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沉鬱頓挫

“沉鬱頓挫”中的“鬱”為低沉鬱積的意思,指詩文的風格深沉蘊籍,語勢有停頓轉折。

典故出自唐代杜甫《進雕賦表》:“至於沉鬱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差不多可以)跂(古通企)及(猶企及)也。”

《進雕賦表》是杜甫為向皇帝進《雕賦》而寫的。有學者分析,此表主要寫的是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自己向皇帝求仕進;二是,向皇帝表明進《雕賦》的原因。第一個方面是本文的主體,講了三件事:首先敘家世,著重講了祖父杜審言的文采風流,“修文於中宗之朝,高視於藏書之府,天下學士到現在而師之”;其次講自己的情況,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困頓,“衣不蓋體,嘗寄食於人,奔走不暇”;最後是向皇帝求仕進。他向皇帝說“安敢望仕進乎?”其實是正話反說。然後,進一步表明,一旦為官,自己一定不辜負皇恩。

本文在寫作上的特色,首先是借題發揮。本是為進《雕賦》配合而寫的《表》,《雕賦》是用來展示自己才華的。而《進〈雕賦〉表》,按理應該大講進《雕賦》的原因和目的,但是,作者卻將大部分篇幅用來寫自己向皇帝求仕進的事。只用很少的內容來寫進《表》的目的,“故作此賦,實望以此達於聖聰耳”。而且,在這裡他還借雕以自喻,“臣以為雕者,鷙鳥之特殊,搏擊而不可當,豈但壯觀於旌門,發狂於原隰”。這就是說,有才幹的人不應當是皇帝的花瓶,更不能讓他廢於朝廷之外。“臣竊重其有英雄之姿”,作者惺惺相惜於雕。表面上在說雕,實是憐己。

其次,是對比手法的運用。先是將先君杜恕、杜預、杜審言的“公侯之貴”“鼎名之勳”與近代(父親和自己)的“陵夷”( 衰落,衰敗)進行對比,在對比中突出祖父杜審言的文采風流,同時也表明自己的祖輩“奉儒守官,未墜素業”。也就是說,他家風純正,儒學淵源深長,有入世為官的傳統。然後,“將今賈馬之徒”(指漢朝的賈誼與司馬相如一類的人)與自己進行對比。賈馬之徒“排金門”“上玉堂”者眾,而自己雖然七歲吟詩,至今四十年,綴詩千餘篇,但是結果卻是“衣不蓋體”“寄食於人”“奔走不暇”“只恐轉死溝壑”。對比中揭示出社會的不公,就委婉明示給皇帝,讓皇帝有所觸動,而又不直言犯上而招致斥責甚至殺頭之禍。就像孟浩然那樣,向皇帝獻詩“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官沒求到,反招訓斥,被放還終南山(《唐才子傳》)。

最後,作者措辭很有特色,將乞求語氣與自負之情完美地統一起來。他向皇帝進《表》以求仕進,所以“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之類的表示自己恐懼、膽戰心驚的套話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作者的目的是要求得一官半職,為己則改變“朝出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屈辱生活,為國則“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自京赴奉先永懷五百字》)。因此,作者寫出自己的悲慘生活以觸動皇帝,讓他頓生憐憫之心,垂青自己。他乞求皇上,“伏惟明主哀憐之,無令役役,便至於衰老也”。但是,杜甫性格中有其“狂”的一面,比如他在詩中就說過“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壯遊》)、“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因此,《表》中又寫得不卑不亢,極為自負,他自比揚雄、枚皋,“則臣之述作,雖不能鼓吹六經,先鳴數子,至於沉鬱頓錯,隨時敏捷,揚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接著說“有臣(指他自己)如此,陛下其舍諸?”這種自信、自負之情直追孟子“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孟子公孫丑章句下》)

“揚雄、枚皋之徒”中的枚皋,字少孺。枚乘在樑國時,娶枚皋的母親為妾。枚乘回淮陰縣時,枚皋的母親不願意跟著枚乘走,枚乘一怒之下,分給枚皋幾千錢,留下他與母親在一起生活。

枚皋十七歲的時候,向樑共王(劉買,樑孝王之子,公元前144年—公元前137年在位)上書,被召去做郎官。過了三年,枚皋為樑共王出使某地,與樑王的侍從發生衝突,被樑王的侍從進讒言中傷而獲罪,家屬被抓入官府,財物被抄。枚皋逃到長安。正趕上皇帝大赦罪犯,枚皋就在北闕向皇帝上書,說自己是枚乘的兒子。皇帝得知此事,非常高興,把他召入宮中接見他,讓他聽候詔命,枚皋於是在宮中作賦。武帝下詔書讓他為平樂館作賦,賦寫出來,武帝很欣賞,任命他為郎官,讓他出使匈奴。後來成了有名的詞賦家。

因為杜甫自比揚雄、枚皋時說到“沉鬱頓挫”,後來“沉鬱頓挫”就成了成語。

例句:“沉鬱頓挫,如泣如訴。”(清代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彈《湘妃怨》一曲)

(29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長知識:“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