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文 | Aurora

作為金愛燦的第四部短篇小說集,這本書一共收入了七篇作品,《立冬》、《盧贊成和埃文》、《風景的用途》、《對面》、《遮擋的手》、《沉默的未來》、《您想去哪裡》。

《外面是夏天》講述了生活中七種不同的失去。

標題是“夏天”,故事卻總是發生在冬季。

作者以都市生活觀察員和記錄員的角度,平實自然地推動情節發展,將失去之痛揉碎在字裡行間,全文沒有特別猛烈的痛點,因為一直在痛著,窒息而無力。

就像Siri所說的那樣,“我理解的人生就是悲傷和美麗之間的一切。”

人生坎坷,很多時候,人們表面上看起來熱鬧歡快,待到個人獨處時脫掉這層熱鬧的外殼,留給自己的也許是不堪,沉重,還有冷漠疏離!

全書的每一個故事讓讀者都會覺得非常的真實,生活化的情節激起內心深處最不願示人的痛意和共鳴。

所有的細節都是那麼觸手可及,這更加渲染了這種悲涼的氣氛。但所有的故事都沒有明確的結局,作者留給讀者足夠的空間去想象。

因為:“很多事情,沒有對錯,只有愛。”

01-《立冬》

《立冬》是全書“民生”氣息最濃郁的一篇,講述的是一對年輕夫妻的喪子之痛。

金愛燦在陳述這篇小說的創作意圖時曾說:“青年們換房子的過程,實際上反映了韓國的現代史”。

這對年輕夫妻為了給孩子一個安穩的居所,成為房奴,以“我選擇的不安是全世界所有家長都要承受的不安中相對較好的不安”自我安慰,他們的生活也如同所有普通工薪階層一樣。

該圖片由Bananayota在Pixabay上釋出

“瑣碎而無聊的日子一天天積累下來成為四季,四季積累下來就是人生。插在浴室玻璃杯裡的三支牙刷和掛在乾燥臺上尺寸不一的襪子,小巧的兒童馬桶蓋,看到這些東西,我明白如此平凡的事物和風景恰恰就是奇蹟和事件”,

然而,這些看起來無聊透頂的日常片段,在孩子意外離世之後戛然而止。

因為只有在面對孩子成長的時候,大多數成年人才能明白季節和時光的用途,明白三月是做什麼的,七月有什麼用,以及五月和九月。

我努力讓自己相信,我選擇的不安是全世界所有家長都要承受的不安中相對較好的不安。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事實,至少我還擁有選擇的自由。

02-《盧贊成和埃文》

《盧贊成和埃文》描繪的是一個失去了父親跟隨年邁奶奶生活的孩子,贊成得到又失去老犬埃文的故事。

跟隨奶奶生活的十歲小男孩贊成,不得不獨自承擔老犬埃文的“老、病、死”。

從竭力想挽救埃文的生命到決定讓埃文接受“安樂死”,再到為了手機“挪用”埃文的“醫療費”,到最後不敢面對包裹在袋子裡血淋淋的真相。

該圖片由Elena We在Pixabay上釋出

金愛燦不帶任何批判地講述了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在面對生命、疾病和死亡時,做出的一系列本能的決定和行動。

故事中,孩子的懵懂無知與生命的沉重碰撞,激發出讀者對於人性的思考。

看到凝結在手心裡的汗珠,他突然想起第一次遇見埃文的日子。那在手心裡閃爍的冰塊和某種軟軟的涼涼的卻又暖暖的癢癢的東西、現在再也摸不到的東西揪住了他的心。

03-《風景的用途》

《風景的用途》講述了一個講師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主人公既有對父親出軌拋家棄子的痛和恨,也有父愛缺失的脆弱和可憐。

更有成年後,大學副教授酒駕違規卻為了順利晉升,而推責給他的無奈。

沈從文曾說:“黑夜仰望蒼穹,可見細碎的星子。文學就得如星子,得有光明,哪怕是細碎的光明,它得包含一種永恆,一點力量,一點意志,它得是未來的種子。”

生命中有多少暗影緊緊地跟隨我們,那種黑暗是絢麗奪目的陽光都無法照亮的痛和遺憾。

該圖片由wanggec在Pixabay上釋出

鑲嵌在照片裡的無知,永遠的無知卻刺痛著心裡的某個地方。我們說不知道什麼的時候,大多意味著可能失去什麼。剛剛給予就要奪走,這是照片常做的事。

04-《對面》

《對面》講述的是一對相戀8年的戀人,李修一和桃花分手的故事。

每一個受過感情挫折的人都曾問過,為什麼幸福的人總是相似,不幸的人總是各有各的不幸?

