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一個很古老的民族,可上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的上古傳說時代,苗祖蚩尤與炎帝、黃帝並稱為中華人文三始祖。經歷過幾次大遷徙,苗族散佈到世界各地,主要分佈於中國的湘、鄂、黔、渝、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越南、寮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據2010年人口普查,中國苗族總人口達9426007人,在全國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非常重要的成員之一。隨著時代的進步,苗族地區接受漢文明為主的現代文明越來越快,漢化程度越來越深,一方面加快了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對苗族自身文化也帶來了巨大沖擊,加強歷史文化認知,挖掘、保護、傳承、弘揚民族文化變得日益現實緊迫。而身處湘西花垣臘爾山苗區歷史上的“苗疆苗地”,成為筆者長期關注的焦點,將是當地未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可忽視的重要支點和熱土。
圖1.花垣臘爾山主山之“蚩尤足”“神龜石”景觀
“生苗”與“熟苗”之分
歷史上在對苗族的分類中,有按語言、生產生活方式、文明發展程度、政治方式四種分類法。其中第三種按文明發展程度,將苗族分為“生苗”和“熟苗”,該分類基於當時的大漢族主義立場,根據苗人所接受的漢文明狀況或苗民接受古代中央政府統治的程度和方式作判別,簡而言之,即根據苗人漢化的程度分為“生”與“熟”兩類。
圖2.花垣臘爾山主山“一石多景”景觀石
《明實錄·太宗永樂實錄》卷三十三載:永樂三年(1405)正月二十八日,“湖廣都指揮謝鳳等奏,招諭答意等五寨生苗皆向化。”同年的七月、九月也有地方官員撫治“生苗”的記載。古籍中關於“生苗”的最早記載為《元史》,《元史·世祖記》至元二十九年(1292)二月庚午就有“斡羅思招附桑州生貓,羅甸國、古州等峒酋長三十一所部民十二萬九千三百二十六戶詣闕貢獻”的記載。日本著名學者鳥居龍藏在1903年出版的《苗族調查報告》中認為,“生貓”即“生苗”。
“生苗”與“熟苗”有何異同?
明嘉靖時期田汝成《炎徼紀聞》載:“苗人,古之三苗之裔也。自長江、沅、辰以南,盡夜郎之境,往往有之,與民夷混雜,通曰南蠻。其種甚多,散處山間,聚而成村者曰寨。其人有名無姓,有族屬,無君長。”
清代陸次雲《峒谿纖志》載:“近為熟苗,遠為生苗。熟苗勞同牛馬,不勝徭役之苦。”
方亨鹹《苗俗紀聞》雲:“自沅州以西即多苗民,至滇、黔更繁,種類甚夥……但有生熟之異。生者匿深箐不敢出,無從見;熟者服力役納田租,與漢人等,往往見之。”
龔柴《苗民考》載:“其已歸王化者,謂之熟苗,與內地漢人大同小異;生苗則僻處山洞,據險為寨,言語不通,風俗迥異。”
民國年間編纂的《貴州通志·土民志》載:“苗有土司者為熟苗,無管者為生苗。”
史籍中關於“生苗”與“熟苗”的解釋很多,苗人的生熟之分主要看是否“歸王化”,即接受中央專制王朝的統治,入版籍服徭役者,哪怕是間接統治(如土司統治下),也是熟苗;處於自主自理狀態,與中央專制王朝無涉,或與漢區沒有交流的則為生苗。這就秉承了我國幾千年的傳統,以“文化”來劃分人類群體的延續。
“苗疆”在哪裡
“苗疆”這個詞多見於明清兩代,既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從歷史地理的角度看,“苗疆”指的是“生苗”與“熟苗”的分界,習慣上更多的是把“生苗”聚集分佈所處區域稱為“苗疆”,如苗疆花垣、苗疆鳳凰、苗疆松桃等。
“苗疆”在哪裡?
