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秋刀魚之味》是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這部電影的主題、結構、審美、情節都突出一種詩意,是一首小津寫給自己和世界的敘事詩,並且成功地把這種韻味書寫於電影膠捲之上。

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劇情一向不復雜,《秋刀魚之味》和《東京物語》等作品一樣聚焦了家庭這個主題,而主要情節也和《晚春》、《麥秋》類似講述了一個嫁女的故事,說的是家長裡短,蘊含於其中的情懷卻耐人回味,衰老、孤獨等情緒彌散在整個電影裡,時光流轉中人生的種種滋味,被揮灑得淋漓盡致。

正如侯孝賢導演曾說:“小津把身邊的瑣事變戲法般以簡單的面目置於我們的眼前,讓我們在悲欣之後,見微知著,率領無常,惘然上路。”

01 詩眼:衰老是每個人無處可逃的宿命

“春天在晴空下盛放,櫻花燦爛,此刻,我想起秋刀魚之味,櫻花如襤褸,使人陰鬱;清酒如黃連,苦入愁腸。”——《小津安二郎日記》

小津在創作《秋刀魚之味》劇本過程中,一直與他相依為命的老母親不幸去世,而電影上映1年後,小津也因病離世,這部遺作是小津向觀眾的告別,正如他在日記裡說世間的酒越來越苦澀,已經喝到盡頭了。整部電影並沒有秋刀魚的鏡頭,秋刀魚作為一種忠實的報秋魚,意味著深秋到來冬天將至,也象徵著人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全片瀰漫著人到暮年對衰老的感傷。

這部電影依然延續了小津的創作理念:“弱化戲劇衝突,強化人物情緒”,故事主線極其簡單,就是一個鰥夫嫁女的故事。主人公平山與一群老同學聚會,邀請中學國文老師參加。平山把喝醉的老師送回家,卻發現老師原本美麗的女兒,已經變成被生活消磨得平庸而粗俗的中年婦人。平山想到自己24歲女兒仍待嫁閨中,如果婚事被耽擱,以後會像老師一樣生活在自責中。乍看起來,這是一個輕鬆幽默的嫁女故事,平山在“嫁”與“留”兩難處境中的猶豫,充滿人生遲暮無可奈何的惆悵感,孩子的成長和離開意味著父親將獨自面對衰老和死亡。

唐納德.裡奇說:“在小津的電影作品中,情節能夠清楚地預見到,他用訴諸我們情感的方法來解構故事。”嫁女是故事的核心,但是直接表現的篇幅並不多,甚至道子嫁給了誰觀眾都無從知曉。電影大部分的鏡頭聚焦在了幾位老人們身上,他們生活中只剩下了懷舊,膝下的兒女的婚事成為聚會中話題的主流,老人們早已沒有指點江山的激情。當過艦長的平山偶遇曾經的部下,彼此禮貌、客套之外,卻沒有任何對昔日榮光的懷念。

為了增強主題表現,影片對比式地為觀眾刻畫了三種衰老——平山於平淡寂寞中的衰老,他的同學掘井於縱情肆意中的衰老,老師則是窮困潦倒的衰老。掘井老年續絃有嬌妻在旁,平山雖然有些羨慕但無法接受再婚的事實,不僅僅是對原配妻子情深意篤,更是一種傳統倫理的制約,年輕的身體離他遠去,卻還要在道德束縛下救贖自己湧動的慾望,他是傳統道德觀念的象徵。昔日的老師顯然是戰後的落魄者的代表,社會秩序和規則改變後的受害者,人世的變遷讓人唏噓。

和描寫家庭崩解的《東京物語》相比,《秋刀魚之味》的家庭和睦,女兒嫁給了一個好人家,看起來平山並沒有經歷什麼不幸,但仍然無法減輕衰老帶來的孤獨。道子出嫁後,平山穿著隆重的正裝到酒館喝酒,老闆娘問他:“今天從哪裡回來呢?是葬禮嗎?”平山想了想,點了點頭:“嗯,也可以這麼說。”一場婚禮和一場內心的葬禮,秋刀魚悲涼蕭瑟之味,已經溢位螢幕,讓觀眾動容。

平山最終醉倒於小酒館,淒涼的老歌迴圈播放著,他的時代終究過去了,他的世界終究被人取代——這是小津對舊時光的懷念,也是人生最後時刻的自省和自哀。

02 詩意:滲透在物哀美學中的孤獨感

“物哀”是源自日本本土的一種審美情趣,狹義來講“物哀”即觸景生情、真情流露,但又不是那種直接誇張的表達,而是一種含蓄蘊藉的呈現。簡言之,就是:餘味。拍過多部“XX物語”、“XX之味”的小津安二郎,對物哀文化有最好的詮釋和呈現,他用深具思想力量的電影語言,真正地將“物哀美學”發揮到了極致,給予觀眾獨特的審美體驗。

以酒作為描述孤獨感的載體。酒在東方文化語境中充滿了隱喻與象徵,影片中飲酒的場景一個接一個,也一個比一個沉鬱。“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舉杯是為了消愁,孤獨之愁,人生的苦悶在醉酒之後得到暫時的緩解與釋除。電影由喝酒開場,由醉酒結束,直接表現孤獨感的部分也是和酒有關。比如老師醉酒後的感嘆:“我是寂寞又悲傷啊,到頭來,還是一個人”。又如女兒出嫁之夜,醉意朦朧的平山站在清冷的廚房裡,身體一前一後微微搖晃,嘴裡喃喃念著“孤獨啊”,讓人看得心酸。

