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大國之間的較量不一定是持久戰,在很多時候常以速決戰的方式分出了勝負。例如唐朝與突厥是兩個相鄰的大國,在唐高祖統治的時候,迫於突厥的壓迫,唐朝被迫稱臣於彼,屈禮而事之。武德七年,唐高祖派宇文士及視察樊、鄧,一度想遷都以避突厥,因李世民勸阻才作罷。當時誰都沒有想到,在六年之後唐朝竟然能深入大漠,俘虜頡利可汗,消滅這個龐大的鄰國。
突厥之所以滅亡得那麼快,除了自身陷入內亂之外,唐軍的戰略部署也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主帥李靖效仿韓信攻齊的做法,採用快速奔襲的戰術,他不顧朝廷的詔令,選擇繼續“督兵疾進”,最終襲取了頡利的牙帳,成功破滅突厥,不像明朝那樣讓元順帝北逃,留下後患。這種作戰原則在《孫子兵法》裡被概括為一句話: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兵貴神速”與“攻其不備”是速勝戰的原則
當時,頡利在初戰失敗後,急忙引兵逃跑,唐朝便派唐儉去談判,使他鬆懈了下來。故而李靖決定“乘人之不及”,採用速戰的方式,決出了勝負。突厥之所以看上去不堪一擊,是因為唐朝的速決戰取得了效果。類似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作為西方大國,擁有著堅固的馬其諾防線,然而在德國的閃電戰攻勢下,法軍只堅持了六週便宣告投降。從軍事的角度來看法國的滅亡與突厥如出一轍,而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它也像突厥內亂一樣,另有財政混亂、經濟蕭條、內部撕裂等原因。正如孟德斯鳩所說:
如果一個國家因一戰之失這樣一個特殊原因而遭毀滅,那麼必然有一個一般的原因決定了這個國家會在以一次戰鬥中淪亡。
法國的滅亡既有軍事原因,又有政治原因,我們重點考察的是軍事原因。
納粹閃擊法國
法國是如何快速滅亡的?二戰史學家威廉·夏伊勒以親身經歷和檔案資料為據,寫了一本《第三共和國的崩潰》,這本書的副標題為《對1940年法國戰敗的研究》。在書中,作者詳實記載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快速覆滅的全過程。
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法皇拿破崙三世僅在四十二天內就被擊潰;而到了一戰之時,法國人卻奇蹟般地堅持了四年,並最終取得勝利。由於這次戰爭所造成的傷亡過大,在戰後法國人便大規模興建防禦工事。1929年陸軍部長馬其諾的提議得到了國會的透過,法國人開始用七年時間在法德邊境修造了一條長達390千米的鋼鐵防線。
在修築防線時,一些高階軍官專門視察了法國與比利時邊界的阿登森林地區,他們判斷說:“阿登森林是不可穿越的天然屏障,不存在任何危險”。因此,馬其諾防線以隆古庸為終點,而不是比利時邊境。由於比利時政府不敢得罪德國,加上法國政府的財政不足以支援修完防線,所以從隆古庸到比利時之間存在著缺口。法國人便採納總司令甘默林的計劃:一旦發生戰爭,盟軍就將主力部署在未修築工事的法比邊境一帶,與馬其諾防線連在一起,封堵德軍的入口。
存在缺口的馬其諾防線
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西線全面發起進攻,戰爭正式打響。當時法國除了空軍之外,紙面上的資料是與德國勢均力敵的。英法盟軍總兵力約為一百五十七個師,德軍則為一百三十六個師。然而法軍總司令甘默林卻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部署在馬其諾防線和萊茵河附近,沒有放在最需要的法比邊境,分散了兵力。此外,法軍的指揮部分成了三部分,也成為了一大弱點。一名德國軍官在報告中就說:“他們缺乏機動性並且實際上是各自為戰,編隊鬆散,不在統一指揮下行動。他們不可能利用在實力和數量上所佔的優勢。”
