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姜太公出自上古名門,其祖居史遷卻語焉不詳,後人皆據“東海上人”屬之於齊地。晉張華《博物志》載:“太公望所出,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唐代《元和郡縣誌》詳細說了姜子牙的故里:“海曲故址在莒縣東百六十里,”“海曲古城有東呂鄉,太公望所出”。但這些說法,距太公時代較漢時更為久遠,其根據從何而來?何以司馬遷不清楚的事,後世反而更為明確?再則,《鄭語·史伯》曰:“當成周者,南有申、呂。”《周語·富辰》曰:“齊、許、申、呂由大姜。四國皆姜姓四嶽之後。”大姜之後,史載其地皆在中原或其南部地域,何以唯太公祖居為齊地?其實,歷史上早已有人提出這個疑問,並且有不同的意見。
《汲冢書》是西晉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在盜掘魏王墓時得到的一部竹簡書,比司馬遷的《史記》早200多年,距姜太公時期更近。《汲冢書》出土第九年,也即太康十年(289),汲縣令盧無忌立了一塊石碑,上刻“太公乃汲縣人”的文字。汲縣古來就有太公廟宇和祠堂,還有太公閣和太公故里呂村。據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在汲城東門北側有姜太公廟,廟前碑刻上說漢代會稽太守杜宣、汲縣縣令崔瑗一致認為太公故里在汲縣,並說他的舊居還儲存著。後代很多學者贊同此說,認為姜子牙的故里非汲縣莫屬。《史記·齊太公世家》有記載:“或曰,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如果,太公服事於紂,則其居於朝歌附近的汲縣是順理成章的。《孟子·離婁》篇裡也曾提到這個問題:“(姜)太公避糾,居東海之濱。”可見,太公確實曾經服事於紂,也因去之,為避糾而居於東海之濱,這和《史記·齊太公世家》所載:“東海上人。”相合。但細細辨別這兩條記載,史遷所載,是太公祖居,與孟子所言還是有區別的,事實到底如何?
《山海經》是一部重要的先秦文獻,儲存了重要的一些上古史料,對於我們瞭解上述問題有所幫助。《山海經.大荒北經》有以下幾條記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有北齊之國,姜姓,使虎、豹、熊、羆。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這個姜姓的北齊之國,無疑所指就是姜太公所封之國,個顯然是後人補記,並不能據此簡單否定材料的真實性。《山海經》所載材料俱為上古,時代絕大部分在夏以前,有的條文在夏之後,如《山海經.大荒西經》有條記載:“有西周之國,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臺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有赤國妻氏。有雙山。”這條內容本為記載周人先祖起源,其時當在夏先,而此處記為西周,當為後世編著者,按自己的理解直接用了後世的字詞來解釋前代,這種情況在歷代史書中常見,如《史記》傳抄上古文章,經常用漢時字詞和地名,代替原先的古文、古地名。
但後人的追記也經常引起解讀上的混亂,比如此條“北齊之國“,研究者經常把其地望定於西周齊國,而本經敘事自東北方向到西北方向,首句又有“東北海之外”之方位,那此姜姓北齊之國自然在西邊的臨海之地。其實不然,《山海經》所述事皆在上古,此處顯然是指姜太公祖居之地,與《大荒西經》西周姬姓國同例。此經首節的“東北海”也非指今天的東海、渤海,這個東北海之外為帝顓頊葬所,而該地一般認為是今天的濮陽。本人曾在《解讀上古中國的一把鑰匙------關於<山海經>所載地域及其史料價值的討論》一文中已指出:《山海經》中所言諸多”海“,尤其四海俱是片語狀語前置用法,如本條“東北海”指的是“海東北”,而海經所言的海其實是豫中平原和黃河北岸之間的同一片海。如此,按經中所述,這個北齊之國在“東北海之外”的西南,是為海的東面,按《山海經》的字詞用法號為”東海“,姜太公正是”東海上人“,”居東海之濱“。司馬遷、孟子是時能看到一些較古的材料,但他們也已經無法正確解讀,故只能地把原始記錄留傳下來,未加改動。
經過前節的討論我們把太公祖居定在今天的濮陽西南,更確切的位置我們可以透過接下來記載來確定:“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這個“先檻大逢之山”按經中順序緊鄰北齊之國之西,”先檻“無考,先存疑,“大逢”則上古史料中多見。逢,也作逄(páng),逢國,即逄國。逢國來自上古時代的有逢氏,《山海經·海內經》中有“炎帝之孫伯陵”的記載,伯陵,即為逢伯陵,推測有逢氏出自姜姓。《國語·周語》中也說“大姜之侄,伯陵之後,逄公之所憑神也。”,韋昭注:“逄公,伯陵之後,太姜之侄,殷之諸侯,封於齊地。”夏代時有個傳說人物叫逄蒙,《孟子·離婁》中說,逄蒙發射,拜師於後羿,逄蒙來自逄國,可見夏代時已有逄國。《史記·秦本紀》載:“秦使公子少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集解》引徐廣雲:“開封東北有逢澤。”逢澤又作蓬池,逢澤是當年有逢氏遷徙留下來的痕跡,時間當在夏商之前。《左傳》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逢澤有介麇焉。”《漢書·地理志》有逢池,《水經注》又稱百尺陂,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戰國為魏地,本逢忌之藪,惠王廢以賜民。公元前344年惠王會韓、宋、衛、魯等諸侯及秦公子於此。上承自今中牟縣南東流的古魯溝水,東北流為新溝,注入古渠水。唐宋時尚見於記載,今已堙廢。上古時,開封之地尚為山丘,在逢澤邊上,我認為今日開封即“先檻大逢之山”。開封也正在濮陽西南,其東鄰古為東昏,今天為蘭考,為姜太公祖居的”東海“之地。
最後,還有個問題也很值得探討。本文中所引“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這個”禹所積石“《禹貢》有載,《禹貢》積石山後人都定在陝甘間,經過本文的剖析,禹貢記載有誤,《禹貢》為偽書又添一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