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古時候,大家沒有電話,沒有網際網路。但是感情的聯絡一點都沒淡化,憑藉著文字、信件,大家溝通的激情一點都不會減少,只是時效性和及時性差了一些。但是對情感的珍惜度會更加地深入人心,而不是現今“快餐式”的生活。

以前交通工具是馬車,再後來發展有了腳踏車,替代了步行。一天可以走更多的路,可以看到更遠的世界。再後來,我們發明了汽車、火車,乃至飛機。世界變得越來越小,我們的眼界越來越開闊。不是世界變了,而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東西更多了。

異地過年,今年這個新詞突然地流行了起來。其實不僅僅是今年,進入21世紀後的每一年,都有人在異地過年。沒有特別的區別,無非是大家在工作的地方,又建立起了一個熟悉的圈子,新的家庭。這裡有了新的“父母”,和子女們。大家過得非常的愉快,早已忘卻了遠方那些一年聯絡不上幾次老家的親人們。

感情,就是越走動越親。“遠近不如近鄰”,說的就是你遠方的親人再怎麼血濃於水,但是在你真的遇到事情急需時,可能都比不上身邊的鄰居,和同城熟悉的朋友。

有人說,親人是落葉歸根的衣錦還鄉,遠方的朋友才是生活的現實。在親人面前總是展示自己的強大,過得很好。所以,我們都非常渴望自己能功成名就的衣錦還鄉,讓家人驕傲,讓親人們另眼相待。

不敢輕易地把父母接往自己所在城市的新家,不是因為壓力大不習慣,而是害怕他們不習慣,不自在。畢竟這裡有著他們太過牽掛的親人,每天都在見面。

過年,就如同回家的號角一樣。給遠在異鄉的年輕人一個官方藉口,讓他們有足夠的理由和時間回去探望一下親人。但是,即使國家提倡這樣的慶祝傳統節假日,還是依然有很多人過年回不了家,不想回家。

他們可能是因為工作的原因,也可能是自己已經有了新的家庭,不想再回家體驗那種尷尬。面對不再熟悉的親人,沒有了共同的話題,不知道該聊些什麼。

能聊的只能是尷尬的噓寒問暖:工作怎麼樣?結婚了沒有?生孩子了沒有?工資多少?等等問題。其實,沒有人會真的關心你過得怎麼樣,他們只是沒有話題可以和你聊,因為你清楚地知道,你們彼此都不在各自的社交人脈圈了。所以,你們之間只能是“尬聊”!

每到這個時候,父母就會來責罵自己:不懂得親情,對這些叔叔伯伯長輩們一點禮貌都不講。你想想你小時候也是在他們的陪伴中成長起來的,為什麼一點親情都不顧?我們都覺得很委屈,可能是我們真的情感變淡了。剩下的那些回憶可能都不記得了,但是名分上的親情一直都不會改變。

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也漸漸失去了那種欣喜的感覺。以前,每到除夕,全家人都會早早地吃好年夜飯,然後媽媽會去收拾好碗筷。緊接著,我們會被父母催促著去洗大澡,乾乾淨淨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等我們欣喜的洗完澡,出來時電視機前已經準備好了各種好吃的。接下來,全家人就可以開開心心地坐在電視機前等著春節聯歡晚會的到來。

而今,隨著去上大學了、工作了,結婚異地買房了。回家的機會越來越少,團聚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數。年味,逐漸地變味了。在異地大城市的職場打工人,以及新一代的年輕人群體中,慶祝新年的方式和日常慶祝週末也無異。打麻將、鬥地主、看煙花,一起玩遊戲等娛樂方式,成為大家相聚在一起最開心的生活方式。過年,回家除了是遠在異鄉剪不斷的親情,可能更多帶來的還是尷尬。尷尬的是親人在一起不知道聊什麼話題,尷尬的是彼此都不在是自己熟悉的朋友圈了。

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我們都有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有了自己熟悉的社交圈。這就是其它事情變得可能不再那麼重要,因為彼此都沒有了共同的社會交集,包括親情。

6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今日雨水:“雨”這個漢字意象裡,生長著五千年不絕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