來再遇到活動,我也買,但回到家只會放一包在桌上,其他的暫時收起來。這樣,他吃完一包,也就不惦記了。但如果讓他知道還有,那肯定是各種軟磨硬泡的想辦法來糾纏我。
這叫“不見可欲,使娃(民)心不亂。”
引申到社會,也是相似的道理。
“不尚賢”,並不是說不需要有賢能的人。就好比,別人家的孩子一直都是存在的,身具賢能的人,也是一直都有的,他們都在做著本來應該做的事情。但如果要刻意地樹立一個榜樣,那麼,這個“賢人”的虛名,必然會成為很多人絞盡腦汁想要爭奪的香餑餑,而最終花落誰家,折桂的是不是一個真具賢能的人,還真不好下定論。
“不貴難得之貨”,想想盜墓賊為什麼要做那樣的行當,就不難明白了。
賢人之名,難得之貨之利,使人爭,使人為盜,是因為這些使人產生了私慾,故“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道德經》03 聖人之治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因此,一個好的管理者(聖人),應能在滿足民眾“實其腹”、“強其骨”的前提下,“虛其心”、“弱其志”。
“虛其心”、“弱其志”,不是讓民眾渾渾噩噩,整天啥也不想、啥也不做,而是使他們謙虛內斂,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份內之事,不把時間精力花在爭名奪利上,安居樂業、人盡其才,方為正道。
在民眾的角度,大家吃得飽穿得暖,身體健壯,民風淳樸,寬容謙恭平常心,對功名利祿看得很淡,故而“不爭”、“不為盜”、“心不亂”,這叫“無知無慾”。
這樣一來,就算有人想從中以“智巧”牟利,也就成了不敢做的事了。這叫“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你曾經收到過這樣的簡訊嗎?
“我是你領導,明天到我辦公室一趟”。
就在過年前,還有同事收到。具體的詐騙過程可以去度娘,那裡解釋得很詳細具體,故不在此羅列。但不妨深思:那些被騙的人,為什麼會上當?
再想想,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的時代,“強其骨”的重要性......
想想同時期,外患在即,那位老太太的奢靡作風......
更早的,還可以想想商紂王,人人都知妲己禍國,卻鮮有人知,紂王的私慾實際上始於一雙來自於外邦使臣的象牙筷子......
......不得不承認,無欲則剛。
綜上,得出結論:“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都是“無為”,這些“無為”的成果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和 “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民眾;無論是治國、治家、還是修己,真正理解了什麼是“無為”,才能做到真正的“無慾”,繼而,才有“無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