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孔子《中庸之道》開頭的部分還有“中用”的影子,說明孔子在傳承夏商周時代的聖人之學,後面的部分就成了孔子或後人的理解和發揮了,可惜的是孔子僅僅認識到“中”的“中位”意義,已經不知“中”的科技和實踐的意義,“孔聖人”哪怕是多傳承一點點“科技思想”和“實踐論”給中華後人,那就是當之無愧的真聖人了。

《老子》的“無中生有”是哲學,後人的“無中生有”是欺詐敵人的謀略,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後世無知文人將“無”和“無”混為一談,致中華哲學中最為重要的思想之源幾乎被湮滅了。“無、中、生、有”是四個具有獨立含義的字,而“中”最為重要的“實踐”和“科學”驗證意義,卻被後世文人誤解為“中位”的意思,導致漢後中華文化中的科技思想停滯了,缺乏了《實踐論》的指導,各種教條和本本盛行,帛書《老子》開篇講“德”,就在講人類認識的侷限性,讓我們中華後人不要搞教化人的“教條”和“本本”啊,一切的形式主義都源自於“教條和本本”。《老子》強調的“道紀”,就是講“中”的實踐和科學驗證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古今的“教化者”們,都是討厭和害怕“中用”的實踐驗證,這些牛逼的“大咖”們不用實幹和花精力驗證,“子曰子曰”照本宣科、口若懸河講講“洋”故事,就可以大量“吸粉”和流量,而形成利於自己的各種勢力,看看當今繁多的“科技假象”和“學術假象”,都是缺失“中”的實踐驗證的結果,這些古今“大咖”實際是寄居在中華文化體上的文化蛀蟲,只有用“中”的實踐驗證,徹底消除潛固在中華機體上2000年的汙垢,才能回覆中華文化的本來面貌。

今天的中國,是中華“中用”思想回歸的時代,任何鄙視科技之“器”者,任何鄙視生產和社會實踐的觀念,都必然成為時代的棄物。

一、“無中生有”的中華哲學觀

世界上一切生物都是從無到有,世界上一切新生事物都是從無到有,《老子》講的“無”是萬物生成的機制和原由,形態是“無狀之狀”。“道”是人對萬物“從無到有”生成規律的認識,是對萬物“從有到無”消亡規律的認識。這些認識要經過“中”的科學實驗和實踐驗證,具有可重複性,而得出合乎當代的合理認識(理)。這個“道”(理)不是恆一不變的,隨著人類科技和認識水平的提高,“道”有個升級迭代的過程,這就是老子講的“道紀”。“道紀”是“道”版本升級迭代的記錄,每次“道之動”(版本更新),都有一個反者(否定)證偽的過程,這就是《老子》所說“反者道之動”,即否定之否定。

給研讀《老子》的老粉一個貼士,讀懂《實踐論》,對解讀《老子》大有益處,就不會是“瞎子摸象”了。建議教育部門在高中和大學開講《實踐論》和《改造我們的學習》,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實踐中,深刻認識到教條和本本的危害性,才在延安寫了這兩篇最為重要的哲學文獻。毛澤東思想源自於中華文化“道南正脈”,請文人們別把那些空洞無物,害過人的洋教條和本本主義,再搬到我們年輕人的講臺上了啊。現在網路上侃侃而談《道德經》的“大師”們,其實也沒有幾個讀過《實踐論》。

“無中生有”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的偉大創造力,一切物質的新產品,一切精神的理論學說(IP產品);一切的企業,一切的商業模式;一切的社會治理體系。都是人類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創造出來的產品,都有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

二、《老子》的“無中生有”

《老子》說:“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個“道”可以涵蓋自然界的一切,所以道“曰大”,是自然的“大道”。