據《湘西苗族調查報告》(凌純聲 芮逸夫)載:“位置----苗疆的範圍,根據嘉慶二十五年(1820)嚴如煜苗防備覽的苗疆全圖,以沅江以西,西江以南,辰江以北,及湘、黔交界以東範圍以內為苗疆區域。其地北、東、南三面環水,西面以高山為遮蔽,自成為一自然區。”
顯然,這是狹義上的“苗疆”,主要集中在湘黔交界的臘爾山區為中心的區域,可以叫做“老(苗)疆”。廣義上的“苗疆”,應該包括“老疆”和“新疆”。
“苗疆”的歷史與開闢苗疆有關。
今湖南、重慶、貴州三省市交界的武陵五溪地區,是唐宋以後逐步形成的一塊較大相對穩定的苗族聚居區。該區苗人因服飾愛用紅色“斑絲”飾邊,被稱為“紅苗”,活動區域以臘爾山為中心,故又稱為“臘爾山苗”、“上六里(花垣)苗”、“銅仁苗”,湖南湘西境內的又被稱為“楚苗”。清朝初年辰州知府劉應中在《平苗記》中說:“楚、黔、蜀萬山之交,皆苗也。種類不一,曰紅苗,以其衣帶尚紅也。曰生苗,以其強悍不通聲教,且別於熟苗也。”
元代以前,臘爾山區處於羈縻州時期,乃“化外之地”,是典型的生苗區。元代開始在該區實行土司管理,相當於中央政府間接管理,當時曾先後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保靖土司,實際上對這一生苗區的土司管理有名無實,該地處於較為粗放落後的自主自理狀態。
明洪武初年在今花垣縣的吉衛設崇山衛,明洪武三十年(1397)又設鎮溪千戶所,管理花垣臘爾山區。明萬曆年間,臘爾山苗常襲擾進攻湘西周邊府縣,明朝專制中央政府採納了辰沅兵備參政蔡復一的建議,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修築了一條由西南五寨司地經筸子坪、鎮溪所,東北至保靖司境,長約三百八十餘里的“苗疆邊牆”,以防“生苗”襲擾。至清代時,人們習慣上以邊牆為界,劃分為“生苗”和“熟苗”。
清代嚴如熤《苗防備覽·風俗考上》雲:“靠苗疆邊牆舊址,自亭子關(五寨司地,今鳳凰縣西)起,東北繞浪中江至盛華哨,過長坪轉北......繞乾州城鎮溪所,又西北至良章營、喜鵲營(保靖司地,今保靖縣東南)止。邊牆以外者為生苗,邊牆內間有與民村相錯居住,或佃耕民地,供賦當差與內地人民無異,則熟苗也。”(見圖2)
明洪武初年臘爾山區苗民派代表到南京要求“改土歸流”,明太祖朱元璋同意在永綏(花垣)設崇山衛,從此“開闢苗疆”,漢文明開始下沉到“苗疆”。隨著對貴州東部“新疆六廳”(清江廳、古州廳、臺拱廳、都江廳、丹江廳、八寨廳)的開發,“苗疆”範圍不斷擴大,後來延展到黔西一帶,這些區域以“改土歸流”為標誌從此納入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梳理文獻,結合筆者近年多次環貴州千里單騎,對與其交界區周邊和內部多區域的苗族歷史文化調研,筆者認為“苗疆”是指以湖南湘西臘爾山為中心的紅苗聚居區和貴州黔東南以雷公山、月亮山為中心的黑苗聚居區及黔西以畢節為中心的花苗聚居區。鑑於湘西苗疆歷史開發最早,其他貴州二地“開闢苗疆”均在清代中葉以後,“苗疆邊牆”是封建中央專制政府在南方修建的唯一最大規模的軍事“邊牆”,是古代"治苗"的歷史見證,而軍事為主的防範重點是湘黔交界處的“臘爾山苗”,因此提到“苗疆”,言必臘爾山。
大小臘爾山之辨
臘爾山舊稱臘耳山,提起臘爾山,很多人會想起湖南湘西鳳凰縣的臘爾山鎮,往往誤以為臘爾山全在鳳凰境內,實則謬也。臘爾山究竟在哪裡,值得考究。
《永綏廳志·卷四》“山川”二九載:“臘耳山或以為古磨匿山,在長豐縣東五十里(一統志元和志)。今輿圖考之,自貴州之平越、鎮遠、銅仁、思州入本廳西南境。其山脈所經在麻陽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分支,沿錦江而東(江水發源自貴州銅仁府)入縣境(明史地理志)為羅甕山、蟠龍山、天擎山。又循北而上,在鳳凰廳西六十里(辰州府志)分支,迤而南為白楊山、駝子嶺、馬鞍山,向北為大小天星寨,為三道箐山而與本廳接界。其正支入本廳境者,向南則為黃瓜寨、獅子山、雅酉、大龍洞、望高嶺、高巖而入乾州界分支,東北則為滾牛坡、葫蘆坪、三臺山、小排吾諸山,北支則由蓮花山、老鳳山、芭茅衝、楊家寨東迤而為磨腦、八排、騎馬坡諸山。其一支則由正大營、盤石營、螺螄董、杆子堡、石花堡蜿蜒而入松桃廳境。其在本廳西南之主山,高約十里,長百餘里,闊十餘里,此山支脈皆土人寨落所依,故史稱臘耳山苗雲。此採廩生劉民安所說,與山脈之辨頗有異同,然此耑就臘耳山言此山為廳最大之山,且著稱最久,故不厭求詳雲。”
