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俗語文化伴隨人類的誕生而形成,成為民族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廣為流傳的俗語,大多數都是老百姓對生活經驗的總結,是人們智慧的結晶。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還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這正月十五剛一過,許多人也開始了緊張的工作。這在忙碌之餘,人們還盼著什麼時候才能迎來第一個“小長假”。品史君看了看日曆,最近的應該就是“清明節”了。老百姓對這一天也是有著自己的說法: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十九年七閏字面意思理解:清明不會在二月份的上半個月,也不會在清明的後半個月,而是在兩個月之間。想要好清楚這個問題的原因,還是需要了解一下我國傳統的歷法。一共有三種:陰曆,陽曆,陰陽合曆。
陽曆是國際公認的,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一年有365天或者366天;陰曆是按月球的月相週期變化來安排的歷法,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有十二個月,即一年有354天或者355天。
如果照這種方式演變,每年相差十一天,那勢必就會造成節日上的差異。有的可能會提前,有的可能會推遲。我們的老祖先為了平衡這樣的差距,發明了“十九年七閏”演算法。也就是說19年中有7年是閏月年,一年中會有13個月。
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從這個角度出發想必也不難理解,有時候會出現在2月有時候會出現在3月。從節日本身的角度出發,清明是一個節氣,那必然就和農事活動有關。老百姓根據長期的生活經驗,認為這是一個判斷播種時機的依據。
如果是前者,在農曆二月的前半個月,那就說明此時不適宜播種。很多人可能會好奇,如果較早的話那也說明天氣回暖得比較快,為什麼不適宜呢?但我們是否想過,如果天氣回暖較快,氣溫變化不定,那就代表著會有“倒春寒”的發生。這對莊稼顯然是不利的;
如果是後者,在農曆三月的後半個月,那就說明此時是一個播種的好季節。在這個時候,氣溫雖然回升得不是很快,但總體趨於一個穩定的狀態。雨量也在充足的狀態下,這對莊稼的生長是十分適宜的。
2021年在前在後?2021年的清明節在二月二十三,從俗語的角度出發,這顯然是不利於播種的。其實在很早之前我就有說過,今年的立春比較早,天氣雖然回暖,但溫差還是非常大的,容易有“倒春寒”的現象發生。
當然對於這樣的說法,品史君也一直強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過去人們的生產力比較地下,很大程度都是靠天吃飯。而現在是科技時代,只要人們採取科學的方法進行科學的種植,自然也會有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