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劉希夷在《代悲白頭翁》一詩中寫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自古人生聚散無常,離別匆匆,少年剛過,轉眼已是白髮老翁,歷史中的芸芸眾生,雖然皆有此感,但卻不能留下痕跡,而敏感又多才的詩人,卻能用其如椽的妙筆,寫下足以流芳百世的佳作名句,讓我們千載之下讀來,仍然能夠引起共鳴。

歐陽修初入仕途時,曾經有過三年的西京留守推官生涯,這三年的生活,不僅讓其在文壇中名聲鵲起,而且與梅饒臣等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據史料記載,歐陽修在西京的三年中,只有公元1032年的春天在洛陽,恰好這時,梅饒臣從河陽入洛,與歐陽修把酒言歡,老友重逢又故地重遊,兩人又都是大詩人,自然要留下作品。

歐陽修這首《浪淘沙》似乎便是這段時間寫就的,這是一首惜春傷別的小詞,抒發了人生聚散無常的感慨,筆法疏放,詞風清婉雋永,深受後人讚譽,近人俞陛雲評價為“因惜花而懷友,前歡寂寂,後會悠悠,至情語以一氣揮寫,可謂深情如水,行氣如虹矣。

詞曰: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宋·歐陽修《浪淘沙》

詞人開篇寫道:“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這是取自司空圖《酒泉子》中的“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歐陽修幾乎是直接引用,只增加了一個“共”字,但此字一增,卻有了新意,將東風與人並舉,表現了詞人想要留住美好時光的心情。

接著寫“垂楊紫陌洛城東”,這是點明瞭遊賞的地點,詞人刻意使用了溫暖的詞彙,與友人走在京城郊外的小路上,暖風拂面,花香撲鼻,看著遠處的春景,暢談彼此的心事,愜意的天氣和愜意的人,無疑沒有比這更美好的了。

接著詞人說:“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原來,這美好的景象勾起了當年的回憶,過去詞人與好友一起攜手賞花,今天要重遊一遍,詞人透過故地重遊來表現對友情的珍惜和情感的深厚,同時,也照應了下片中的“去年”。

下片開頭便是深深地感嘆:“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剛剛聚會又要匆匆離別,這怎能不帶給人無限惆悵呢?詞人這一感嘆,已經超出了他本人,而是將從古至今的離別全都概括了出來,人生聚散匆匆,剛剛聚在一起又要離別,心情自然是失落的,當然,這也是對友人深情厚誼的體現。

最妙的是結尾三句:“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以眼前所見之“樂景”,表現內心之“哀情”。今年的花比去年開得更加繁盛,也更加美麗,再與友人盡情觀賞,自然是內心所願,而今年、去年的時間跨度,也說明與友人的離別已經過去一年了,聚會不易,花開更好,本來應當多多觀賞,但離別在即,無疑讓人感到無比痛惜。

更妙的是詞人更進一步,明年的花必將比今年的更加繁盛美麗,可到了明年,與友人天各一方,更不知道和誰來一起賞花了,離別之情、惜別之意,盡皆濃縮在了“賞花”之中。詞人將去年、今年、明年加以比較,層層推進,以惜花寫惜別,構思新穎,充滿了浪漫色彩,當真是畫龍點睛的絕妙之筆。

詞人用今年花勝去年花的事實,推斷明年花更好,這在邏輯上雖然不通,但是在感情上卻更有詩意,明年花比今年好,但明年的聚散卻不知,這就更進一步地深化了這種人生無常的感慨,不過,在這無常感慨中,卻又有著“明年花更好”的希望,因此顯得更加深邃,也讓此詞雖然有些悵惘,卻並不哀傷憔悴。

歐陽修的這種寫法,不禁讓人想到唐代詩聖杜甫的一首《九日藍田會飲》。杜甫在這首詩的末尾寫道:“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的立意和寫法與歐陽修這首詞的末尾類似,但是,杜甫意在傷老,歐陽修則重在惜別,杜甫的詩悽楚悲涼,歐陽修的詞沉而不傷,相似的立意,卻各自成就了不朽的千古名句。

杜甫的《九日藍田會飲》詩說: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首聯嘆老悲秋,又以飲酒作為落腳點,層層推進,變化騰挪,錯落有致;頷聯用“孟嘉落帽”的典故,將詩人內心的悲涼與強作歡顏的心境表現地淋漓盡致,人一老,就怕帽子被風吹落,因為一旦帽落,蒼蒼白髮盡顯無遺,讓人心酸;頸聯筆鋒陡轉,以壯語寫山水氣象,藍水千里、奔瀉而來,玉山高聳、兩峰對峙,深秋的景色,豪壯的語言中,帶給人幾分悲涼,幾分蕭瑟。

尾聯似乎迴歸平淡,但卻飽含深意,“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詩人抬頭看過了壯闊的秋景,再低頭回想人事滄桑,山水無恙而人事難料,自己已經蒼蒼白髮,不知道還能再活幾個年頭,所以他趁著醉意,將手中的茱萸看了又看。明年的此時,今日飲酒之人還有多少健在?又有幾人還能佩戴著來參加聚會呢?詩人的疑問,沉重而憂傷,悲涼沉鬱,令人不忍卒讀。而詩人的回答也妙,不答問句,而是寫自己醉眼朦朧,盯著手中茱萸細看的樣子,雖然一言不答,卻勝似千言萬語。

杜甫這首詩,跌宕起伏,酣暢淋漓,老杜的滿腹淒涼悲壯,盡顯無疑,《讀杜心解》中評價說:“字字亮,筆筆高”,的確不是過譽。

歐陽修和杜甫的作品,立意類似,著力點不同,但卻將人類最為敏感的情感之一,以詩意的筆法呈現了出來,讓我們在感受詩韻的同時,也多了份思考,多了份感悟,這兩首詩歌,千百年來傳承不斷,亦足見其魅力。

4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上古人文始祖陵墓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