圖6.花垣大臘爾山主山“一石多景”景觀石
《湘西苗族調查報告》載:主要山脈名臘耳山。苗防備覽險要考雲:“大臘耳山,城(鳳凰)西七十里,高十餘里,山勢甚大,跨楚黔兩省。東之雅有(酉)、夯尚,南之慄林(兩林)、有泥,西之亢金、嗅腦,北之葫蘆、筸子坳,俱系此山支脈,綿亙百餘里,其上苗寨甚多。故往史稱湖、貴苗生釁者必臘耳山。”臘耳山由貴州正大營迤邐而來,至苗疆中部山脈因斷層而構成臺地的地形,臺地之上,苗寨星羅棋佈,苗人憑險以守,向為生苗巢穴。
圖7.大、小臘爾山位置參考民國時期“永綏縣地圖”截圖標註
上述所言大臘爾山,其主山在花垣縣雅酉鎮境內,從“苗疆全圖”看,位於雅酉寨與黃瓜寨之間(見圖4),主峰或為狗腦寨與老人山之間的一座山,海拔高度約1200餘米。而小臘爾山在花垣縣雅酉鎮的排達扣村、夯尚村和吉衛鎮的葫蘆坪村及松桃縣盤石鎮的螺螄董村之間,依照描述,結合該範圍內地形圖看,小臘爾山的主山具體在朝崗村、螺螄董村、葫蘆村之間,與北面的蓮花山隔蓮花山水庫相對,其山頂海拔高度約在1200米以上(見圖6、圖7)。可見,大、小臘爾山既是花垣縣境內最大山,也是花垣縣境內最高山。
圖8.小臘爾山具體位置圖
“苗巢”臘爾山
臘爾山地處苗疆腹地,花垣縣舊時“永綏”,為“上六里”“不通聲教”之地,即“化外之地”,境內雅酉臘爾山更是“生苗”聚居區,有“苗巢”之稱。
《嚴如熤集·苗防備覽卷二》雲:“按,永綏、乾州本上下十里苗地,乾州為下四里,明洪武中已編戶當差,上六里則從來不通聲教。明初雖設崇山衛,旋復中廢,故常以野人相擯。自雍正八年,開闢六里建立廳治,始入我輿圖,其地視鳳凰微狹,而較乾州微廣。且處萬山脊背,高寒幽險,查黃瓜雅酉之類,在臘爾山麓......”
《嚴如熤集·苗防備覽卷四》“永綏廳”雲:“雅酉,城南三十里,逼近大臘爾山,箐木插天,道路蟠曲,極為曲折,生苗出入期間,與鳳凰松桃兩廳接界,南境第一要區,俗稱雅有(酉)寨。設小汛,今撤。(民要苗險)”“黃瓜寨,西南六十里。在臘爾山之南,寨當山阿狀類瓜形,四面連山疊嶂,密箐蔭翳,接連老虎巖榔木坨各險,兇苗石三保滋事之始憑以為固。(苗險)”“大小臘爾山,兩山相連,城西南四十里。”“鳳凰廳”雲:“大臘爾山,城西七十里。高十餘里,山勢甚大,跨楚黔兩省,東之雅有夯尚,南之慄林有泥,溪之亢金嗅腦,北之葫蘆筸子坳。俱系此山支脈,綿亙百餘里,其上苗寨甚多,故往史稱湖貴苗生恤必臘爾山,其間極險者,在關上下十餘里,詳見道路門。”
《嚴如熤集·樂園文鈔卷五》“平苗條議”就“生苗腹地”雲:“賊巢之宜急攻也......天門猴兒峙其東北,老鳳芭茅,據其西北,大小臘爾,橫其西南,四面連山疊嶂,固極險阻。”嚴如熤又在“平苗善後事宜議”雲:“防芭茅以扼松永。查松永交界之芭茅坪,西為黔境,東連楚地,稽查稍疏,易至勾結滋事。由芭茅而西十里為嗅腦汛,至松桃城三十里有盤陀大營,足資彈壓,而由永綏至此三十里,中惟於近永十里之葫蘆坪,汛駐把總一員,兵五十名,當此兩廳適中之地,兵防深似單微,且其地勢雖稍平敞,而左右夾以高山峻嶺,苗寨錯列其旁,如黃瓜夾朵,歷來滋事,各兇寨去此不遠,可否將盤陀大營移屯此間,如以盤陀亦系重地未便改移,似宜於此添設大弁加撥各營兵一百五十名,設立土堡就近防察,庶兩省殘苗不敢再勾結為非。”