這篇小說中的大量對白都很乾淨純潔,兩個人的相識及之後相處的狀態也無比生活化,和所有普通人一樣有過相似的美好,卻又陷入相似困境。

全文讀完,故事因為太過現實和日常而變得異常殘酷。

該圖片由mbll在Pixabay上釋出

比如在文中:李修一猜測自己的訊息也會這樣傳播出去,最終以這樣的方式成為話題,偽裝成擔憂的樂子,伴隨著罪惡感的愉悅。

提到某某出軌,某某離婚,某某沒落的時候,李修也表現出過這種方式的關心。

為了不顯輕薄,還要摻雜適度的嘆息,表達自己的遺憾。

那小子學習很好的,誰想到會這樣呢;人生要往遠了看;某某已經當上部長了;誰都沒想到他會這麼有出息。一張張嘴巴先是回顧同樣的起跑線,然後尋找教訓,還原線索。

05-《遮擋的手》

《遮擋的手》也探討了同樣的問題。

孩子問母親為什麼和父親分手?

母親說:“大人是不會輕易分手的。發現彼此之間有無法重合的間隔,也不一定就意味著分別......不過有的人最終還是要分手,並不一定是誰做錯了,每個人都盡了全力,還是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彼此的存在方式和重力的緣故,不是不見,而是無法相見。”

她並沒有告訴孩子,父親從一開始便是缺失的角色,因為混血而帶來許多非議的孩子由單親母親一手帶大。

按照數學原理,兩個龐大的潛在事件擦肩而過。雄壯而堅持,“唰”。有時強烈而迅速到誰都沒有意識這件事的發生。但是在彼此的內部有東西在燃燒,消失。

雖然只是掠過,卻被燃燒到了。如果碰撞,可能會粉身碎骨。擦肩而過的時候發生了燃燒。成人的身體裡或許都有很多這樣的燒痕。菸灰在身體裡留下了只有自己才能完全理解的暗號。

該圖片由PublicDomainPictures在Pixabay上釋出

06-《沉默的未來》

《沉默的未來》用一個虛構的隱喻故事講述語言的喪失,這也是整部書中最特別的一篇,探討了“語言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當各種語言都成為中央集權下隨時可能滅絕的小語種,語言的使用者又該何去何從?

故鄉的、親人、溝通……這到底是一種如何沉重的代價。

沉默太過龐大,龐大到令人放棄希望。但即使身處絕望,人們也仍然渴望溝通。

他們為了忘記而哀悼,為了蔑視而標榜,為了殺死而紀念。

對他來說,母語是呼吸,是思想,是瘟神,並不會因為突然“想要不說”而輕易抹除或者放棄。他在和語言分手的過程中失敗了,也沒和語言友好相處。不說話孤獨,說話更孤獨,這樣的日子一天天繼續。他把人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懷念語言。

該圖片由Jill Wellington在Pixabay上釋出

07-《您想去哪裡》

《您想去哪裡》書寫的是喪偶之痛。

雖然描寫的是痛苦,主人公獨處時,他說“因為沒有說話物件,那些未能延伸到對方的瑣碎華語就尷尬的縈繞在嘴邊。只有我們兩個人使用,兩個人創造的流行語,對話模式,床上蜜語和誹謗,彷彿可以持續到永遠的嘮叨,玩笑和叮囑,日日夜夜在家裡飄蕩。”

如此生活化的情節片段,在無意之間已然勾起讀者對周圍人事的回憶。

因為具體,所以字裡行間的感觸也無比具體而真實。

二十多歲時的細緻會不會變成苛刻?

正義感會不會變成鬱憤?

憂愁會不會變成沮喪?

看來是我想多了。

變化的人是我。

在愛丁堡,我既沒有珍惜時間,也沒有浪費時間,就像往水溝裡倒淘米水一樣任其流淌。我使用適度的力量,使得時間以既不讓我沉寂也不會把我捲走的流速經過。我沒有尋找名勝古蹟,沒有看報紙,也沒有拍照。沒有交朋友,沒有開電視,也沒有運動。

該圖片由Free-Photos在Pixabay上釋出

《外面是夏天》

《外面是夏天》,那裡面呢?

對於四季來說,夏天是如此的熱烈明亮、熱鬧爽朗;

對於人的內心來說,冬天是如此的冰涼悲慼、絕望無奈。

金愛爛

在這本書中,作者平靜地講述了平凡人的“失去”,包括家人、孩子、朋友、愛人、能力……

這些平凡的普通人,在平淡如水的生活裡,經歷突如其來的失去,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

人生悲痛,他們該如何站起來,重新找到方向,繼續生活?

《對面》裡,有這樣一句話深入人心:“盛年已過,懂得了蔬菜的味道,也懂得了水的味道。”

真正的悲傷,是連眼淚這一形式都無法採取。

生活艱辛,真實生活中的我們在日復一日生活的悲涼底色裡磨平稜角,留下一道又一道清楚而無法痊癒的傷口。

時隔多年,也許你已經忘了,但再想起時,總有一種疼痛歷久彌新。

這種感覺是“喪失”。

—End—

所愛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

我是愛尚Aurora~

你的每一次喜歡 都是給愛尚 最好的鼓勵

感謝有你

。♥ᴗ♥。

3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百家講壇》:基督教為何沒落?“黑死病”讓人們不再相信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