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各大博物館的好玩的文物,總會遇到幾件特別奇葩的,甚至是專家也搞不清楚用途的。
比如,在網上被戲稱為西周路由器的“雲紋銅五柱器”。這件青銅造就的文物上面有五根圓柱,距離互等;下面的方座是空腔,四壁微鼓,和今天的路由器造型很相似。
圖注:“雲紋銅五柱器”
1959年3月的一天,人們正在安徽屯溪西北郊區修建黃山機場,在修到弈棋村南部的時候,突然發現了兩座古墓。
聞訊而來的考古學家對這兩座古墓進行發掘,發現這是西周晚期的墓葬,出土了不少精美文物,但是其中一對文物卻難倒了不少專家。
這就是上圖中的“雲紋銅五柱器”。
這件文物共出土了兩件,高度大約是31釐米,而上面的五根小柱子就有16.5釐米高。這五根柱子不但一樣高,而且他們的間距也一樣寬,在柱子下方有一條長方形的扁脊,扁脊兩側及方形座四周都有雙鉤雲紋。
這一器型在古代各種記錄文物的古籍之中都沒有出現過,而且這件青銅器也沒有銘文,這就難住了考古人員。
圖注:郭沫若
後來考古人員把報告打到了時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考古學的泰斗郭沫若跟前,郭沫若研究了一番之後也沒有頭緒,於是就按照器型給取了一個“雲紋銅五柱器”的名字。
安徽博物院副院長李益治介紹,“雲紋銅五柱器”並非這件文物的正式名稱。
“文物的定名都是有相關規範的,這件文物沒有正式定名,就是因為它一沒有銘文,二沒有文獻記載,三沒有類似文物作參考。之所以稱為五柱器,就是因為不清楚它的功能,不得已才依據器形外表和紋飾特徵取一個臨時名稱。”
圖注:如今安徽博物館的介紹中還是顯示“不見於諸家著錄,用途待考”
這件文物的用途從出土至今,雖然有專家提出樂器、日用器、祈子器等不同的猜測,但是至今沒有一個信服的結論。時至今天,安徽博物院官網介紹顯示,該文物“不見於諸家著錄,用途待考”。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的奇葩文物是明代的“金汁瓶”!圖注:明代金汁瓶 雖然它造型精美,用料考究,但是絕對是一件奇葩文物。
1951年秋天,為了配合北京海淀區的經濟建設,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文化部文物局,在北京西郊董四墓村發掘了兩座明代妃嬪的墓葬。
董四墓村這一代是明代嬪妃、皇子從葬的區域,根據墓誌記載,這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張裕妃、段純妃、李成妃三位妃子的合葬墓;在這裡出土了大量明代的皇家金器。
圖注:雲鳳紋金瓶 北京海淀區董四墓出土
在整個明朝,金器都是皇家御用器皿,流傳極少;在明朝滅亡之後,清朝把留存的明代皇家金器全部融化重新鑄造,這就讓數量本來不多的明代皇家金器消失殆盡。所以這次出土的金器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在這批金器之中,有一件叫做金汁瓶。
“金汁”聽名字很好聽,但其實在古代有著完全兩種不同的含義。
第一種顧名思義,就是“熔化的金子或者熔化的金屬”;
第二種則是“煮沸的糞便”的別稱。
圖注:影視劇中的古代守城作戰
在古代守城作戰時,經常會把糞便煮沸,還有的往其中加入砒霜等毒藥,名為“金汁”,在守城的時候直接傾倒在敵人頭上。
首先溫度極高,會大面積燙傷敵人;然後糞便中的細菌或者是毒藥會造成大面積的傷口感染;這二者相加在古代可以說是生不如死了;
但是如果說裝在金瓶之中,則無論是熔化的金子還是煮沸的糞便則都不合明朝皇家使用,所以這裡的金汁指的是第三種說法——藥!
根據醫術《本草從新》中記載:金汁就是糞清。
但是這個“金汁”卻是一味中藥,用於治療發熱、解毒等症狀。而且這個“金汁”並不是隨便找個廁所就完事了,還要專門選擇十來歲的男童,秋冬季節的便便,經過鋪上黃土、裝到甕中,埋藏一年以上的多道工序才行。
據說,一年之後出土的“金汁”:“清若泉水,全無穢氣,勝於人中黃,年久彌佳。”
這個金汁在古代還是解毒良藥,南北朝時期著名神醫陶弘景說過:“(中)毒藥箭傷,人立斃。急飲糞清一碗,即解。“
後世的醫療書籍中對於金汁的解毒功能也是大肆讚揚,在《瘍醫大全》中就說中了河豚毒,需要“多服金汁即解”。
清代的《驗方新編》更是把金汁神話到可以解一切藥毒和一切飲食毒!
“凡中一切藥毒及一切飲食毒,急用久制人中黃溫水調服。如無人中黃,既灌飲糞清,立解。”——《驗方新編》
恐怕在險惡的後宮之中,解毒用的靈藥“金汁”,這個重要的東西才是收藏在金瓶中的“金汁”了。
現在我們再次看一下這個漂亮的金汁瓶。
最後,問一下各位讀者:如果你發熱了或者中毒了,你會選擇用金汁這味藥嗎?
圖/網路
參考資料/
安徽博物館——雲紋銅五柱器
首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