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概述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4月19,20或者21日,太陽達到黃經30°時為穀雨。
《淮南子•天文訓》說:“清明加十五日,鬥指辰則穀雨。”《禮記•月令》孔穎達疏所講:“謂之穀雨者,言雨以生百穀。”古人命名穀雨是指雨生百穀的意思。《群芳譜》裡說:“穀雨,谷得雨而生也。”意思非常明確,講的就是穀雨這個節氣,谷指的是百穀,就是莊稼,“百穀得雨而生,”因此叫做穀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解釋穀雨“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有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講的就是一番播種,萬物耕作,欣欣向榮,這個時候天朗氣清,雨沛風和,穀雨帶來了最為繁忙的一段春耕時節,秧苗初插,作物新種,長江流域開始下秧,黃淮平原開始種麻,華北平原開始種瓜點豆,因此這個時間的農業非常繁忙。古人說“穀雨前後一場雨,勝似秀才中了舉。”講的就是雨水的多或者少,預示著莊稼的豐或者欠,因此牽動著農民的期盼。
穀雨典故
(1)布穀鳥
這個時間最重要的一個物候,古人特別講究物候,最重要的一個物侯之一就是布穀鳥開始唱歌,它的叫聲雖然是“布穀布穀”,但是有的人聽來就是“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或者是“阿公阿婆,栽秧插禾,”寓意非常明顯,就是布穀鳥一唱歌的時候就開始春耕和農忙,因此先民就稱這個節氣為穀雨。
(2)倉頡造字
《淮南子•本經訓》也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學過文言文就知道,天雨,就是老天爺,上天下雨,後面會加一個名詞,這名詞是什麼呢?就代表這個雨下的是什麼?這個名詞是粟,粟是五穀之一,這個粟指的就是穀物,百穀的意思。這個傳說說明了一個問題,說明人們用“天雨粟”這種比較神奇或者誇張的形容,來形容倉頡造字這個事情非常重要,顯示中華民族對於漢字的尊敬,用穀雨節來紀念倉頡的偉大功績。
我們現在所有的知識、經驗的記載流傳,以及所有的技術革命、農業生產、工業生產等,三百六十行之所以能發展,都依賴於文字,它促使了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都與漢字的發明有關係,因此人們用穀雨節來紀念倉頡的這個偉大發明,是非常偉大的一個功績,因此把紀念倉頡定在穀雨節這一天。
穀雨節這天,柳絮飛落,杜鵑啼鳴,牡丹吐蕊,櫻桃紅熟,鳥兒飛舞,荷塘裡也開始生出浮萍,一派春光之色。穀雨節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當中唯一一個把物候時令和莊稼農事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節氣。
穀雨農諺
古人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什麼意思?指的是一過清明,天就不會下雪了,一過穀雨,早上就不會有霜。穀雨節來到之後,意味著寒冷的天氣結束,非常有利於農作物當中的穀類作物生長,恰恰是江南地區秧苗初插的時候,新種的時候需要雨水的滋潤,這個時候恰好雨水也比較多,每年的第一場大雨,往往就出現於此時,對於禾苗的成長,水稻的插栽,以及對於玉米、棉花苗期的生長非常有利,所以古代有很多諺語圍繞著穀雨節而展開。
諺語古人也叫做農諺,農業生產經常會用到,比如“穀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穀雨下雨,四十五日無干土。”“苞米下種穀雨天。”“過了穀雨種花生。”這講的都是什麼呢?講的都是關於農作物的。人們還會說“穀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這講的是古代種棉花的棉農,種植棉花的時節,一個世代相傳的經驗。
