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面紗》是20世紀英國“最會講故事的作家”毛姆的作品,他的小說常在譏諷中潛藏對人性的憐憫與同情。在這個“兇殘”的故事裡,男主瓦爾特的死最令我觸動:別人都有重獲新生的機會,唯獨他,被愛圍困無法自拔,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所以,瓦爾特註定是個痴情且悲情的人物。他深愛自己的妻子,但卻不能寬恕她的背叛,也不能原諒愛上這樣一個“二流貨色”的自己。終其一生,他都在跟自我對抗,不能勇敢地去揭開生活的面紗,放過自己,獲得新生與自由。這實在令人惋惜。

重讀《面紗》,我領悟到了毛姆對我們的規勸:人生的意義絕不只是男歡女愛,生命充滿未知,生活也不會十全十美,不能學會與自己和解的人生,就是一場災難。

1、我愛你,哪怕你只是個“二流貨色”

瓦爾特是一個矛盾綜合體,他聰明睿智,寡言內斂,對妻子的愛高傲而又卑微。

女主凱蒂是一個生性活潑、愛慕虛榮的人,母親將其養育成淑女的樣子,待價而沽。只可惜她挑花了眼,為了不落後於妹妹,一氣之下嫁給了並不愛的瓦爾特。瓦爾特對此心知肚明,但他依然愛她,願意娶她。

婚後,瓦爾特撞見妻子跟人偷情,他並沒有當場拆穿,而是“很不男人”地選擇了迴避,他說自己“不屑於大打出手”,高傲之心顯而易見。

書中有一段經典的獨白,發生在瓦爾特撞破妻子的婚外情,二人攤牌之時。

“我對你不抱幻想。”他說,“我知道你愚笨輕浮,頭腦簡單,但我還是愛你。我清楚你的追求和理想庸俗不堪,可我愛你。我知道你就是個二流貨色,但我愛你。

……我把自己隱藏起來,在你面前展示出我無知粗俗、愛嚼舌根、傻里傻氣。我知道,你看到聰明人有多麼恐慌。為了讓你看到我跟你交往的其他男人一樣,是個大傻瓜,我竭盡全力、煞費苦心。

我知道你只是為了權宜之計才嫁給了我。我深深愛著你,我不在乎這些。……我從沒期望你會愛上我……能愛著你,我就感激不盡了。

……看到你眼神裡有一絲愉悅的愛意,我就高興極了……我時刻提防,看你有沒有厭煩我的痴情,不放過一點兒蛛絲馬跡。

大多數丈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在我這兒,我視作恩賜。”

瓦爾特的表白讓人聽起來傷心欲絕,他把自己的感情壓低到塵埃裡,卻依然換不來妻子的愛戀。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夢醒時發現無路可走。

面對妻子的背叛,瓦爾特感覺“靈魂被撕裂了”,“當現實把虛幻擊碎,他錯以為現實被擊碎了。”他不能接受妻子一直都是敗絮其中,他陷入沉痛的糾結之中,他無法原諒妻子,也無法原諒自己,他瞧不起那個依然對妻子戀戀不捨的自己。

2、“死的卻是狗”,為愛救贖卻走向自我毀滅

“死的卻是狗”,是瓦爾特臨終前最後一句話。這句話出自《輓歌:哀悼一隻瘋狗之死》,說的是,好人收養了一條狗,一直和諧相處,一天,狗發瘋咬傷了人,人們以為人會死,結果人痊癒了,狗卻死了。

有時,愛也是種傷害:殘忍的人,選擇傷害別人,善良的人,選擇傷害自己。

瓦爾特難以接受妻子出軌的事實,他隱忍不發,但卻升起了報復之心。他略施一計便讓妻子看清了情人的醜陋嘴臉,然後,他決定帶著妻子去到瘟疫肆虐的城市湄潭府,想要與之同歸於盡,這是他對妻子的痛恨與懲罰,也是對自己良心的交待。

在湄潭府,瓦爾特是“神”一樣的存在,助理專員沃丁頓這樣評價瓦爾特:“他有智慧的頭腦,也有高尚的人格”,“若有人能夠單槍匹馬結束這場可怕的瘟疫,此人非他莫屬。他給病人看病,清潔城市,設法淨化飲用水。他不介意自己去的地方、做的事會不會有危險。他每天得冒二十次可能丟掉生命的危險。他讓餘團長對他言聽計從,把士兵交給他指揮。他甚至給當地治安官鼓了點勁,那老頭現在確實想做點事了。修道院的修女們非常信賴他,認為他是英雄。”

