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量入為出”中的“量”為衡量的意思;“入”指收入;“出”指支出。整個意思是根據收入的多少來決定支出的用度。

這一成語出自西漢時經學家、禮學家商丘人戴聖的《禮記·王制》:“冢宰(即太宰,掌管王家財務及宮內事務的官)制國用,必於歲之杪(miǎo,指一年的末尾),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用地小大,視年之豐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祭用數之仂(lè,餘數)。喪,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為越紼(不受私喪的限制)而行事。喪用三年之仂。喪祭,用不足曰暴,有餘曰浩。祭,豐年不奢,凶年不儉。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然後天子食,日舉以樂。”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國家管理財政的官員在編制下一年度國家經費的預算時,一定要在年終進行,因為要等五穀入庫之後才能編制預算。編制預算要考慮國土的大小,年成的豐歉,用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數作依據來編制預算,根據收入的多少來決定如何開支。祭祀的費用,佔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遇到父母之喪,雖然在服喪的三年內不祭宗廟,但天地社稷之神卻照祭不誤,因為天地社稷之神比父母還要尊貴。喪事的開支,用三年收入的平均數的十分之一。喪事和祭祀的開支,超過了預算叫作“暴”,決算有餘叫作“浩”。祭祀的開銷,豐年不可鋪張浪費,荒年不可節儉從簡。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九年的儲備,叫作儲備不足;如果沒有六年的儲備,叫作儲備危急,如果沒有三年的儲備,國家就不成為國家了。耕種三年,一定要有一年的餘糧。耕種九年,一定要有三年的餘糧,以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數來編制預算,這樣,即使遇到水災、蟲災、旱災凶荒的年頭,老百姓也不至於餓肚子。然後,天子的膳食才會頓頓有肉,而且吃飯時可以奏樂。

《王制》認為,國家一年的總預算要通盤考慮,根據收入的多少來決定支出,同時防備各種自然災害也必須考慮進去,這樣才能做到即使遇到荒年社會也不至於混亂,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古代的農業社會,人們抗拒自然災害的能力極差,幾乎沒有,豐歉多憑只能由自然條件和地理條件決定,靠天吃飯,天災是難以控制的,因此,政府財政收支一定要全面考慮,做到未雨綢繆,合理打算。預算以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數為考慮依據,徵稅多少要考慮是豐年還是歉年,豐年時,可將收入的一半確立為三十年每年的徵稅額度;當年的支出要估計到來年的收入情況,予以防範,切不可大手大腳。此外,管理者要長遠打算。在豐年時不考慮來年有歉年發生,祭祀、吃穿支出無度,到時候因財政赤字再增加賦稅,必定會造成民眾的極大負擔,甚至容易激起民反;如果豐年時政府不奢侈浪費,就能節約大量經費,這樣即使來年歉年,賑濟時就有保障。

《禮記·王制》是集中討論政治活動之禮的著作,因為說得至情至理,後來成了儒家經典。在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的兩千多年裡,《禮記·王制》都程度不同地影響了國家政治社會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王制》的主題是在維持王道理想和封建制度建構的基礎上,通過調整一些具體的制度設計和程式,使封建之禮能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也可作為糾正政治弊端的根據。由於《王制》中的一些觀念符合當時人們的理想,所以不但影響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在儒家思想傳播到國外後,不少國家的政治制度都以此為藍本。《王制》倡導的思想也成了後世一些思想家制度創新的靈感來源之一,尤甚是在中國製度變遷和思想演變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量入為出”是治國的方略,也是治家的方略,行之有效,因此便成了成語。

例句:鄒韜奮《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關於服務的態度五》:“我們要靠自己的收入,維持自己的生存,所以仍然要嚴格遵守量入為出的原則。”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黃帝內經》破譯生命密碼:女不過七,男不過八!現在知道還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