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陽密乃固說:這開篇就講陰陽的重要性,陰陽是天地間的普遍規律,所以說是天地之道,既然是普遍規律,那萬事萬物都應該遵從它,所以說它是萬物的綱領和紀律,萬物不停的變化發展、死生迴圈,那這個變化發展、死生迴圈的根源還是源自陰陽,你看這個陰陽是何等重要,所以《內經》的作者最後直接指出它是“生殺之本始”,也就是說萬物的生與死的開始與過程亦由它控制,那作為我們人,要想養生長壽,是不是也要在陰陽二字上去打算呢?這是其一;其二,後面緊接著講“治病必求於本”,說明這個“本”就是陰陽,所以治病的大原則也是要調理陰陽,怎麼調理?使人體恢復到陰平陽秘、陽密乃固的狀態就是調理陰陽。如果治病不求於本,那就是治標了,治標也是中醫的一個治法,所謂“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所以有人認為中醫治本,西醫治標,其實這是不全面的,只不過中醫認為治標以後,如果不再去治其本,則病還是會回頭的,所以許多病人很疑惑,為什麼吃藥的時候很好,一停藥又不行了,這就是醫生沒有為患者治其本、斷其根的緣故。)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古人對事物的解釋是透過許多的現象來說明的,並不會像現在一樣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例如陰陽的定義,內經就沒有明確的文字,這與現代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也給現代人讀古代書帶來了一些麻煩,所以讀古書時要靠悟,常常有必要還原當時的情景。例如這一段,我們可以這樣想象:黃帝指著天說,陰就是安靜不動的,陽就是浮躁善動的,所以陽氣積累多了就浮在上面成了天,陰氣積累多了就安靜的待在下面成了地;第二點,這陰陽可以相互轉化,例如一盆水,當注入能量的時候,例如加熱的時候就化成了熱水,繼而化成蒸氣,肉眼就看不到了,如果這個蒸氣我們去降溫它又變成了水,甚至可以變成冰,所以說陽化氣,陰成形,還是這盆水,陽氣或者說能量可以使它在陰陽之間發生轉換,化成氣我們說它是陽,變成水我們說它是陰,如果變成了冰那就是至陰了,所以我們可以進一步推論,陽是無形的能量,陰是有形的物質,這就是陰陽的引申義;第三點,怎麼理解“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因為宇宙各處皆是由大大小小的太極組成,我們看太極圖的陰陽魚的轉換,就完全是陽極轉陰,陰極轉陽的一個模型,再來觀天察地,你看地面上的熱氣升騰,但一旦到了天空一定轉寒,所以說高處不勝寒嘛,如果再拿人體類比,那肺法象天幕,也就是說肺是人體裡面的天空,我們想一想天空有什麼功能?天空可以將外太空隔離開來,形成所謂的大氣層,那肺也是這樣,所以肺主皮毛,全身上下的面板都歸肺管,肺還可以制約心火,火的本性焰上,所以心火如果沒有肺的制約那一定把頭腦給燒焦了,有了肺的制約心火才可以移熱小腸,肺又主氣,所以我們的氣到了肺藏就一定是寒的了。)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

(---本段依然是透過天地氣機的轉化來說明陰陽轉換的道理。你看地本來為濁陰,但是地氣往上走就成了陽,地氣上升為雲就成了至陽,這至陽之物獲得的陰越來越多就會變成雨,這雨水下降就成了陰,再類推到人的身上,清陽都是往上走、往外走、往腠理四肢走的,濁陰都是往下走、往裡走、往五臟六腑走的,所以一般而言,就是上升發散為陽,下降收斂為陰,這正是我們理解內經以後對陰陽給出的定義。)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洩,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之前純講陰與陽的關係,那從這一段開始,對陰陽做了引申,食物本身既有陰也有陽,而陰陽之中還有陰陽,怎麼分?那麼對食物或者藥物而言,裡面既包含氣也包含味,其中氣為陽,味為陰,而陽氣往上走,陰味往下走,至於這藥物吃進去以後,究竟怎麼走,這要看誰占主導地位,所以後面緊接著細分,氣與味還要分厚薄,其中以厚者占主導地位,最後得到結論:味厚的陰太重,直接宣洩掉,所謂宣洩掉就是不被吸收利用,所以多吃肥膩的東西常常鬧肚子,味薄的比較暢通,所以中醫養生認為還是味薄一點,清淡一點比較好;對氣而言,氣薄的可以向外發洩,氣厚的力量太過容易發熱。第二個重點,什麼是壯火與少火?如何理解壯火與少火的關係?請參考本博《中醫基礎要這樣理解(5)---壯火與少火》,很重要的概念。)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幹,寒勝則浮,溼勝則濡瀉。

