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感:禮的用處,和諧均衡最為寶貴,歷朝歷代的英明先王之道,都把禮用得恰到好處,小事大事都用禮來指導。遇到衝突行不通了,知道要和諧於是來調和,但是不用禮來約束,僅僅是知和而和,那也還是行不通的。

誠信之人必定仗義,他的承諾之言一定是可以兌現的,自尊自愛恭敬他人的人一定是懂禮守禮的,他一定不會受到恥辱,因為信和義、恭和禮都不能分離,不能失去他們之間親密的聯絡,這樣才能知道義是信的宗,禮是恭的宗。

今天算是真正的讀出來了新意,有子老先生這兩句話比較難以理解,先賢的解釋我總覺得比較迂迴,其實只要在缺少意思的中間加一點聯絡進去,用最通俗的理解來做註釋,我認為反而可能是《論語》裡面真正的意思。

11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公主墓出土三千多件陪葬品,其中一串琥珀項鍊,成為最珍貴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