冷色調的巧妙運用。雖然是年代久遠的彩色影片,但是《秋刀魚之味》中以青色為主的冷色調畫面基調讓人印象深刻。冷色調常常給人孤獨、悲傷、寂寞之感。特別對日本人來說,青色是一種安穩、清冷的顏色。房間中的傢俱、衣物等都是冷色,山平與好友飲酒時所用的酒具也是青綠色和藍色,這些冷色調影響著觀眾的觀影情緒,為營造氛圍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用鏡頭語言表現“幽玄”。在鏡頭語言的運用上,小津又加入了“幽玄”的美感,無論是構圖、景深還是演員的表演,都充滿了端莊、孤獨、幽深之感。電影中有意識地選擇了小飯店的過道、家中的廊廳等被阻斷的空間來作為主視角,這種營造的孤獨感和阻隔感象徵著日本人的剋制和壓抑,更是小津一以貫之的重要的視覺風格與審美特徵。在影片最後,一家人送道子出嫁後,鏡頭依舊停留在臥室。梳妝檯前椅子的特寫以及透過窗戶拍攝對面樓房的鏡頭,都傳達出女兒出嫁後家裡的荒涼之感。

正如小津說:“所謂電影,我認為餘味最重要。”使用省略與留白讓自行觀眾體味,從細微處表現人生的孤獨,這種餘味綿綿的電影風格,不能不歸功於日本特殊的物哀文化。

03 詩境:始終在等待的人生,終究和過季的秋刀魚一樣苦澀

“夕照映雪猶如柴薪火光,於點燃的地爐溫酒。”——《小津安二郎日記》

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並非只有空洞的詩意,如同他寫的這句詩,電影中的現實主義體現在生活尋常之處,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電影開始時,出現了一段長達8分鐘的棒球比賽畫面,看起來和故事沒什麼關係,但是看到最後,我們會發現這是小津埋下的伏筆。擊球手在賽場尋找最佳擊球機會在不斷猶豫中被三振出局,寓意著人生的等待和選擇,總想著等到更好的時機再去“揮棒”,然而等到真正下定決心的那刻,為時已晚。道子顧慮父親的需要,在等待中失去了她喜歡的三浦,最終帶著遺憾嫁人。而平山適應了女兒在家中的生活,雖然意識到女兒早晚要離開,但是仍然在現狀中等待,對酒吧老闆娘有好感,也遲遲沒有做出任何行動,還安慰自己說其實老闆娘和去世的妻子也不太像,父女兩人都錯過了“揮棒”的機會。反倒是掘井不顧外人眼光,堅持把年輕20歲的妻子娶進家,則從另一個角度證明生活中有些看起來很困難的事,當我們真正去做了以後,才會發現也不過如此。

平山和道子渴望改變卻又害怕付出代價,正如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一樣,不敢把握住生活的機會,寧願錯過也不願改變。但是生活丟擲的球,也許一生只有一次。在選擇面前,等待和迴避的時間越長,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這也再次對應著片名,秋刀魚是應季魚,如果你不及時吃,魚會苦的難以下口。

不過,小津並沒有把生活中的遺憾作過多的悲情渲染,在故事最後展現了東方處世哲學中積極的一面——“隨遇而安,各安天命”。生活不會因為人情世故變遷而偏離了軌道,人心也不會因生活波折而偏離了平衡。嫁女後一度落寞的平山,仍謙恭平和地面對現實。因買球杆鬧矛盾的大兒子一家經過互相讓步和妥協後,一切又風平浪靜。感情受挫的道子,雖懷有戀愛的遺憾和對家人的不捨,但最終仍安心走上婚姻的道路。即使遭遇挫折,電影中的人物經歷一番調整後,依然從容淡定的面對生活,使整部電影的情緒做到了哀而不傷。

小津為自己的墓碑撰寫的是一個“無”字,東方哲學中的空無之美是他的終極精神追求,所謂空無就是沉默、就是隨遇而安。小津的人生觀和他的電影一樣,靜觀生命的流逝和命運的流轉,人生的顛簸和生活的波瀾都將被時間抹平,被安詳地銘記或平淡地遺忘。

寫在最後

不少人問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在哪裡?

日本導演溝口健二有個很精準的回答:“我以現實主義的方式描繪非同尋常之事,而小津是以現實主義的方式描繪尋常之事,這更加困難。”

小津用鏡頭對準日常生活進行解析,以一種詩意敘事展示了人生的平淡之美。沒有激烈的戲劇衝突、人物矛盾,也沒有“炸裂”的演員表演,一切都剋制而自然,在瑣碎的生活描寫之中,人生的種種卻得到一種詩意的表達,即便過去了快60年,依然餘味悠長。

感謝閱讀。

最新評論
  • 1 #

    中國好上能拍出此等影片?~

  • 2 #

    最近一直在看日本電影,武士道民族拍攝的電影居然出奇的寧靜,讓人看了很舒服,一些負面情緒都消失了,這才是電影的真正意義吧。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黃帝內經》洩露生命祕密:女不過七,男不過八!現在知道還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