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一、

失敗、走彎路對於人生來說不一定都是壞事,因為有了失敗的經歷,才有走向成功的機緣,失敗所帶來的痛苦恰恰也是讓一個人覺醒的機緣。

當一個人經歷了失敗之後,才有可能去反思自己,而且對於一件事情來說,實踐加上反思,才是找到成功路徑的唯一方法。

但凡事物極必反,失敗雖然能讓一個人增長經驗,但不能讓每件事情都依賴失敗來獲得發展,也就是說,失敗不是人生的必要過程,能夠從失敗之中找到教訓,用舉一反三的智慧推知以後的規律,這才是應該學習的道理。

只有這樣,曾經的失敗才有價值。

在一件事情失敗的過程中反思自身,並且總結經驗,當經驗堆砌累積之後,用舉一反三的方式為自己鋪平以後的道路,而不是讓自己在每一條路上都用失敗來作為鋪墊。

能夠從事情之中推知禍福,能夠在細微之處預知禍患,這才是一個人的智慧。

馮夢龍說過這樣一句話:聖無死地,賢無敗局,逢禍於渺,迎祥於獨;彼昏是違,伏機自觸。

意思就是說:聖人行事絕不會讓自己陷入絕境;賢者所為從不讓自己面對敗局。因為他們善於從細微的徵兆中預知禍福,防患於未然,得到圓滿的結果。

一個人需要具備舉一反三的智慧,從曾經失敗的經驗中找到規律,並且讓自身具備預知禍福的能力,在以後的路上才能夠防患於未然。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官渡之戰之後,袁熙、袁尚兩個兄弟投奔江東,手下還有幾千名騎兵。

剛開始遼東太守公孫康仗著自己遠離京師,不聽朝廷的管制,等曹操攻下烏丸之後,有人勸曹操去征討,順便捉住袁尚兄弟。

而曹操就說:“我正準備讓公孫康自己斬袁尚兄弟的腦袋來獻給我,我們就不必勞煩了。”

九月的時候,曹操帶兵從柳城回來,果然公孫康已經斬殺了袁尚兩兄弟,並且把首級送來了,很多人這個時候就問曹操:為什麼會發生這兩件事情?

曹操就說:“公孫康向來畏懼袁尚等人,我逼急了他們就會聯合起來抵抗我,一旦放鬆了,他們自己反而會互相爭鬥,這是必然的。”

任何事情背後都有一個規律和發展規則,這個發展規則的主要依據是人性的驅使,而發展規則的輔佐手段,則是根據環境所變化的“條件”,當一個人掌握了人性以及條件變化的規律之後,很多事情也都能瞭然於心。

二、

一個人從曾經的經驗之中找到事物發展的規律,來掌握以後事物發展的規則,這不是什麼玄乎其神的技巧,而是經歷多了,所自然掌握的經驗。

就像曹操曾經說的一句話:“吾欲之當爾,非聖也,但更事多耳。”

意思就是說:我預測到會是這樣,我不是什麼聖人,只是經歷的事情多了而已。

李世民曾經說過:“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說的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以人為鏡,可以拿他的行為得失來衡量自己的行為標準,用別人的處事經驗,來考察自己的行為的對與錯,這樣等於說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參照物,以便於衡量自己言行的正確性。

把別人的或者自己曾經的經驗教訓,當做有利的借鑑,從而趨利避害,讓自己少走一些彎路,可以儘快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一次李世民神情剛毅,風采英武地走上朝堂,朝中的人看到他,都驚得手足無措。

李世民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後來每次上朝都保持和顏悅色的狀態,目的是希望聽到大臣衷心的規諫之言。

李世民對大臣說:“人要想看見自己的樣子,就要藉助鏡子,君主要想知道自己的過失,就要善於對待忠正耿直的大臣,如果君王剛愎自用,只認為自己才是最正確的,也不聽勸告,這樣就會失去國家,君主亡了國,大臣豈能保全自己,就像虞世基逢迎侍奉隋煬帝,來保全自身富貴一樣,隋煬帝被殺之後,虞世基等人也被處死,各位要把這些事情當做前車之鑑,發現處事有問題的時候,也應當把心裡話都說出來。”

《墨子》說過一句話,叫: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兇。

意思就是:君子不以水為鏡,而以人為鏡。以水為鏡,可以看見自身容貌;而以人為鏡,則可以知曉人生吉凶禍福。

用曾經發生的事情當做一面鏡子,找到其中成敗的規律,可以預知未來事情的禍福,在細小的事情上謹小慎微,防患於未然,就能避開一定禍患,這便是智慧。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2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我們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