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傳奇、讀故事,讀世間百態、盛衰興亡。
摘下月亮的男人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
說起月亮,那是古代文人騷客筆下的寵兒,妥妥的第一工具“球”。借月言志、借月抒情、借月思人,誰的筆下要是沒寫過月,似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混過文壇。大概是太愛月亮了,古人總想和月亮來點親密接觸,所以“嫦娥奔月”“猴子撈月”這種想到月亮上去,或者將月亮據為己有的故事也就層出不窮。
今天呢,要說的是一個把月亮摘下來揣兜裡的男人的故事。
唐朝太和年間,也就是唐文宗時代。說起這個唐文宗,在其即位之初也是勵精圖治,力圖重振李唐王朝雄風。但終歸不過是蚍蜉撼樹,螳臂當車,改變不了歷史的走向。“甘露之變”後,唐文宗抑鬱而終,唐王朝也走進了與歷史告別的快車道。
閒言少敘,說回正題。
在這個唐文宗太和年間,有個姓周的小夥兒,在現在江蘇洞庭山那建了個小破房,住在那了。別看這個小夥兒住得不咋樣,但是小夥兒心善啊。經常用自己的一技之長,也就是道術幫助吳楚周邊的百姓,幫他們脫貧致富。這是個好小夥兒,所以這周邊的百姓提起他那是一百一千個贊。
後來這個小夥兒打算去洛谷,途徑廣陵的時候住在了當地的一家佛寺裡。也正趕巧,這座佛寺裡還來了三、四個遊客。當時正值中秋佳節,夜色晴朗月圓如盤,大家就一邊賞月一邊吟詩作賦。
說起中秋,無論古今國人都喜好賞月,不過古代人比我們過得要更有文化,人家不僅賞月,還對月吟詩作賦。縱觀我們現代人,一般也就家裡看看中秋晚會,或者藉著小長假出去轉轉,實在是太沒有文化了。
賞月過程中,就有一個人突然提起了唐玄宗李隆基當年遊月宮這件事(見小知識1),然後感慨道:“我們這幫凡夫俗子啊,是沒啥機會去月宮見識見識了。”一聽這話,周姓小夥兒笑著說:“我當年學道的時候,和我老師學過一個法術,能上天摘月到懷袖中,你們信不信?”
這幾個客人有人覺得他在吹牛,有人倒是覺得他不一般,小夥兒就說:“我要是不給你們演示一下,我就真成了吹牛了。”然後他讓人空出一間房子,把四周遮住不留一絲縫隙,又命人拿來幾百雙筷子,叫僕人把筷子用繩子捆成梯子。周姓小夥兒告訴那幾個遊客:“我現在要登上這個筷子梯子把月亮給你們弄下來,你們聽到我招呼你們就可以過來看了。”然後他就關上了那間屋子的門。過了很久,那幾個遊客一邊在院裡散步,一邊等著小夥兒招呼他們。忽然,原本晴朗的夜空一下子黑了下來,他們抬頭一看卻沒見到一絲的雲。就在這時,周姓小夥兒喊道:“我回來了。”
遊客們一聽,急忙跑去把那間房子的門開啟。周姓小夥兒看著大家說:“月亮就在我的衣服中,你們來看看吧。”說罷,小夥兒將自己的衣服稍微掀開了一些,衣服下的月亮露出了少許。頓時,那是滿壁生輝,寒氣入骨啊。
周姓小夥兒這時說道:“我這不是在吹牛吧,你們可信了?”那幾個遊客此時是佩服萬分,對他拜了又拜,請他趕快把這月光收回去。
於是小夥兒把門又關上了。這個時候室外依舊是黑咕隆咚,伸手不見五指。但不過一會兒,月光又回來了,依舊是月亮當空照,一派美景。
這便是《太平廣記》中摘下月亮的男人的故事。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無論古今,即便是在科技發達的現代,人們也依然對月亮充滿著好奇。探月、登月、研究月,月亮始終在它工具“球”的路上一路狂奔,未曾停歇。
《太平廣記》原文卷第七十五 道術五
周生
唐太和中,有周生者,廬於洞庭山,時以道術濟吳楚,人多敬之。後將抵洛谷之間,途次廣陵,舍佛寺中,會有三四客皆來。時方中秋,其夕霽月澄瑩,且吟且望。有說開元時明皇帝遊月宮事,因相與嘆曰:“吾輩塵人,固不得至其所矣,奈何?”周生笑曰:“某常學於師,亦得焉,且能挈月至之懷袂,子信乎?”或患其妄,或喜其奇,生曰:“吾不為明,則妄矣。”因命虛一室,翳四垣,不使有纖隙。又命以箸數百,呼其僮,繩而架之。且告客曰:“我將梯此取月去,聞呼可來觀。”乃閉戶久之,數客步庭中,且伺焉。忽覺天地曛晦,仰而視之,即又無纖雲。俄聞生呼曰:“某至矣。”因開其室,生曰:“月在某衣中耳,請客觀焉。”因以舉之。其衣中出月寸許,忽一室盡明,寒逼肌骨。生曰:“子不信我,今信乎?”客再拜謝之,願收其光。因又閉戶,其外尚昏晦。食頃方如初。(出《宣室志》)
芝麻小知識玄宗遊月宮:李隆基八月十五賞月,酒過三巡後,夢遊至廣寒宮,聽到仙樂飄飄,夢醒後憑藉記憶寫出《霓裳羽衣曲》。但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說法,關於李隆基遊月宮的故事有幾個不同的版本,有佛有道,很有意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尋。《太平廣記》:宋代李昉等14人編纂的一部故事匯。主要以神怪故事為主。《太平廣記》是很多失傳的書籍存在過的證明,因為有些失傳的書籍,僅在《太平廣記》中能夠找到佚文。另有兄弟書《太平御覽》。《宣室志》:唐代張讀所編撰的傳奇小說集,共十卷,補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