瓦爾特就像一個在危險中負重逆行的勇士,用一己之力照亮黑暗。但這樣的一個“救世主”卻從來不正眼看他的妻子,說話時的語氣就像陌生人。不知道他是對妻子非常厭惡,還是“懷著深沉至極的愛”,沃丁頓曾懷疑他們夫妻二人是“為了自殺才來這裡”。

如果不是因為懷孕,夫妻二人是有可能和好的,最起碼不會更糟糕。因為凱蒂在慢慢地成長變好,而瓦爾特也在試圖改變對妻子的成見,並寬恕她的過錯。眼見他們對彼此已經不再那麼冷酷無情、針鋒相對。

而一切美好,在瓦爾特得知妻子懷孕的那一刻,再次崩塌。因為連妻子也不知道,這孩子究竟是丈夫的,還是那個情人的!

之後沒幾天,瓦爾特就感染霍亂,死去了。

韋丁頓對凱蒂說:“目前我所知道的就是,你的丈夫是在做實驗的時候被感染的”,“從軍醫的話裡,我還是不太能確定,他究竟是不小心感染上的,還是他實際上就是在拿自己做實驗。”

莎士比亞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只有悲劇的東西才能永恆。

毛姆真是一個“兇殘”的作家,他冷靜殘酷,把僅存的一點美好撕得粉碎,還重重地扔在髒兮兮的地板上再踩上兩腳,而你卻不得不承認那才是生活。

湄潭府之行,歷經生死,妻子也看到了瓦爾特的聰明和偉大,但直到死亡,她也終究沒能愛上他。她的心裡有的是負疚,要的是原諒,因為“如果他原諒了她,也就原諒了他自己。”

博愛勇敢、謙和善良,無私奉獻的瓦爾特,深受當地人民的尊重和愛護,他救了很多人,卻沒能成功自救。或許,他並不是死於那場瘟疫,而是死於妻子背叛所帶來的絕望,他本想寬恕並救贖凱蒂,將她從以往的迷亂生活中拉出,但他卻為愛所困,一直在跟自己較勁,跟妻子較勁,以致遍體鱗傷生不如死,最終徹底放棄了自己。

3、學會與自己和解,餘生才能好好過

在張德芬的《重遇未知的自己》裡,有這樣一句話:“負面情緒就像黑暗無法驅趕,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進光來。”

何炅也說:事不壓人,但情緒會壓垮人,所以不要被情緒綁架,要學會跟自己和解。

人這一輩子,面對的最大難題是:拿不起,放不下,忘不掉。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這人生三苦,困住了多少痴男怨女。

誰的人生一帆風順,不遭遇痛苦?但真正的痛苦其實是因為,我們不懂得與自我和解。

魯迅說:真正的強者不是因為某件事而壯烈的死去,而是因為某件事而卑微的活著。

如果沃特爾能夠學會跟自己和解,放過自己,放過妻子,然後餘生好好過,換一種活法,那生活就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前路依然會有美好。

但聰明且深諳人性、高雅又滿腹痴情的瓦爾特,性格上卻是固執甚至偏執的,這個沉默寡言、天生敏感的男人習慣把一切堆埋在心裡,隱忍剋制,他把自己困在一場婚外情裡無法走出,恨意得不到排解,最後只能以死來作為終結。

而虛榮膚淺、背叛婚姻的凱蒂卻因為深刻的悔悟與自省能力而逐漸覺醒,並翻開了人生的新篇章。

這樣的結局讓人感嘆:不能學會跟自己和解的人生,對個人而言就是一場災難!

寫在最後

《面紗》是一本關於背叛和救贖的愛情小說,作者毛姆以一種血色浪漫的方式告訴我們:人生不會十全十美,人性也存在許多灰色地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歷經磨難之後大徹大悟、痛改前非。

我們要學會正視自己或者他人的罪惡與美好,不誇大,不縮放,不畏懼,也不刻意。愛恨交織時,要敢於剝去面紗,將眼界放寬,跟自己和解,因為人活著不止為了自己。

放過自己,真誠悔悟,重新啟程,生活可以有另一番風景,“一切如舊,卻也宛若新生。”

7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金陵十二釵也有結局富貴的,曹雪芹用一種花代表,五人得了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