農民長期總結農業生產經驗,因此會產生這樣的諺語,這所有的諺語都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穀雨時節的降水對於農業生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穀雨物候
(初候,萍始生)
浮萍在古代來講屬於什麼?它屬於陽物,純陽之物,什麼意思?就是它代表著“靜以承陽也。”它是很安靜的,能承住陽氣。古人認為浮萍不能經霜,浮萍生就意味著倒春寒一類的降溫就不會再發生。如果水面要是不生浮萍,就說明陰寒之氣還是比較盛的,倒春寒的現象還是會發生。
浮萍也是一味中藥,味辛性寒,歸肺經,有宣散風熱,透疹利尿的功效。用於什麼?我們經常會見到臨床上有的醫生就喜歡用,用於麻疹不透,小朋友麻疹宣發不出來,就用浮萍來透。還有治療風疹瘙癢,就是面板瘙癢、蕁麻疹。還治療水腫尿少,這是古代醫籍記載的。有的人還用它來煎湯,煮水外洗,這都是中藥材浮萍的作用。
中國古人很多詩句裡也會提到浮萍,比如杜甫的詩裡就說“相看萬里外,同是一浮萍。”年輕的天才,初唐四傑之一——王勃也寫過名句“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這些詩人的詞句裡對浮萍有一種描述,描述的是什麼?通常都會用浮萍來表達對於人生的變化無常,或者漂泊無定的一種感慨。
(二候,鳴鳩拂其羽)
古人認為鳩,就是布穀鳥。現代的鳥類研究發現鳩的種類有很多,有斑鳩,有布穀。古人把它作為布穀鳥的代名詞。
布穀鳥還有很多名字,我們熟知的杜鵑、子規、催歸、杜宇都是布穀鳥的其它名字。民間傳說,蜀國有一個國王叫望帝,死後化為子規,也就是杜鵑,也就是現在知道的布穀鳥,每到了春天就會飛來提醒遊玩在外的百姓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快快布穀,快快布穀。”布穀鳥的叫聲以至於它的嘴巴都啼叫的流出血來,撒在地上,染滿山坡,山坡都變成紅色,開出的花就變成了紅豔的杜鵑花。
我們知道一句很有名的詩句,“望帝春心託杜鵑。”出自唐朝的著名詩人李商隱寫的一首詩《錦瑟》,我們小的時候都背過: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就是古人關於這個景色描述的一首詩,用了很多典故,比如“莊生曉夢迷蝴蝶,”莊生指的是莊子,他有一次做夢,醒來之後他就弄不清楚自己是蝴蝶?還是自己變成蝴蝶跑到夢裡?還是蝴蝶從夢中穿越到自己的現實?他分不清,這叫“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就是剛才講的那個典故,古蜀國的國王叫做望帝,他的一個典故。這首詩也是現在小學或者初中生必背的一首詩。李商隱是晚唐著名的詩人,字義山,號玉溪,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他在唐文宗開成二年,李商隱就登了進士第,考中進士,曾擔任祕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這是李商隱的基本介紹。
(三侯,戴勝降於桑)
我們接下來看第三侯,“戴勝降於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候,戴勝降於桑”。戴勝,一名戴鵀。《爾雅》注曰:“頭上有勝毛,此時恆在於桑,蓋蠶將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氣使之然也”。
第三侯“戴勝”是一種鳥,叫戴勝鳥,它降於桑樹上,這在中國古代是一種非常重大的事情,古代耕種就是桑、麻、百穀。桑樹的種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養蠶需要桑葉,桑葉養好蠶之後,蠶會吐絲,這個絲把它裁剪,然後經過我們的加工就會變成絲綢。這就是古代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種桑養蠶。
