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吃的主食,就不得不提“五穀”的概念。“五穀”具體是指哪五種穀類,古代對此眾說紛紜,最主流的說法有兩種。
第一種:稻、黍、稷、麥、菽。
第二種:麻、黍、稷、麥、菽。
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衣冠南渡之前,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而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可以說,“五穀”是一個不斷髮展變化的概念。這其中的“麻”是一種古老的農作物,據說籽可以吃,但主要被用來榨油和秋祭儀式。聽聽這描述,就能感覺到——麻這東西估計口感不太好,所以隨著南方被逐漸開發出來,好吃又營養的稻米種植面積越來越廣,它自然就退出主食的範疇了。
關於“五穀”,第一種說法肯定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稻,稻米;黍,黃米,我能想到的就是黃米涼糕和黃米湯圓;稷,也被稱為粟,具體是什麼,說法很多,有的說是黍一類的作物,有的說是穀子,也就是小米;麥,泛指大麥和小麥;而菽是各種豆類的總稱。
作為一個五穀不分、四體不勤,只會用電飯鍋蒸米飯、清水煮麵的人,我只聊聊生活中最常見的大米(稻)、小米(粟)與面(麥)吧。
先秦:貴族才是乾飯人我們中國是稻米的原產地之一。1973年,考古人員在發掘河姆渡遺址時,發現了120噸人工栽培的穀物,其中主要是秈稻和粳稻。這充分證明,我們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已經食用稻米了。
那個時期,氣候比現在要溫暖,連河南這種中原地區都是亞熱帶氣候。在《史記·夏本紀》中,就有在黃河中下游種植水稻的記載。
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已經會“蒸飯”了——或者說,就已經懂得如何利用蒸氣烹煮食物了。與現在不同的是,遠古的蒸飯要先在名為“陶釜”(如圖1-1)的鍋裡煮一下,然後撈出來,在一種叫“甗”(yǎn)的蒸煮器皿裡蒸熟(如圖1-2)。
圖1-1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釜
圖1-2 商寽父癸甗(商晚期)
這種先煮後蒸的米飯,在先秦時期很流行。只不過因為稻米產量有限,普通人家多是食用米粥,只有貴族才能吃上米飯。古人也知道一碗精白米飯好吃,所以在《詩經·大雅·泂酌》裡熱情讚頌道:“泂(jiǒng)酌彼行潦,挹(yì)彼注茲,可以餴(fēn)饎(chì)。”意思是:“遠遠的,取活水,那裡舀,這裡倒,蒸米飯,真是好!”
秦漢:兩千年前的社畜就能吃上方便飯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漢代的乾飯人可以普遍吃上一種叫“糗糒(qiǔ bèi)”的乾飯,也就是脫水的熟米飯,吃的時候用熱水或熱湯泡一泡——瞧瞧古人多時尚,兩千年前就吃上方便米飯了!
張歷歷:至於這麼不佛系嗎!
隗囂:我不要面子的嗎!
魏晉南北朝:我不是李子柒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菜飯”逐漸佔領古人的餐桌。蒸飯前,先用溫熱水浸泡米一頓飯的工夫,再用手搓;再換成冷水繼續淘搓,直到米呈雪白色為止。據說這樣淘洗出來的米,加上剁碎的蔬菜,烹煮出的菜飯“飯色潔白,無異清流之米”。
聽著好像很健康、很文藝,但古人吃菜飯的出發點和現代人完全不同:我們是為了減肥、降血糖;古人則是以菜充飯,好填飽肚子。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和天災頻繁,社會生產遭到極大破壞,糧食產量長期不足。頓頓吃精白米飯,就好像今天頓頓吃松露、雪蛤、魚子醬似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有沒有頓時覺得自己高大上了)。直到南北朝後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與南方的逐漸開發,水稻種植面積得以增加,普通百姓才逐漸能端上一碗精白米飯。
南北朝前期和中期人民向後期人民發來賀電!
隋唐:我清簡,我驕傲到了隋唐,豆菽飯和脫粟飯作為粗食的代表,是貧寒百姓的主食。在吃豆菽飯方面,古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將豆子同其他食材搭配著吃,既安全又飽腹,因為過量食用豆子會引發腹脹、腹痛,甚至會出現中毒反應。在餘華先生的小說《活著》中,主人公福貴的小外孫就是吃豆子撐死的。
脫粟飯,即只去皮殼、不精加工的小米做成的飯。史載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竇建德就“性素約,不喜食肉,飯脫粟加蔬具”。
竇建德:刷自律!刷極簡!
趙宋:皇家出了個袁隆平米飯發展到宋朝,就與今天沒什麼區別了,甚至比今天還要花樣翻新:青精飯、蟠桃飯、金飯、玉井飯、盤遊飯、二紅飯、蓬飯……總有一款適合你!
宋真宗聽說越南中南部占城所產的水稻,耐旱耐貧,便命人用珍寶換了二十石稻種,並在皇宮後苑進行培植,收穫後還宴請眾臣品嚐,大家紛紛反饋說米粒香甜可口。公元1012年,宋真宗在江淮、兩浙地區推廣占城稻,這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推廣進口水稻的確切記載。
關於這段歷史,大家可以在暢銷書作家月潤江南老師的《大宋帝國三百年》中讀到更為精彩的故事。
張歷歷:說到這裡,內心不由得向袁隆平先生致敬!
當然,《憫農》中描寫的是粟,而非稻。粟也被稱為粟米,也就是小米。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南稻北麥”格局,當年可是“南稻北粟”,小米可是妥妥的C位,小麥只是個跑龍套的。
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明天再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