法國人雖然沒有發揮數量上的優勢,但德國人要想獲得勝利,還得需要一個正確的戰略部署——他們將目光瞄準了防禦最薄弱的阿登森林地區。5月17日,希特勒在第11號指令中說:“敵軍仍然把重兵放在那慕爾—安特衛普一線,似乎忽視了A集團軍群所攻擊的地區。”這個“地區”就是阿登森林——德軍7個坦克師在3天之內就跨過了法國人認為是“天然屏障”的阿登森林,出現在馬其諾防線的左方,順利攻入法國北部;這種出其不意的軍事行動類似於鄧艾的偷渡陰平、李嗣源的奔襲鄆州,令法國人措手不及。
由於德軍成功繞過了馬其諾防線,能夠從西、南、東三個方向包圍盟軍,最終迫使比利時投降,40萬英法聯軍被趕入英吉利海峽,接著便發生了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有9萬法軍逃亡到了英國,北方戰事基本結束。6月5日,希特勒發表《告軍人書》,命令德軍儘快佔領巴黎。13日,以副總理貝當和總司令魏剛為首的投降派宣佈巴黎不設防,向德國求和。14日早晨,德軍開進巴黎,21日簽訂和約,法國在抵抗了一個多月之後就滅亡了。
法國戰役示意圖
法國為什麼戰敗得那麼快?在法國戰役中,德國A集團軍群參謀長曼斯坦因提出的作戰計劃取得了成效。德軍的優勢在於擅長打閃電戰,如果無法快速突破德法邊境,有可能會像一戰一樣被拖入持久戰的泥潭之中。所以,德軍用B集團軍群在北部進攻比利時,吸引盟軍的兵力;然後再由古德里安率領裝甲叢集快速穿過阿登森林,突破馬恩河,對法國北部的盟軍形成包圍,並在短時間內將其趕入大海,以避免南北受敵的困境——整個過程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快”字。
《孫子兵法·九地》說:“山林、險阻、阻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圮地”,阿登森林就是一種“圮地”,對於這種地形,唯一的做法就是快速透過,故曰:“圮地則行。”在穿越阿登森林時,古德里安的裝甲師因路況複雜,經常停滯在狹窄的、樹木茂盛的峽谷道路中,幾乎沒有展開兵力進行重大戰鬥的可能;法軍只要在峽谷兩側發起進攻,德軍就會像甕中之鱉一樣被殲滅,所以在這種地形中唯一能做的只有儘快透過。由於B集團軍群在北部吸引了盟軍的注意力,因此在穿越阿登森林的時候,德軍只遭到幾架英法飛機軟弱無力的轟炸,使得七個坦克師能夠輕而易舉地撲向默茲和色當,馬其諾防線變成了擺設。
《孫子兵法·九地》又說:“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法國北部與比利時、荷蘭就是德法之間的“爭地”。對於兵家必爭之地,《孫子》卻意外地告誡說:“爭地則無攻”,因為“爭地”是敵我雙方都誓死力爭的,陣地經常會反覆易手,很容易就被拖入持久戰中,使戰場變成了絞肉機。所以,對於這種陣地,發起進攻時要講究策略,那麼用什麼策略好呢?《孫子》說:“爭地吾將趨其後”。對於這句話的解釋,曹操認為“趨其後”的意思是要求我方後繼部隊迅速跟上增援,以便奪下爭地;杜牧則認為“趨其後”是指我方落後於敵方,應加速前進,以便趕在對方之前拿下爭地,而晚唐人陳皞則反駁說:
二說皆非也。若敵據地利,我後爭之,不亦後據戰地而趨戰之勞乎?所謂爭地必趨其後者,若地利在前,先分精銳以據之,彼若恃眾來爭,我以大眾趨其後,無不克者。趙奢所以破秦軍也。
認為“趨其後”要分兩種情況,假如我方先敵方抵達爭地,那麼就要趕緊命令後續部隊跟進,以便佔據所有有利地形;假如我方已經佔據爭地,而敵方以優勢兵力來攻,或者爭地已經被敵方佔領,則我方應繞到敵方的後面,“以大眾趨其後”,再發起攻擊,則戰無不克。
面對爭地,要“無攻”且“趨其後”
例如閼與是被趙軍佔領的一塊爭地,秦國出兵爭奪,趙奢便率領援軍火速趕到,與閼與城中的友軍前後夾擊,擊潰了秦軍;又如唐太宗爭奪安市城,高延壽率領高句麗十五萬兵馬來救,率先佔據了有利地形。唐太宗便率領長孫無忌等登高而望,考察地勢。次日先命李世勣假裝從西嶺出來爭地,然後再密令長孫無忌繞道敵後,壓迫得敵軍陣腳大亂,然後再夾擊殲滅。
因此,對於“爭地”,《孫子兵法》告誡說不要輕易發起進攻,而且要迅速集中兵力,以免後援不力。儘量不要與敵人正面相爭,避免陷入持久戰;應當繞到敵人的側面或後面,“趨其後”,形成夾擊,一舉殲滅。
德軍快速透過“圮地”,又用“趨其後”的打法,對法國北部形成包圍,使盟軍三面受敵,背靠大海,被迫放棄這塊“爭地”。而在佔領法國北部之後,巴黎也就無險可守,只得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