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斷創新,一門行業才能長久地存活下去,但是一味地追求創新而拋棄過去固有的靈魂也是不可取的,真正的創新應該是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總需要找一些能夠放鬆自己,拋卻煩惱的娛樂,相聲的說,學,逗,唱,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這樣輕鬆愉快的放鬆方式,使得不少年輕人也愛上了相聲。
但是隨著相聲事業的火熱,也有不少尚未達到水準的人想要進入這個門檻。在2018年《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曾經有一對相聲夫婦,李宏燁夫婦將相聲歸為一門簡單的藝術,而忽略了表演相聲的人多年苦練的基本功。
他們將相聲看作一門簡單的藝術,認為只需要透過簡單的公式,普通人也就能夠學會說相聲。
面對李宏燁夫婦這樣背離傳統相聲的做法,觀眾和導師郭德綱都一致抵制,而這兩人在被淘汰後也沒有反省自身的做法,還一度認為是導師害怕他們搶了飯碗,對導師放狠話威脅。
相聲的起源與發展相聲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說唱曲藝,以說學逗唱為形式。
一般都認為是在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形成,是一種以演說笑話或者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由宋代的“象聲”演變而來,到了晚清年代,相聲融入了現代特色與風格。
想要說好相聲,還要廣泛學習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還要求表演者能夠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寫出真正能夠令人捧腹發笑而又引人深思的文案。
但是在進入20世紀80年代,在小品的衝擊下,表演形式簡單的相聲不再受到廣泛的關注,然而新一代的演員仍然不斷湧現,各種內容和嶄新的相聲段子噴湧而出,直到九十年在相聲才開始式微,被日漸繁榮的小品取代,許多相聲演員也只不得不離開自己,從事多年的行業。
在相聲逐漸被邊緣化的21世紀,郭德綱的出現使得相聲的世界一下子變得喧鬧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相聲這個傳統節目,即使在眾多娛樂行業的夾擊下,相聲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郭德綱不僅僅是傳承了傳統相聲,而且他還有自己的創新,對傳統藝術進行了修改,使它更加貼切當代社會,可以說他給相聲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力。
當然郭德綱並不是孤軍奮戰,他培養了一批有才華的弟子,如今在這些弟子中,有些人的名字已經是如雷貫耳。
郭德綱始終認為,相聲只靠一個人是不可能發揚光大的,他需要眾多熱愛相聲的人一起努力,他的觀點非常正確,正是因為有更多優秀的人從事於相聲行業,這才使得相聲行業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
顛覆傳統的公式相聲參加《相聲有新人》的李宏燁夫婦,並沒有瞭解相聲真正的核心,不明白相聲的精華在哪,反而大言不慚地說出相聲就是簡單的藝術,甚至能透過公式去計算出什麼時候需要埋包袱,什麼時候需要抖包袱,甚至觀眾什麼時候發笑都能夠用公式去計算。
儘管他說的似乎非常有噱頭,能夠博人眼球,但是這就像是一場炒作,等到他真的上場後,他的表演卻並不如他說的那樣精彩,反而非常的乏味無趣。
李宏燁不僅在臺上口出狂言,在臺下也學不會謙虛為何物?曾經送給郭德綱三本自己編寫的相聲公式三書,還暗暗內涵郭德綱看不懂自己所寫的書。
李宏燁在這樣一個可敬的前輩面前目中無人,真正的小丑其實是他罷了。
李宏燁夫婦認為自己的相聲內容定能引起觀眾的捧腹大笑,而實際上還沒有他們介紹自己的公式相聲時觀眾笑的多,甚至在被淘汰時還對郭德綱放狠話,自己被淘汰並非是能力不足,而是因為郭德綱坐在了評委的位置,等到明天說不定坐在位置上面的就是他們了。
相聲遠非那麼簡單然而這還沒有結束,李宏燁在參加另一檔節目時,以郭德綱為人熟知的話來暗諷郭德綱。
雖然郭德綱為人大度,沒有和他計較,但是德雲社的粉絲衝進了李宏燁的社交平臺,指責他的言論不當。李宏燁最終在重重壓力下,不情願地向郭德綱道歉,事態才有所平息。
但是李宏燁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一套理論,甚至花費了不少錢開辦了一次相聲專場,就是為了向大家證明,自己的公式相聲也能受到觀眾的認可。
這一次殘酷的失敗讓李宏燁終於跳開交大博士的頭銜認真看待自己在相聲上的才能。
距離李宏燁參加《相聲有新人》已經過去幾年了,李宏燁夫婦也做過多次創新,想要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相聲,但是最終都是以失敗結束了。
結語李宏燁夫婦並沒有抓住相聲的精神,最簡單來說,相聲行業非常尊重前輩,但是他們恃才傲物,靠著自己交大博士的頭銜,多次對郭德綱這樣的前輩出言不遜。
一門傳統的技藝,遵守業內多年堅持的美德就是第一步,他們連第一步都沒有邁好,就想著扯開步子快跑,做到改革相聲形式,未免過於痴人說夢。
李宏燁夫婦的創新精神固然可貴,但是創新還意味著要傳承優秀的部分,如果相聲失去了它原本的核心,那麼相聲還真的是相聲嗎?
一萬個讀者心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目中的相聲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不能抓住相聲的核心而去隨便創新,最終也只會導致創造出來的產物四不像罷了。
實踐出真知,李宏燁夫婦的公式相聲的無人問津也告訴了他們正確的答案,如何創造出令人喜聞樂見的作品,並不是一拍腦袋就想出來的,還需要相聲演員多年苦練基本功,郭德綱雖然說過相聲簡單,就是需要一張嘴,但是這張嘴的背後藏著臺下十年功的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