(---之前的氣與味都是分開來講的,但食物都有氣與味這陰陽兩個方面,如果氣與味的陰陽屬性正好矛盾怎麼辦?所以這裡就下了一個結論,不管氣味誰厚誰薄,誰主誰從,一律從結果分析,只要是辛甘發散的就是陽藥,只要是酸苦湧洩的就是陰藥。)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溼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什麼是“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所以情志調攝得不好,就直接會傷及陽氣,所以內經告訴我們要和喜怒而安居處,並把它作為養生的關鍵之一,而過分的寒與暑,會傷及我們的形體,因為寒則縮,熱則縱,後面進一步深入,如果喜怒不節,寒暑過度,陽氣盡管可以生生不息,但是不會處於一個固密的狀態,所以叫做“生乃不固”,例如民間俗語講“春捂秋凍”,《內經》又講冬季要“避寒就溫”,秋天要凍,但到了冬天又要溫,怎麼理解?根據一年四季的陽氣生長化收藏的運轉,秋季的時候是陽氣由長轉收的時候,適當的保持寒冷一點,可以刺激陽氣的收藏,而冬季的時候,人體像大地一樣,這時候陽氣已經潛藏入地底下很深,正確的做法是不去擾動它,但是如果這時候身體太冷,必然會刺激陽氣從很深的地方激發出來禦寒,這就擾動了陽氣,其結果是陽氣“生乃不固”,所以內經所揭示的養生原則,不管是合理調攝情志也好,順應四時寒暑也好,還是堅持七損八益的修為也好,其目的只有一個,都是為了保持陽密乃固的陰陽調和狀態,因為這才是生命的根本。)

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洩;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溼,冬生咳嗽。

(---冬天的寒,春天的風,夏天的暑,秋天的溼,都是四時之正氣,但是感之同樣可以傷人,得的病是常見病,也不會傳染,如果氣候反常,例如冬行春令,我們感受到四時的邪氣,那就會引發疫情,什麼非典、HINI等等都是這樣來的,這是內經對疫病的理解。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冬天傷於寒,延後一個季節到春天了還會引發溫病?這說明四季的輪迴並不是各不相干的,春天陽氣的運轉是否正常,要看冬天提供給它基礎,例如冬天傷於寒,其結果就是過早的擾動了潛藏的陽氣,陽氣就會生乃不固,陽氣不固則意味損失消耗太大,這樣春天陽氣應該升發的時候反而沒有了物質基礎,如是引發溫病,這就像一場4*100的接力賽一樣,只有前一棒跑得好,後面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績。)

帝曰:餘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谿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其信然乎?

(---千百年來,人們無法知道內經的陰陽五行、經絡臟腑、內外表裡這些知識源自何人,那麼黃帝在這裡已然洩漏給大家了,那就是所有這些都是上古聖人的傑作,那怎麼理解這些上古聖人?一個他們可能是修道高人,能夠長生內視,臟腑經絡看得一清二楚;一個他們可能是上個人紀的人,而內經的知識正是上個人紀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還有他們可能是外星人,而內經的一問一答就相當於外星人教授地球人知識的一個課堂筆記。)

岐伯對曰: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中央生溼,溼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溼,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溼傷肉,風勝溼;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

