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聖人多過,小人無過。”聖人認為自己一天有太多的過失,心地一日不掃,就會落滿塵土。
毛澤東有《祭母文》曰:“吾母高風,首推博愛”,並說:“世界上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損人的人;可以損己而利於人的人。我母親正是最後一種人。”
讀毛主席的《祭母文》,相信很多人會不自覺的沉思,自己屬於那一類人呢?
我們很多人總是覺的自己沒有過失,遇到事情,總習慣把過錯歸咎於別人。更別說損害自己的利益而利益他人了。
人與人的差別,本質上就是心靈品質高低的差別。心靈品質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明心和淨心程度的高低。
賢人明心和淨心的程度高,於是,格局、境界、胸懷,明辨是非和慎獨的能量就高。
所謂明心,就是對於哪些是錯知錯見,邪知邪見心中有數,即便深陷泥潭也能出汙泥而不染。
所謂淨心, 就是時刻反省自己不好的念頭,引導自己產生更好的念頭。
如何能做到明心和淨心?還是老生常談,多讀經典書籍。
這兩年接觸傳統文化,先用了一年時間閱讀《論語》,初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哲學。最大的收穫就是8個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它的含義是:(如果)行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應該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作為普通人,反覆閱讀經典可以不斷的提升我們的心靈品質。
茉莉在讀的過程中也是在思考和反省懺悔中一點點成長。懺悔曾經的過失與傷害,時刻提醒自己懷著感恩的心去生活。
生命的覺醒先從“不抱怨”開始, 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裡越難過,怨氣有毒,存在心裡等於自己服毒藥。
人若能常懷感恩和反省之心。找自己的不是和錯誤,自然不會往外怨。
當你的心性發生了變化,周圍的一切也在悄然變化,一切越發美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