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老人們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很明顯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句關於健康養生方面的農村俗語。古時候的科技沒有現在發達,他們也講不出什麼科學道理,只是單純從實踐中總結出來了這麼一句有益於身體健康的俗語。
正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也許這句俗語在現在看來就是一些封建迷信的東西,許多人都將其當成糟粕拋棄了。但小編想說的是,世間萬物,存在即是合理的。既然它存在,那麼就說明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它究竟蘊含著怎樣的道理。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上半句“不貪三更色”,這句話意思不難理解,就是告誡我們不要三更半夜的時候還在進行魚水之歡,縱慾過度。那麼問題就來了,三更半夜是什麼時候呢?
古時候,人們記錄時間的方法與我們現在有所差異,而“更”就是古代時人們對夜晚時間劃分的一個基準。一更為兩個小時,從晚上七點開始計算,三更半夜就是指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間段。
在過去農村地域,人們廣泛認為三更半夜是鬼魂的天下,在這個時間段陰氣大於陽氣,適宜睡覺而不適宜到處活動。如果在這個時間段相互交合,極容易與鬼魂的行動相沖突,是一種不好的兆頭。所以一般在三更半夜這個時間段,人們都早早的已經入睡了,尤其是農村地域。
而下半句“不戀一更食”,也不難理解,意思就是說晚上不能吃得太飽。大致和我們現在常常唸叨的:“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飯吃少”,差不多是一個道理。
大家也都知道,人體是一個組合體。晚上入睡的時候,我們全身的器官的執行速度都會放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器官進入了睡眠狀態,以滿足我們第二天的正常生理需要。假如吃得太飽的話,那麼胃就必須要繼續進行工作,直到所有食物消化完畢。
長此以往,哪怕是再強的胃也受不了這種加班加點的工作,逐漸的各種胃病就出現了,甚至到最後它可能就會罷工,而且它很容易和其它器官產生聯動作用。
綜上所述,也許根據產生於古代的俗語在當時並沒有一個很合適的科學理念來解釋,但是這是經過一代代的實踐總結出來的精華,很值得我們去深入的了解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