《老子》說:“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人對天地自然初始的認識是混沌的(唯恍唯惚),雖然恍惚不清,但中有象呵,可以用“中”來測量日影之象啊;中有物呵,可以用“中”測季風風向啊;中有精呵,可以用“中”測太陽陽氣大小啊,即太陽的能量(陽之精),在夏至日陽精最強,冬至日陽精最弱,其精甚真,而且每一年中都會重複準時出現在夏至和冬至日,其中有信呵,具有可重複性和準時性,即為“信”。

人對天地自然認識最早的“道”雖然“恍惚”(無態),但可以用測量工具來量化“道”,用科技的儀器“中”驗證這個“道”,今天的“鐘錶”和現代科技測量儀器,都是源自這個“中”。用“中”來驗證和測量“道”,這是人類科技思想之源。

三、“無中生有”的應用場景

現代的科學理論有很多,經濟學是總括,經濟學就是研究人類活動中創造的產品價值的學問。細分下去,基礎理論學是研究人類創造基礎知識理論(IP)價值的學問,工程學是研究人類創造物的產品價值的學問,管理學是研究人類創造企業和商業的產品價值的學問,政治學是研究人類創造的社會治理體系這個產品價值的學問。

所有這些學問都在生成不同的產品,包括有形物的產品,無形知識的內容產品,都需要“無中生有”哲學思想和科學方法論的指引。

應用場景一:基礎理論研究

科學理論的假設,為“無”;經過數理邏輯等科學方法的推演,或者科學實驗的驗證,為“中”,證明該假設有可複製性或重複性;則生成一個新的科學理論,即人類創造了一個新的IP產品,為“有”。基礎科學理論的研究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

《老子》所說的“可道或可名”的“道”,是現代的科學理論。這些“道”初始時雖然混沌不清(恍惚),但可以用“中”來驗證和檢測,再經過不斷的“證偽”(否定之否定),“道”有個迭代升級的過程,即“道紀”。從而發現事物規律的普遍性,即可複製性和重複性,這個具有普遍性的規律定義為“一”,“執一”就是尊重客觀事物的自然規律辦事。

應用場景二:產品工程

新產品的概念設計,為“無”;經過工程設計的模擬驗證,和工程開發過程的驗證,為“中”,證明可以大批次複製生產;則可以投入批次生產,生產出新產品,為“有”。新產品的設計和工程開發過程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

現代工程學中的“失效模式分析”FMEA,透過對事物失效的分析,找出造成其失效的因素,並提出相關的預防措施,這是今人對事物“從有到無”規律性認識的應用。我們認真研讀中華悠久的中醫理論,中醫是中華聖人建立的,是研究人體“從有到無”規律性的失效機制,和提前干預的“人體系統工程學”,眾多無知的“中醫黑”們聽懂了嗎?希望廣大中醫工作者,繼續弘揚“中華人體系統工程學”,這是中華先人留給中華後人和人類的最寶貴遺產之一。

《老子》以2500年前的“車子”、“陶器”和“房子”,作為當時的高新產品開發工程案例,解釋人類物質高新產品“無中生有”的哲學思想。

應用場景三:能量的應用

能量無形無狀,為“無”。植物接受太陽能經過光合作用,為“中”;則植物長成,為“有”。電燈將電能轉換為光能,為“中”,則有了光明,為“有”。汽車、飛機將化學能源轉化為機械能,為“中”,則人類有了“飛毛腿”和“強有力的翅膀”,為“有”,等等。都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

人類馴化植物,就是人利用自然能量(太陽能、風能)生產出人類生存繁衍所需要的食物,人類馴化動物,就是人對動物能量(牛耕、馬車)的利用,促成了華夏輝煌的農耕文明時代。

人類對化學能源、電能和核能的利用能力,促成了現代工業文明。

應用場景四:資訊的應用

聲、色和氣味是“無”狀的資訊,經過人類的聽、視和味覺器官“中”的感知,人類“有”了五音、五色和五味的認知。《老子》說“味無味”,就是用人的味覺器官感知“無”狀之狀的味道資訊,從而人有了酸甜苦辣鹹“五味”的認識。

