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文章發表後,本人被“襄陽說”大佬“鄉村老聶哥”通批,他說:
陳壽在三國志中,除了貼了《出師表》的原文,並沒有另外刻意描述諸葛亮躬耕詳細位置。語言極其精簡,惜墨如金。既沒有強調躬耕於南陽,也沒有提到寓居於襄陽隆中。這說明,陳壽要麼認為不重要,要麼不明確,要麼是在刻意迴避‘’南陽‘’‘襄陽’隆中‘’這些詞彙。如果沒有疑問,又特別重要,他必然會詳細點明位置,這點很容易做到。這也體現了他實事求是,謹言慎行的態度,從不妄下斷言。我認為網友‘無可置疑’的說法毫無疑問,因為僅僅只是猜測,提出自己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而已。我們也不能從陳壽這裡得到任何能夠直接證明躬耕於宛城臥龍崗或南陽郡鄧縣隆中的依據。
一、陳壽不寫“隆中”是惜墨如金嗎??我們來看“躬耕隆中”比“躬耕隴畝”“躬耕於野”字少嗎?再怎麼“惜墨如金”?多個“隆中”不行嗎?“街亭”“箕谷”這麼小的地名都能入《三國志—諸葛亮傳》,為何“隆中”不行?
二、陳壽沒有刻意描寫躬耕地嗎?那陳壽幹嘛用地形“隴畝”,地貌“野”來呼應“南陽”呢?“躬耕隴畝”“躬耕於野”是對“躬耕於南陽”的註釋和呼應。
三、陳壽當然不會篡改《出師表》陳壽當然很務實,所以他才不把“南陽”篡改為“襄陽”,同時也不會把“襄陽”寫入《三國志—諸葛亮傳》啊。
四、陳壽當然不會說“鄧縣隆中”啊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明確記載鄧縣在漢江以北啊,可見鄧縣跨江管轄隆中是天大笑話,“鄧縣隆中”是偽造的。
五、聶先生是“學者”嗎?聶先生作為學者,應該實事求是,可是卻“時空穿越”,說《資治通鑑—漢記五十七》“初,琅琊諸葛亮(181年—234年)寓居襄陽隆中”是北宋(960年—1127年)區劃,開什麼玩笑?
@鄉村老聶哥@鄉村老聶哥@鄉村老聶哥@順福中醫@雅柘居士@鄉村老聶哥@孔見之明@無可置疑123@無可置疑123@不離不棄祖海@炡圷浬鈀朲@孔見之明@奔流到海不停留@南陽方正之聲@雅柘居士
最新評論
-
1 #出師表不是三國志中的嗎?出師表中諸葛亮已明確說自己躬耕於南陽了,這還有什麼爭的?三國志未提隆中是因為陳壽注重歷史,史料中沒有孔明與隆中發生關係的記載,作為真正的史學家,不作妄言,不象愛自編的習鑿齒。尊重歷史,才能繼承傳統,發揚優秀文化。
-
2 #襄陽人捨得花錢,乾脆把漢江往南改道,把阿頭山改在漢江以北多好。到那時才能有理有據的說:隆中在漢江以北,屬當時的南陽郡管轄,臥龍躬耕在襄陽古隆中!
-
3 #真正的隆中是指位於沔之陽的南陽臥龍崗隆中,是當年諸葛亮在南陽生活和躬耕之地,最早成名於西晉。而此時位於沔之陰的襄陽“號曰隆中”還沒誕生呢!所以不是所有的隆中都是指“古隆中”!此“古隆中”非彼隆中!隆中是指南陽臥龍崗隆中,是諸葛亮躬耕之地。而“古隆中”就是一個現代版人工家庭農場景點而已,在現代考古發掘面前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
4 #遺害人,必將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5 #陳壽怎麼可能去提襄陽古隆中呢?陳壽筆下的南陽就是今南陽,與襄陽還隔著一個義陽郡。躬耕於南陽壓根兒就與古隆中無關。
-
6 #隆中的筆墨應該比南陽的筆墨要少吧! 關鍵是諸葛亮知道隆中不在南陽。
-
7 #貼上《出師表》就說明了一切。認可諸葛亮的說法!
-
8 #三國志不寫臥龍崗是什麼?
-
9 #沒寫隆中,也沒寫宛縣呀。
-
10 #因為諸葛亮沒有在襄陽古隆中,所以才沒寫!因為諸葛亮不屑跟襄陽攀關係,才隻字不提襄陽!
-
11 #最新研究,漢江一千八百年前在南陽北面,後來改道了
-
12 #那時候有否隆中?如襄陽說,諸葛亮,諸葛者,襄陽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