這個時候也就是穀雨的第三侯,最後五天的時候,一般這時候黃河中游的晉南地區的桑樹葉片已經長大了,樹上掛滿了桑葚,有的已經出現了紅色,開始成熟。這個時候人們就會常常看到戴勝鳥在啄食桑葚的情景,因此叫做“戴勝降於桑”,它使得桑枝和桑樹相匹配。
嫘祖創造了養蠶紡絲的方法,幫助很多人織絲綢,中國的先民三四千年前就懂得了絲綢的製作方法,直到公元前後才往外傳。羅馬人第一次看到絲綢,歷史記載據說是在卡萊戰役當中,在太陽底下,對手舉起了絲綢的旗幟,晃的他們以為是天外來物而大驚失色。因此羅馬人一度用黃金來換取絲綢,他認為絲綢非常珍貴,羅馬的元老院一度禁止穿絲綢的衣服,認為絲綢的衣服太奢侈。
中國的絲綢貿易將古代的亞洲、歐洲乃至非洲的文化連線在一起,絲綢之路在古代又稱為流動的文化運河,就像絲帶一樣聯絡了大半個地球。
春蠶桑樹就成為中國人生活的組成部分。因此中國古人有一句詩詞,也是李商隱所寫的,叫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陶淵明也有一句詩很有名,叫做“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講的都是春蠶的一些詞句。這就是三種物侯,三種物候講完了之後,我們再大概的講一講民俗。
穀雨民俗
(1)賞牡丹
我們都知道周敦頤的《愛蓮說》裡邊有一句話叫做“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牡丹自唐朝開始,因為它有雍容華貴的氣質,盛唐是一種恢巨集富麗的氣象,在這種氣象下,與牡丹的雍容華貴的氣質非常相符,也符合唐朝的審美情趣。因此,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人不愛牡丹。從那個時代就開始舉辦牡丹花會,洛陽牡丹花會等等。
在穀雨節賞牡丹是古代的風俗之一。另外一個風俗是什麼呢?
(2)喝穀雨茶
另外一個風俗是喝穀雨茶,喝穀雨茶可以清火明目養肝,與中醫關係非常密切。穀雨茶指的是穀雨時節採製的茶,屬於春茶,它跟清明節前採的茶不一樣,叫做二春茶。因為這個時候,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再加上茶樹經過半年的冬季休養生息之後,這個葉芽兒非常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含有多種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物質。
因此這個時候的春茶滋味也非常鮮活,香氣怡人。採穀雨茶,除了嫩芽兒以外,還有什麼?還有一個芽一個嫩葉,或者一個芽兩個嫩葉。古人根據它們的外形進行命名,一芽加一個嫩葉的這種茶葉,泡在水裡就像展開的旌旗一樣,這種古代的槍叫做“旗槍”,一芽兩嫩葉,就像小麻雀伸出來的舌頭叫做“雀舌”。
清明茶和穀雨茶都是一年當中的佳品。穀雨時節採摘的茶葉有什麼作用?有清火明目的功效,我們都知道茶是藥材的一種。《養生仁術》稱:“穀雨日,採茶炒藏,能治痰咳及療百病”。古人對於茶的記載——穀雨時節採的茶,要是好好的進行加工炮製可以治痰病。
第二它有清涼解暑、辟邪明目、清火養肝的功效。所以很多喜歡喝茶的人,不是喜歡喝明前茶,就是喜歡喝穀雨茶。我特別推薦肝火大的人,或者有痰溼的人喝一些穀雨茶。穀雨茶也屬於春茶,它不經過炮製直接喝屬於綠茶。綠茶有點偏寒,胃寒的人不要喝,容易上火的人適合喝。有的人說我年紀大了,很難直接喝那種綠茶,因為綠茶用茶人的話講,綠茶的氣特別的硬,特別涼,喝了可能胃會不舒服。
這個時候就需要經過炮製,古代炮製的意思就是需要炒制,一炒見火就變成溫性,這個時候就能養胃,不會傷胃。春季還可以喝茉莉花拌炒的茶,用茉莉花拌炒之後,把茉莉花去掉,只留下茶葉,這個茶葉非常芳香,而且涼性祛除了很多,一般人喝了不會傷胃,同時它還可以清火解鬱,疏肝理氣,這是花茶的功效。講到這裡,我大概給大家講了這個茶的作用和功效。