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這一段很重要,按我的理解,在內經裡面這一段最接近對陰陽的定義,我來解釋給諸位聽:首先我們的祖先仰觀天俯察地,看到晝夜更替、寒來暑往、地氣上升、雨氣下降,於是靈感一現,發現天與地,無非在做著上升和下降的迴圈運動,繼而發現,不但是天與地,甚至地球上的萬物,也都是在做著上升與下降的迴圈運動,所以說“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後來我們祖先想,這上升與下降運動,就給他們命名為陰與陽吧,因為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上升與下降,所以陰陽就是天地之間的總規律嘛,就如同體內的血與氣,地球上的男與女一樣,所以說“陰陽者,氣血之男女也”;而左與右,就是陰陽上升與下降的道路,左升右降這樣才不致牴觸;水與火,是陰與陽相互轉化的徵兆,看到火,我們知道陰在轉陽,看到水,我們知道陽要轉陰,你看先天八卦圖中,乾為天居上,而坤為地居下,因為先天八卦圖是一副靜止的世界圖,到了後天八卦階段,有了陰陽,就有了八卦之間的交流,所以象徵陰陽的徵兆的坎水與離火就取代了乾坤的位置;最後《內經》的作者給陰陽做了一個總結:“陰陽者,萬物之能使也”,陰與陽,講到最後,是萬物能夠運轉的能量與動力,其實這就是陰陽的引申義的出處,因為古代沒有能量的概念,所以我認為,根據這一段再按現代科學的語言去定義陰陽,其實只有兩句話,一句是“上升發散為陽,下降收斂為陰”這是陰陽的本義,另一句是“能量為陽,物質為陰”這是陰陽的引申義,古人講得暈頭轉向的陰陽二字訣,其實就這麼簡單。

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再去理解後面一句話就容易了,“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你看陰是物質,它是沉積在裡面的,而陽是能量,就像陰派出的使者一樣,例如士兵守城,不打仗時,士兵待在城裡面,並沒有發生作用,但是士兵的多少決定了城池的守護能力,這叫“陰在內,陽之守也”,一旦打仗,士兵被派出城外禦敵,就發生了作用,就表現出守城的能力,這叫“陽在外,陰之使也”,所以說陰陽是可以相互轉變的,物質可以轉變為能量,上升也可以轉變為下降。)

帝曰:法陰陽奈何?

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仰,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陽密乃固說:大家注意,黃帝這裡問到了一個關鍵的地方,黃帝問岐伯,那怎麼去效法陰陽呢?我們不是常講有理論還要有方法嗎?先前種種問的都是“理”上的東西,這裡問到了“法”,但是岐伯並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在講陰陽不平衡時的症狀,有點答非所問,不想洩露天機的意思,但是黃帝畢竟是黃帝,與岐伯是君臣關係,所以不會放棄垂詢,只是改了一種方式來問:“怎麼去調節陰陽這兩個”呢?內經的作者往往在關鍵的地方都是這樣的文法,以示重要,這是其一;其二,儘管岐伯在這裡答非所問,但是所說的還是相當重要,要記住“陽勝則身熱,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能夏不能冬”,但是陽為什麼會勝?是陽氣太多了嗎?一般不會,後世有一句話叫做“陽不患多”,那是怎麼造成的呢?內經說過“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竭”,所以說陽勝是身體的陽氣處於一種發散的狀態,不能做到陽密乃固所造成的,陽勝的狀態不可能持久,內經無時不在強調陽密乃固的重要性,陽氣的最佳狀態就是緩慢的釋放。)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怎麼去調節陰陽?岐伯說:能夠知道七損八益的修為,則陰陽就可以調節,不知道的,就會過早的衰老。這句話很重要,其一,調節陰陽是何等重要,內經早有明言,“生之本,本於陰陽”,又講到過“治病必求於本”,這個本還是陰陽,所以,調節陰陽即是治病,也是養生,能夠調節陰陽則祛病延年都有了;其二,這麼重要的內容岐伯卻一言以蔽之,能夠知道七損八益,就可以調節陰陽,顯然岐伯是不願意說得太明白,為什麼,因為這個太重要了,有點洩露天機的意思,所以說七損八益是何等的重要,如果說調節陰陽是理,那麼七損八益就是法,從此以後理與法就都有了。但是《內經》作者行文到此就沒有了下文,究竟怎麼去修煉七損八益,《內經》沒有明說,這當然是有意為之,《內經》的作者是害怕洩漏天機還是別的什麼?我們不得而知,那我們對七損八益的內容也只好另文再述。)`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這一段同樣很重要,但是內經的作者也許正是看到了它的重要性,信奉“非其人勿教”的教條,所以將其主語全部去掉了,不求甚解之人讀之,莫名其妙,什麼都得不到,而要理解之,光靠古文基礎還不能勝任,最主要的是要知曉本土道家的修煉常識才行,我今試著將其還原。