《老子》說“五色使人目明(盲),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聰)。是以聖人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說,不管五色是讓人明還是盲,不管五味是讓人口爽還是口臭,不管五音讓人耳聰還是耳聾,僅僅是人在感覺和認識上的差異,無關緊要,不如為腹填飽肚子來的實在。“唯心”的感知不如“唯物”的實在,誇誇其談的文采,一堆“院士、專家”的帽子,不如干點實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實體是根本,虛象為“光彩”,光彩就像放炮仗,“吧”的一聲,閃亮一下就完了。網際網路經濟一定要服務於實體,金融一定要服務實體,玩空轉的“P2P”把戲只能是害人害己,故去彼取此,要“去虛避空,求真務實”。

讀者對比一下帛書《老子》和傳世本《道德經》中這部分內容,明(盲)和聾(聰)意義完全相反的字在混用,其實都對,因為叫什麼都無關緊要,只是人感知的“名”不同而已。老子真高人也,也許是在用另外一種表達方式,教導我們一代一代的中華後人,要“去虛避空,求真務實”啊。看看今天的文化科技界,多少文人們還在為這些人為的“名”在求證在爭執,都在浪費社會資源啊。“專家”們為一個“新冠”的取名就折騰了許久,網路上的“方方”們刷遍全球,僅僅是一個小“名”而已,其實都不如在一線抗疫的外賣小哥實在。

氣候是“無”狀的資訊,立杆測影,用“中”和圭表來測日影和風向,人類“有”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認識。

新產品的構思是“無”狀的資訊,用計算機CAD技術的“中”展現出來,開發者“有”了直觀的產品設計。

人類對資訊的利用也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今天人類已經進入資訊化時代,無形的資訊生成了視覺化(有形)的資料。數字化建設必然帶來一次新的大的歷史變革。

中華哲學“無中生有”的思想,將繼續指引中華後人前進,邁入一個又一個新的時代。

結 束 語

偶然在網路上看到某臺灣國學大師講《老子》“無中生有”的影片,“大師”已然不知“無”的本意,《老子》明確講“無,名萬物之始也”,“無”是人的感知系統無法感知的萬物生成的機制和原由,不是虛無的“無”,“無”和“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定義。“大師”已然不知“中”的本意,只知道“中”的“中位”概念,卻不知“中”最為重要的測量驗證的科技“證偽”,和理論需要實踐驗證的認識。“大師”振振有辭講了一個面目全非的“無中生有”,這些的錯誤解讀還在繼續誤導中華後人,把中華文化引向歧途。在網際網路快速傳播的時代,這些錯誤的認識經過網際網路這個超級放大器,其負面影響會更大,遺禍也會更大。

“無中生有”是中華文化偉大的哲學觀,源自於中華先祖“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的認識,是合於天地之道的認識;源自於中華先祖數千年農耕實踐和社會治理實踐的經驗總結,是中華祖先數千年積累下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老祖宗要我們“守中”啊,要我們堅守這個“中”啊,要回歸正脈啊,要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啊。

河南人的方言“中”、“中不中用”,還保留有這個中華遠久“中”的意義,由於歷史的原因,用文字記載的文獻確有失傳,所以在廟堂之上的學術界,已經失逸了文字“中”的本意很久了。這就是孔子所說“天子失學,學在四夷”的原因,文字雖失,語言卻在,“學術失學,學在民間”,傳承了數千年的地方方言可以作為文化考古的重要依據,地方方言也應該納入中華文化遺產的重要保護內容。

感激河南人還保有遠古中華之“中”的本意,感激楚地長沙還保有帛書《老子》的原意,讓我們中華後人還能找回“無中生有”這個偉大的哲學思想真正的原意。“老子騎牛,紫氣東來”,天佑中華!

2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情感”在藝術中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