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君子之於琴也,非徒取其聲音而已,達則於以觀政焉,窮則於以守命焉。

古琴,又稱七絃琴,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華夏民族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自古文人用來陶冶性情的專有聖潔之器。它是以“自娛”養生之修行為主旨,在於“養生”、“修德”等。

在養生活動中,精神養生被稱之為“千古養生第一法”,是全部養生之道的核心。

中醫更有“角、徵、宮、商、羽五音對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音樂療法,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剋療疾養生。琴學和醫道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寓樂於教,琴能養德』

養生貴在養心,而養心首要養德。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自古以來音樂與“德”就有密不可分的聯絡。古人十分重視樂的教育作用,《禮記·樂記》中記載:“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樂也者,聖人之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移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音樂是道德操守的精華。健康的音樂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夠改善人的品德操守,能夠深刻激發人的情感,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

無論彈琴或是聽琴,都能培養人高尚情操,陶冶性情、提升修養、增進道德,使人外而有禮,內而和樂。《史記·樂書》雲:“音正而行正”,通過琴樂感通精神,影響行為,端正人心,從而達到養德養生之目的,的確有一定道理。

『中正平和,琴能養性』

歷代醫家把調養精神作為養生的根本之法,強調修性安心,情緒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適度,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使意志和精神不為外物的榮辱所幹擾,使得五臟安寧,形神合一,從而達到養生的目的。

琴者,心也。清代曹庭棟在《養生隨筆》裡明確指出“琴能養性”,白居易的琴詩《五絃彈》吟到:“一彈一唱再三嘆,曲淡節稀聲不多。融融洩洩召元氣,聽之不覺心平和”。

古琴“中正平和、清微淡遠”的藝術風格和傳統養生觀不謀而合,尤其“和”一字更是以琴養性的主題。

明代醫家張景嶽也在《類經附翼·律原》中說:“樂者,天地之和氣也。律呂者,樂之聲音也。

蓋人有性情則有詩辭,有詩辭則有歌詠,歌詠生則被之五音而為樂,音樂生必調之律呂而和聲”,“律乃天地之正氣,人之中聲也。律由聲出,音以聲生”。“和”當為古琴藝術重要的內涵,又正合醫家調攝精神的養生原理。

『暢情舒鬱,琴能養疾』

衣襟開闊,樂觀豁達,對情志性疾病的調養十分有益。並且琴中五音對應人身五臟:

"宮”與“脾”相通,助脾健運;

“商”與“肺”相通,舒達氣機;

“角”與“肝”相通,解鬱制怒;

“徵”與“心”相通,通調血脈;

“羽”與“腎”相通,養神寧志。

琴能養疾表現在彈琴可使人精神專一,雜念皆消,從而心靜神凝,精氣內斂,同時還能活動手指,增強手指功能,可謂是動靜結合,心身雙修。

撫琴靜中有動,心靜而手指在運動,使用指甲和指尖弄弦。按照中醫理論,指甲是經絡的末梢;指尖,也是十二經絡中一些主要經絡的終點末梢。彈琴中不斷地按摩和運動這些末梢,可以促進血液迴圈,調和血脈。

彈琴靜中有動,動中求靜,做到精氣神三者統一的藝術理念和中醫理論強調對精氣神三者的調攝,使得“調陰與陽,精氣乃充,合神與氣,使神內藏”的養生目的是一致的。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黃帝內經》不僅是醫學,還是認知世界的基礎,講的是生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