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相聲這種藝術形式,最早可追溯至清代道光或咸豐年間,至今已歷百年有餘。其中所謂的“傳統相聲”,一般是指那些在解放前產生並表演的相聲作品。經過幾代藝人的整理彙編,至今尚有五百至六百段左右傳世。

應該說,這些作品中大多數都充滿了糟粕或“三俗”的內容,難登大雅之堂。沒辦法,在那個“撂地”說相聲求生存的年代,你必須說這些東西,不然沒人來聽,作藝的就掙不到錢,養不了家。

但是,也有一些段子,屬於相聲寶庫中的精品之作,百聽不厭,歷久而彌新。聽這些段子,你能感受到漢語言的無窮魅力,感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相聲大師們的卓然風采。

個人一直收藏的幾段傳統相聲經典之作:

一、開粥廠(三節會)

這是所有傳統相聲中,表演難度最大的一個段子!三個節日中的三大段“貫口”活兒,對任何一個相聲演員的基本功都是極高的挑戰。

這段相聲經馬三立大師加工改編而成為經典,個人認為這也是馬老的“巔峰之作”,眾多版本中,馬三立、張慶森合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上世紀60年代的現場錄音版堪稱最佳。

二、八扇屏

這個段子在相聲江湖中似乎有很高的地位!屬於老一輩藝人們的必說必會曲目。它的“包袱兒”不多,但在表述諸如“莽撞人、渾人、苦人”的事蹟時,大段的貫口總能掀起高潮。

個人感覺,“二趙”版的八扇屏在諸多版本中當為翹楚,其中的“洗棗”橋段屬於獨創,每次聽都能讓人會心莞爾。而趙振鐸是文哏名家,趙世忠是捧哏大家,二人珠聯璧合,合說的其他傳統段子如《學四省》《大審案》也都是精品。

三、扒馬褂

侯寶林劉寶瑞馬季版《扒馬褂》

這個段子是群口傳統相聲的壓卷之作,經久不衰,熱鬧非凡。表演時間也比較長,德雲社版本的這一個段子就將近一個小時。

傳統曲目中的表演內容基本都有“飛烤鴨”的橋段,而“風颳井”和“茶碗燙死騾子”各不相同;一眾大師和名家都擅長這個曲目,網上最為推崇的版本是:馬三立、郭榮啟、趙佩茹版,以及劉寶瑞、郭啟儒、馬季版。

四、找堂會——馬季、劉寶瑞

應該說,馬季能成為大師,除了自身天賦外,還來自相聲大家們的提攜。當年的廣播說唱團中包括侯寶林、劉寶瑞、郭啟儒、郭全寶等大師級人物先後均為其捧哏,老一輩藝術家“扶上馬送一程”的精神令人讚歎。

這段“找堂會”,笑果極佳,至今未被超越。年青時的馬季,儼然已具備了大家的風範。

五、文章會和批三國——蘇馬版

典型的文哏“書史類”段子,非常難以駕馭,所謂的“文怕文章會”,它對錶演者要求極高,稍不到位就會冷場。

蘇文茂先生是文哏名家,文質彬彬,娓娓道來的颱風兒也適合演繹這類題材。蘇版的上述兩個段子都極為經典,也與其捧哏者馬志存有莫大的關係,二人也是標準的“黃金搭檔”。

唉,如今“蘇批三國”也已成為絕唱,堪發一嘆。

六、賣馬——侯寶林、劉寶瑞、高鳳山

這是一段珍貴的相聲錄音,是三位藝術前輩的通力合作。侯大師的“柳活”功夫,劉大師的定場詩,高先生的“高派”快板兒,在這個段子中均有體現。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不孝有三,是哪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