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寺在哪裡?很多人沒聽說過。
但是說起龍門石窟,那您肯定不會陌生。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大、藝術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大盧舍那像龕”就屬於奉先寺。
從小在洛陽長大的杜甫,年輕時也喜愛旅遊,這麼壯觀的景點當然不會錯過。公元735年,24歲的杜甫參加完進士考試,便去遊覽了龍門奉先寺。
但是,杜甫的感受卻與一般人不同,他在這裡住了一晚,結果心生警悟,寫了一首非常含蓄的詩,詩題為《游龍門奉先寺》。
這首詩有兩個問題難倒了很多人:詩人為什麼會突然心生警悟?詩中的景物到底隱藏了什麼感情?
我們來讀一讀。
已從招提遊,更宿招提境。
陰壑生虛籟,月林散清影。
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大盧舍那像龕
一、夜晚讓詩人印象更深
1、已從招提遊,更宿招提境。招提,梵語,在這裡就是指寺僧。
這兩句的字面意思是:白天我已經跟從寺僧的引導遊玩了一遍,晚上我又住在了這裡。
這兩句,看起來好像只是介紹了遊玩的背景。
其實大有內涵。
先看“更”字。更,是個遞進詞,這說明夜晚的景色比白天更讓詩人印象深刻。
再看“宿”字,這說明詩人晚上並不是在遊玩,而是在睡覺。奇怪了,去旅遊景點不是為了遊玩麼,為什麼要寫睡覺的感受呢?
再看“境”字,境,不僅是指環境,更是指“境界”,“招提境”意思是指一種佛境。
從上面三個字我們就能知道,詩人晚上在奉先寺睡覺的時候感受到了佛境,這讓他印象深刻。這是一個總起句,已經吸引了讀者的興趣,後面應該接著寫詩人在晚上的所見所聞所感。
詩人在晚上究竟看到、聽到並且感受到了什麼,為什麼會讓他印象深刻?我們繼續讀三、四句。
月影
二、所聽所見讓詩人緊張
2、陰壑生虛籟,月林散清影。壑,溝壑峽谷,這裡指山谷。
虛籟,就是指“風”。
月林,就是月光照過的樹林。
清影,清淨明亮的光影。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是說:陰暗的山谷中傳來了陣陣風聲,月光透過樹林灑在地上清淨明亮的光影也被風吹散了。
這兩句描寫了詩人在夜晚的所聽、所見。
乍一看,好像沒什麼特別的,夜晚起了風,把月光下的樹影吹散了,這種景象人人都見過。
但關鍵是在“陰壑”兩個字。
是的,每個人在夜晚都見過風,但是你在家睡覺,能聽到風是從陰暗的山谷中傳來的麼?這個“陰”字給人一種陰暗、陰森的感覺,所以詩人聽到風聲之後,心裡是很緊張的。
如果說風聲只是在山壑中,他還可以安慰下自己:不怕不怕,離得還很遠呢。
更要命的是,這陣風轉瞬就來到了詩人眼前,眼前清淨明亮的光影立刻就被風吹散了。
您看,詩人聽到風聲本來就很緊張,現在風突然來到了眼前,還把本來清朗的光影吹散了,詩人的心裡肯定更加緊張。
這兩句從聽覺和視覺上,讓詩人產生了緊張感,那麼詩人還感受到了什麼呢?我們繼續讀五、六句。
星辰
三、心裡和身體都很難受
3、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天闕,兩峰對峙的地方。
象緯,天上的星辰。
雲臥,就是臥雲,睡在雲上。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抬頭看兩峰對峙的地方,天上的星辰彷彿要朝我逼下來一般;睡在雲山上,雲氣讓我感到寒冷。
這兩句是從心裡和身體上進行的描寫。
先看“天闕象緯逼”,這一句雖然描寫的是視覺,但是“逼”字給人一種無形的壓力,天空中的星辰彷彿要壓下來一樣,這就轉換成了詩人心理的感受。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感受?
天都快要壓下來了,你說這是什麼感受?簡單點說,就是心裡很有壓力,很難受。
再看“雲臥衣裳冷”,因為山寺很高,詩人彷彿睡在雲中一般,雲氣侵透了衣服,讓自己感到寒冷。可見詩人身體上也很難受。
讀到這裡,您有沒有發現問題?詩人晚上在寺中,是準備好好休息的,可結果呢?所聽所見,讓詩人很緊張,而且他的心裡和身體上都很難受,這還怎麼睡覺?
如果換作是你,你能睡得安穩麼?
還真有人能睡得安穩。我們繼續讀後兩句。
寺鐘
四、為啥只有我睡不著?
4、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早上剛準備入睡的時候,卻聽到了寺裡的鐘聲,令人產生了深刻的警悟。
為什麼鐘聲響起,詩人就產生了深刻的警悟?
原因很簡單,因為寺廟的鐘聲正常響起,那就說明寺裡其他人的生活作息時間是非常規律的,也就是說,別人一晚都睡得很好,只有你杜甫一晚沒睡著。
所以當聽到早晨的鐘聲響起時,詩人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為啥只有我睡不著呢?
“令人發深省”這五個字,說明詩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風聲、清影、星辰和雲霧難道只會擾亂詩人麼?
當然不是。只是詩人的心不夠定,容易受到外物的干擾,而寺裡的其他人早已心定,進入佛境了。
奉先寺
五、整首詩脈絡梳理
首先,透過“更”字,表明夜晚給詩人的感受更深,為下文描寫夜晚景色鋪路;
其次,描寫夜晚所聽所見,讓詩人很緊張;
然後,描寫心裡上的壓力,和身體上的寒冷,讓詩人更加難受,為詩人的警悟做鋪墊;
結尾,晨鐘響起,透過和其他人對比,詩人頓時心生警悟。
以上就是詩人的寫作。
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寫這首詩是為了反思自己的心不夠定,但如何才能突出這一點呢?其實他的思路很簡單:把自己與僧人做對比,同樣的環境,自己感到很難受,而僧人卻很淡定。
但詩人的巧妙之處在於:沒有直接寫出僧人,全篇都是寫自己的感受,中間四句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和心理上的感覺不斷加大外物對自己的干擾,結尾透過“晨鐘”巧妙地與僧人產生了對比。
中間四句都在後兩句蓄力,詩人在前面被外物干擾得越厲害,後面與僧人的反差就會越大,就越能讓詩人產生警悟。
這就是詩人巧妙的構思。
透過這首詩,我們也能感覺到杜甫的不同尋常,如果普通人在山寺中睡不著,大多都會簡單歸結為不習慣,很少人會反思到“心定”的層面。
可見,杜甫在年輕時就對自己的要求很高,這或許也是他日後能夠成為“詩聖”一個潛在原因吧。
就在同一年,為了探望在兗州做官的父親,他開始了漫遊齊趙之旅。我們明天接著讀他在兗州寫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