我們複習一下,穀雨節有兩個民俗,一個是賞牡丹,一個是品茶。當然還有其它民俗,比如走穀雨,洗桃花水等,都是民間的風俗。在這裡我就不一一跟大家介紹了。
穀雨養生
下面講穀雨節如何養生。我們先複習一下,《黃帝內經》裡講春三月的養生方法:“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春三月是“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古人叫做“春夏養陽,”這個時候陽氣生髮,我們要順應節氣的生髮之氣來養生。因此這個時節我們需要注意的幾點。
(1)早睡早起
這個時候陽氣開始升騰,我們要養這個陽氣,因此春季穀雨節的時候不要賴床,要順應陽氣,早早起床,趁著風和日麗的時候,活動鍛鍊一下身體,讓身體的氣血充盈,開始升騰,這是第一個。養生的第一點要“披髮緩行,廣步於庭”。
還有不能幹什麼?不能熬夜,熬夜身體的陰液越少,陰液少了陽氣會怎麼樣?陽氣就會亢盛,出現陰虛火旺。陰虛火旺出現了之後,人的免疫力就會下降,尤其是肝腎陰虛之後,免疫力會下降,記憶力也會下降,同時眼睛會幹澀,脾氣會暴躁,這都是傷害身體的。因此在春季這個時節,一定要注意早睡,保證充足的睡眠,遵循自然規律。
(2)廣步於庭
第二個就是要學會放鬆,閒庭信步,“廣步於庭”,要讓身體的氣血迴圈起來,讓人體內部的環境和外部的環境變化相適應,這樣臟腑才能正常。我們鍛鍊身體,讓身體處於一個蒸蒸日上的狀態,可以使氣血通暢,使身體的瘀滯疏通,還可以祛溼排毒。
(3)排除溼氣
很多人說我身體溼氣特別大,彭博士,怎麼辦?我以前治的方法是讓他喝排溼的茶,就像薏苡仁、茯苓、橘皮等,做成茶,代茶飲,可以祛溼行氣,裡邊可以放茯苓、薏苡仁、陳皮、香櫞、佛手、桔梗、蘇葉這些藥食同源的食材。當然古人把這些食材也稱之為藥材。這些藥食同源的植物和食物把它們混合在一起作為袋泡茶來喝,可以達到祛溼化溼的功效。
春季很容易產生溼,為什麼?因為很多人春季不運動,身體的氣血本來應該蒸騰,你想想看,本來應該蒸騰,它蒸騰不了,比如有一個鍋,燒一鍋水,這水變成蒸汽往外散的時候,應該開啟鍋蓋兒,讓水蒸氣散出去。結果沒開啟鍋蓋,把這鍋蓋往上一蓋,悶住了。過一會兒,再一開啟鍋蓋,就會發現鍋蓋上有一層厚厚的水珠,這就是溼。
(4)飲食注意
穀雨節氣很容易產生什麼?很容易產生火,因為陽氣蒸騰就容易產生火,火怎麼消除?我們剛才講通過喝綠茶,喝穀雨茶來清火。同時我們還可以幹嘛?還可以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多吃一些綠葉菜來清理身體的火氣。比如芹菜、薺菜、菠菜、萵筍、黃瓜等,這些都可以清火。穀物裡有蕎麥可以清肝清火,這些都可以清熱養肝,祛除身體的積熱。
(5)郊遊散心
同時到了春季,可以去大自然的環境中,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有的朋友就希望去郊外爬爬山,踏踏青,呼吸呼吸新鮮空氣。這樣一運動出出汗,排出身體的積熱,使身體得到輕鬆。身體輕鬆之後,心情也跟著舒暢起來。這就是穀雨節的養生方法。
同時還要注意什麼?因為春季這個時候,人的消化會比較旺盛,吃飯一定要少吃高蛋白、高糖分的食物,要多吃綠葉疏通類的蔬菜。這樣就能避免火氣。
(6)穀雨養生小結
今天講穀雨節氣的傳統文化與養生就講到這裡。下一個節氣,我們講“夏滿芒夏暑相連”,夏季六個節氣當中第一個——立夏。我們十五天之後再見,謝謝大家的收聽。
【本篇是: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之“穀雨時節”】(更多精彩,下一節氣再見)
免責宣告: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鍼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