以花垣臘爾山為中心的這片生苗區,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苗民起義,單就明清時期的苗民與官府的重要衝突看發生多起。據光緒《湖南通志》卷八十三《苗防三》載,嘉靖十八年、十九年(1539、1539),亞有(雅酉)寨苗頭龍求兒糾銅平苗,劫油篷、平頭等寨。亞有(雅酉)苗龍柳比出劫,苗官龍騰宵被傷,苗遂屯聚蠟耳山(臘爾山)。據乾隆《貴州通志》卷二十三《師旅考》、《明史·貴州土司傳》、光緒《湖南通志》卷八十三《苗防三》載,嘉靖二十一至二十三年(1542-1544),亞有(雅酉)寨苗頭龍求兒稱苗王,與龍母叟、龍子賢聯姻,南結貴州土瑤,西誘四川諸蠻,連延三省數反,官兵不能制。嘉靖二十五至二十七年(1546-1548),臘爾山苗龍許保及其黨吳黑苗復叛,湖貴苗連歲作亂,命總督張嶽為都御史移駐辰州討龍許保、吳黑苗。嘉靖三十年(1551),龍許保、吳黑苗等竄入鎮筸,糾黨寇思州府。該地區歷史上最著名的苗疆農民起義,是以臘爾山雅酉黃瓜寨苗寨長石三保和周邊石柳鄧、吳八月為首的乾嘉苗民起義,規模最大,影響深遠。
清代魏源在《聖武記·下》中曾說:“乾隆五十二年(1787),永綏廳(應為鳳凰廳)勾補寨苗訟竊牛於官,而病及闔寨,遂激石滿宜之亂。雖旋撲滅,而苗禍已胚。”貴州松桃廳與湖南永綏、鳳凰二廳毗鄰,這一帶苗民雖屬於不同的行政區域,但民間卻認同一體,彼此姻婭相通,戚屬相連,常互相串聯走動,互通聲息。石滿宜等人之死引發苗民的憤懣和躁動。乾隆五十九年(1794)冬,永綏廳雅酉黃瓜寨石三保與松桃廳大塘汛大營寨石柳鄧、乾州廳平隴吳八月、鳳凰廳油麻寨吳天半(吳半生)等人聚會,歃血盟誓。次年正月初四,石三保邀集在黃瓜寨開會,決定二月初六正式起事,後因事發提前起事,乾嘉苗民起義在四廳全面爆發。嘉慶二年(1797)初,歷時兩年的大起義被平息。
乾嘉苗民起義,曾被乾隆皇帝自詡為“十全武功”之一,福康安與和琳“功屆垂成而二臣因勤勞軍務先後病逝”,足見其慘烈之至,由於戰略、政略以及天時地利方面的欠缺,實際上損耗極大而收效甚微,是一場“慘勝”。這場災難完全可以避免,只是因為雙方對形勢的誤判和巨大的文化差異,導致戰爭慘劇。該歷史事件由擅長建築風景及人物肖像的宮廷畫家馮寧繪製,內務府造辦處鐫刻銅版印製,每幅圖上端皆有乾隆皇帝為每一次戰役所題的御製詩文,被稱為《平定苗疆得勝圖》,亦稱《湖南戰役圖》,就是以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平定四川、貴州苗民起義這一歷史事件中的幾次重大戰役為題材創作而成。整部作品共十六幅,十六幅圖依次為:興師圖、剿捕秀山苗匪、攻克木山、攻解松桃之圍、大剿土空寨苗匪解永綏城圍、攻克蘭草坪滾牛坡、攻克黃瓜寨剿賊、攻克蘇麻寨、攻得茶它柳夯等處賊巢、攻克高多寨生擒逆首吳半生、攻克廖家衝生擒首逆石三保、收復幹州、攻克強虎哨、攻克平隴賊巢、捷來圖、攻克石隆苗寨。全套作品完成於嘉慶三年(公元1797年),作者採用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皴法刻畫紋理和峭立的山勢,並以細膩的刻畫手法及嫻熟的線條運用很好地勾勒出物象的立體效果和質感,展現出壯美景色和戰爭場面的氣勢恢宏,人物造型受中國傳統木版畫的影響,呈頭大身小的特點,古樸稚拙,是西洋版畫和中國傳統繪畫技巧的完美結合,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收藏價值。(見圖9、圖10、圖11)
乾嘉苗民起義被平息後,清朝在苗疆修復“邊牆”150餘千米,實施“屯田養勇,設卡防苗”的政策,也完成了“以苗制苗”的苗民內部治理方式,漢文明與苗族原生文明不斷融合,苗疆社會經濟不斷髮展。
圖12.花垣臘爾山主山“一石多景”景觀石
以上個人研究成文倉促,難免掛一漏萬,旨在拋磚引玉,關注苗疆,攪熱一方苗土,共謀發展。
如今,隨著中華文明的不斷繁衍強大,民族團結進步穩步推進。地處武陵蚩尤大峽谷生態文化旅遊圈南段的湘西花垣臘爾山“苗巢”,正以其厚重的民族歷史文化和神奇的自然風光,在精準扶貧全面勝利之際,藉鄉村振興之東風,有望因地制宜、文旅農融合、加快發展,變臘爾山苗疆為“金山銀山”,共同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
監製/角角
責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稽核/尚欣 黃沙沙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