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俗語: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太無奈
婚喪嫁娶,對於我們來講是在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這一生經歷和見證太多這樣的事情,不管是遇上白事還是紅事,大辦是不可避免的,可在操辦的過程中,充斥著太多的無奈。俗語: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說的就是這份無奈。
生老病死,每個生命都無法避免,按照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當人離世,作為子孫後代我們不光要緬懷先輩,還要給長輩辦一場風光的喪禮,從側面來表明一下自己的孝心。
我們常說人死如燈滅,其實不用這樣大操大辦,但是更多人認為,該有的牌面還是要有的。在農村大家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都是門清,如果喪禮過於簡單的話,某些人就會在你背後戳你的脊樑骨,說你不孝。
為何會說一喪三年緊?舉辦喪禮,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下葬就可以了,我們這邊講究的是過了頭七,才能下葬,並且還需要連續辦三天的流水席,這花費可不小,動輒十幾萬。
誰都不想聽見別人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彰顯自己的“孝心”,喪禮的規格也越來越高,隨機花費也越來越多,而現在的消費水平本來就很高,這辦酒席的錢,是存款還是借來的,誰知道呢,日子過的緊巴巴的。
說完白事,我們來說說結婚。結婚對於現在的人來講是多麼沉重的字眼,有太多的無奈,男性朋友對此事是深有體會。
結婚除了和喪禮一樣要舉辦流水席之外,更大的問題還是結婚前期準備。這裡說結婚十年緊,可能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講,不僅僅是十年。
房和車的有幾個是自己準備的?大多數都是靠自己的家裡人,並且很多家庭只能付得起首付,剩下的貸款還需要慢慢還。而準備好房和車就沒有了嗎?太想當然了。
除了這些大頭之外,還有彩禮三金等等問題。傳統的三金是戒指,耳環,項鍊,可能有的地方還有手鐲,現在的金價飛漲,動輒上萬。再說彩禮,各地的彩禮規格都不一樣,聽說南方能便宜點,只要一兩萬,而我們山西運城彩禮最低都要12.8萬,唉。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段子:
我們女孩子要的並不是多少錢,要的只是一個態度。但是怎麼能證明的男方的態度呢?那得看男方給買的三金是什麼規格,給的彩禮多少了。給的多不一定能證明男方的態度,給得少,那男方肯定是沒有態度,說到底還是錢的事情。
這兩年,我每年都能聽到彩禮上漲的訊息。
過年期間,我有個朋友訂婚,然後我們幾個人合計了一下結個婚能花多少錢,訂婚3.8萬,彩禮最低12.8萬,小縣城房子首付20萬,車已經有了少點,我們這邊三金加鐲子,再來五六萬,房好了還要裝修,再算其他費用,50萬都止不住,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條件,村裡面的人能多有錢,這10年能緩過來嗎?
我們這種大規模的操辦紅白事真的好嗎?這其實都是一種陋俗,很多人都在盲目地攀比,然而這種不好的習慣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我們身處於這個社會上,很難獨善其身,置身事外。
婚喪嫁娶,我們有太多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