第一句“知之則強,不知則老,同出而名異爾”,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什麼東西同出而名異?如果事先知道七損八益講的是什麼,再來理解就容易得多,天不絕中華文明,上個世紀70年代,馬王堆漢墓的出土解開了“七損八益”這個千古謎團。我的理解是元精如果沿精道外流(順行)就是淫精,淫精可以生人,元精如果沿脊柱(中脈)上行去還精補腦(逆行)就是修煉元神,修煉元神就會成仙,所以道家說“順成人,逆為仙”,淫精與元神他們的前身都是元精,只不過身體裡面有兩條途徑,它們走的途徑不一樣,作用就完全不同,所以說它們是“同出而名異耳”,知道這個道理就會強健,不知道就會老得快,你看內經的作者並沒有說要依法去做才強健,只說知道了就會強健,因為他有這份自信,認為世上沒有人知道了還不去做的。

第二句“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還是省去了主語。聰明的人知道淫精與元精是一樣的東西而去珍惜,而愚蠢的人以為它們不一樣而去放縱,所以愚蠢的人常常身體裡面的元精不足,而聰明的人常常會保持持滿有餘的狀態。

第三句“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這是講保持元精有餘的狀態所帶來的好處,所以內經多次講要“持滿”,原因就在這裡,元精講白了可以理解為我們人體的能量庫,是陽氣的物質態或者說潛藏態,透過煉精化氣,就可以將物質態上升為功能態,到了練氣還神的時候則更是功能態到資訊態的轉變。

第四句就是講知道這個道理以後要怎麼去做了。“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什麼叫無為之事,根據前後文的連貫性,這裡專指修持七損八益就是為無為之事,無為是對應於有欲說的,以恬淡為樂,把自己的慾望與志趣都用在守護虛無的地方,在修持七損八益的時候從情志上應該這樣去調攝,這樣做就能壽命無窮,與天地終,這有點誇張了,但這就是上古聖人治理身體和保全生命的做法,所以上古聖人的修為也不過如此,只不過他還有大道流行的好天時。

所以說看了《黃帝內經》,什麼修持什麼手段都在裡面了,根本不需要再去求仙訪道,內經不愧為內經,黃帝不愧為黃帝。)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之前講了天人相應的許多道理,例如“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這裡繼續講天地為萬物之父母,《道德經》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內經》與道家學說是一脈相承;第二,既然人是效法天地,那天地又是怎麼執行的呢?《內經》說,“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也就是說,天地的執行有更大的神明主宰它,《內經》論到這裡打止,不再往下說,因為說了也沒有意義,我們只要知道人間萬物都依循天地之規律即可,那麼天地是怎麼樣的執行的?“生長收藏,終而復始”,也就是說,世間萬物都在“生長收藏,終而復始”,不要小看了這八個字,這八個字正是《易經》所要揭示的天地間的最大的規律,是為“天道”,這是中華文化的源頭,而我們中醫養生以及治病,也是從這八個字開始,所以後面的總結講了,“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致矣”;第三,既然人要效法天地,那麼具體怎麼做?《內經》說“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伴人事以養五臟。”講得很清楚。)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地之溼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因為有天人相應,天地與人是有交流感應的,所以順應天地則是養生,與天地相逆則會致病,而且很快,所以說“邪風之至,疾如風雨”,之前講了風為百病之長,所以風氣致病是很普遍的,而且快得像暴風疾雨一樣,而治療的原則是要快,不要等病很深了再去治,這裡還隱含了一箇中醫的思想,即病是可以傳變的,是從肌膚到筋脈,再到六腑,到五臟,例如肝病腎病等等,也許其病的源頭僅僅是來自一場感冒而已,《內經》的觀念與仲景的六經辯證吻合,這是西醫所無法理解的。)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裡,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這裡開始講到了一些治療原則,尤其是“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被所有的中醫師奉為診療指南,關鍵就在“先別陰陽”一句,表明我們治病的大原則首要還是陰陽二字訣而已。)

13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朝鮮半島為何廢除漢字?又是什麼原因使“漢字復活運動”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