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養生之道【仁者壽】
養生之道,在中國文化的儒、釋、道中都有論及。儒家的養生之道,孔子首先提出“仁者壽”,《中庸》也論大德“必得其壽”,指出養生與道德修養有關。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解釋“仁者壽”,謂:“故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淨,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是其且多且治。”說明有良好道德情操者所以長壽,皆因不貪求外物,心境平和而保持中正,擷取天下美好的東西來保養身體,所以能內氣充沛且和調。
儒家講“存心養性”,“養性”不僅有助養生,更有助治國平天下。“養性”要訣是“誠”,《中庸》論:“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所謂“誠”,是要能做到恭敬無欺,這種修養,讓精神不會馳亂,對身心都有好處。
釋家的養生之道【平常心】
釋家的養生之道,在“平常心”3個字,而平常心是對生命透徹的體悟。世事滄桑如夢,所以釋家教人,一方面對生命盡心呵護,另一方面又要悉心體驗,對人寬容平和,隨方就圓,自能長壽康寧,好德善終。如釋家常說人生勝境平常心:“寵辱不驚,得失不計,默雷止謗,化毀為緣。”
釋家講究慈善為本,修行者大都性格溫和,心情平靜,此乃佛家養心養生的一大重要內容,亦是高僧長壽的原因之一。出家人看破紅塵,淡泊名利,在行為情緒上平淡溫和,心胸豁達,處事寬容。按照現代人的觀念講,沒有對名利過多的貪慾,不刻意去追求金錢地位名譽等,也不過分在意得失成敗,生活保持平淡自然,與人相處得融洽。
道家的養生之道【道法自然】
道家的養生之道,在“道法自然”。《莊子·養生主篇》論養生之主是精神,提示養神方法莫過於順應自然,使天人合一。莊子指出人生在世,須“安時處順”,視生死一如,才不會被哀樂之情困擾。《莊子·達生篇》強調養神,要“達生”才能暢達生命,不重財富、名位和權勢,讓形體健全、精神充足,與自然為一。
老子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依據“道法自然”的思想,中醫訂下了養生的生活起居和飲食原則,在養生過程中,既不可違背自然規律,也要重視人與社會的協調。正如《黃帝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而日常生活,則要起居有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僅指生活要有規律,生活也要有節制。南北朝的醫學家陶弘景在其《養性延命錄》中指出:“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視、久聽。莫強食飲,莫大沉醉,莫大憂愁,莫大哀思,此所謂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壽也。”他是將一切生活節制作為養生的指導原則。
在養生過程中,道家既注重形體養護,更重視精神心理的調攝,正所謂“形神兼養”。事實上,心與身的關係甚為密切,老子說“少私寡慾”,意指使精神情緒處於安靜、樂觀和沒有過分慾望的狀態。漢代華佗弟子吳普在其 《太上老君養生訣》中便將老子的“少私寡慾”進一步發揮:“善養生者,要當先除六害,然後可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物,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