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小學語文課裡面,我們認識了魯迅的玩伴“閏土”,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的晚年。
魯迅本名周樹人,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文章不但具有極高的文學造詣,還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比如他的《故鄉》便描繪了一個名為“閏土”的兒時玩伴,並透過他的少年與中年變化為我們闡述了舊社會階級體系下人們的麻木與悲哀。
誰能想到“閏土”其實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他的後代也與魯迅有著不解的淵源……少年“閏土”與魯迅魯迅家本來是封建時期計程車大夫家族,後來逐漸敗落、家僕不足,忙時只能請外面的工人做工,這其中就包括了閏土的父親。閏土的父親名叫章福慶,是一名竹匠,也算得上是魯迅家的“熟人”了。閏土的母親也與魯迅家頗有淵源,她曾在魯迅家做過保姆。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中提到過,在矮胖的長媽媽之前還有過一位“長媽媽”,她便是閏土的母親,也是魯迅弟弟周作人在日記中提到過的“章媽”。
閏土本名章閏水,從小便跟著父親幹一些捉魚、曬穀之類的力所能及的活。有一年的新年正趕上魯迅的祖母去世,魯迅家一下子忙亂了起來,年少的閏土便被委託看管祭祀用的物件。也正是因為這次“幫忙”,少年魯迅認識了這個憨厚老實的哥哥。當時閏土年齡還小,只比魯迅大兩三歲,兩個人很快便成為了好朋友,甚至還以哥弟相稱。與生活在城裡的少年魯迅不同,閏土從小便在住在海邊的沙地中,所接觸的動物、風景都是魯迅聞所未聞的,他便給魯迅講那些新奇的東西,二人結下了純真的友誼。這段友誼在魯迅心中難以磨滅,即便是很多年以後,魯迅對這段友誼仍抱有美好的印象。父親離世,少年閏土扛起重擔後來閏土的父親病逝,尚且年少的閏土只能強行負擔起一家人的生活。閏土的生活十分艱苦,曾經他和父親兩人拼盡全力工作才能讓一家人餬口,突然一下子便失去了家中的頂樑柱,閏土拼了命幹活也只能勉強讓家人不至於餓死。為了方便勞作,閏土剃光了頭,總是穿著土布做成的衣裳、帶著笠帽,尚且是小小的個子,卻只能整天不停歇地幹活。除了種地、編竹子以外,閏土依舊會在每年忙月時去魯迅家做工,但魯迅早已外出求學,二人很多年都沒有見過彼此。魯迅印象中那個在月光下守著瓜地刺猹的少年,最終還是沒能逃脫被舊社會荼毒、逐漸麻木絕望的命運,他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鮮活靈動的少年了。窮困潦倒,閏土因病去世成年後閏土成了家,先後生下了五個孩子。
隨著孩子們的成長。生活的負擔日漸加重,閏土只能更加拼命地打工。魯迅再見到他時,他已經身形佝僂,並沉默、麻木,不再是魯迅心中的“閏土哥”了。正如魯迅在文中所寫,“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障壁了”。後來魯迅家族敗落,家裡賣掉了祖宅,辭退了包括閏土在內的許多工人,失去工作的閏土便只能回家種地維生。閏土家裡只有幾畝貧瘠的沙地,每年收穫的農作物僅夠繳納租稅。但即便已經貧困至此,命運仍沒有停下對閏土的折磨。1934年大旱,閏土家顆粒無收,在逼債的找上門後,身無分文的閏土無奈之下賣掉了家裡的地,從一個一窮二白的農民變成了負債累累的窮人,只能靠租種土地和外出打工過活。不久後閏土生了病,因為無錢醫治,病情不斷惡化,最終在1936年——魯迅去世的同年病逝。重複命運,閏土的兒子早早離世閏土共育有五個子女,但除了魯迅在《故鄉》中提到的兒子“水生”外,其餘的幾個均現狀不詳,“水生”本名章啟生,是閏土的大兒子。章啟生和閏土一樣,年少時便因父親去世獨自挑起大梁。本來章家的生活狀況在章啟生和弟弟妹妹的努力下略有好轉,但又因水災導致一家人狀況悲悽。好不容易撐過了水災,不想幾年後當地再次發生了旱災,章家從此一蹶不振。不久章啟生患病,同樣因無錢醫治最終離世。章啟生留下了兩兒一女,他的妻子為了謀求生路,帶著三個孩子來到了上海,找了一份保姆的工作,勉強夠三個孩子餬口。幾年後女兒也生了重病,兩個兒子為了湊錢給女兒看病不得不去做童工,但最終女兒還是病逝了。結束窮困,閏土後代開始新生活章啟生活下來的兩個兒子之一便是章貴,與父親、祖父的內向老實不同,章貴從小便活潑開朗、心思活絡。1949年新中國成立,章貴一家結束了多年的窮困和動盪,開始了新的生活。當時章貴已經16歲了,但是由於早早做了童工,他沒有讀過書、也不識字,但他並沒有因生活的重擔喪失學習的動力。解放後他經常在工作閒暇之餘去成人學校,從掃盲開始一點一點學習文化知識。可能是出於祖輩與魯迅家的淵源,章貴來到了浙江紹興的魯迅紀念館工作。他深知與其他有文化的同事相比,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便拼命學習、想要提升自己。此時的章貴透過曾經成人學校的掃盲教育,已經有了一點文化基礎,便決定去夜校接受正規的教育。他在工作之餘全心全意學習,漸漸追上了同事的步伐,同事們也非常認可這個起點不高但格外努力的同事。閏土後代與魯迅之子結為好友有個人聽說了章貴祖先與魯迅的淵源,想約他見一面,章貴不假思索便接受了對方的邀請。見到對方時章貴才發現,對方竟然是魯迅與其妻許廣平的獨子——周海嬰。魯迅生前時常惦念閏土一家,周海嬰也從父親那裡得知過他與閏土的友誼,得知章貴是閏土的後人後便約他在魯迅紀念館相見。周海嬰本以為章貴只是個普通人。卻沒想到章貴的文化水平不低,而且熱情樸實,二人相談十分投機。魯迅和閏土的友誼曾因時代與階級疏遠,但他們的後代再續了這段友情。此後,周海嬰每次途經紹興都會與章貴相邀小聚,二人還經常以書信相通,漸漸成為了至交好友。華麗轉變,閏土後代安享晚年章貴十分熱愛文學,而魯迅無疑是一個時代文學的縮影。他開始仔細研究魯迅的作品,並調查了大量關於魯迅的資料。後來章貴先後發表了幾十篇關於魯迅的文章,併成為了魯迅研究學會的核心成員。1982年,章貴被任命為紹興魯迅紀念館副館長,十一年後,六十歲的章貴退休回家,開始安享晚年,結束了祖輩們世代晚景淒涼的命運。章貴的兒女也不再因窮苦而成為童工或早夭,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會計與老師。至此,閏土的後人們正式告別了祖輩的苦難,過上了幸福祥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