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Renaissance——文藝復興
想必大家對“文藝復興”一詞並不陌生,這是一場14世紀中葉到16世紀在歐洲發生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對近代歐洲的文化及思想影響深遠,可以說是近代文化的開端。“人文主義”的宣揚和發展,許多嶄新的藝術風格出現,自然科學等方面也獲得空前的發展。文藝復興的成功也讓我們認識了歐洲許多著名的藝術家,其中最著名的“美術三傑”指的是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他們的作品奠定了近代美術風格的基礎,為後人所模仿和稱頌。今天,小K想為大家講一講美術三傑之一的米開朗基羅的故事和作品。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在文藝復興時期出生在佛羅倫薩一箇中產家庭,從很小便展現出了對於藝術的熱愛,他進入了當時著名作家的畫師工作。後來,又和貝爾托爾學了一年雕塑。再後來,他進入當時佛羅倫薩統治者美第奇開辦的“自由美術”學校,米開朗基羅在那裡獲取了優秀的美術理念,為他後來成為一個偉大藝術家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哀悼基督》一戰成名以前,人們總是把基督塑造成被釘在十字架上渾身是血的形象,聖女總是以一種蒼老悲傷的體態出現。但是在雕塑中,一位典雅沉靜的女性默默地俯視著懷中死去的基督,聖女是那麼地年輕美麗,好像沒有特別悲傷,眼神平靜卻飽含深情。或許這就是米開朗基羅心中母愛的樣子,這種人類最偉大的情感。米開朗基羅曾說:“我心中的聖母就像處女一樣純潔,她是如此崇高,我必須讓她青春永駐!”
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羅曼·羅蘭曾這樣評價《哀悼基督》:“作品中的基督像永生了一樣,那麼年輕,死去的軀體靜靜地躺在聖母的膝上,好像睡著了一樣。人物的線條有著希臘風格的嚴肅,但是卻瀰漫著一股無法言喻的哀愁情調。這座雕像的人物是那麼美麗,看上去卻又那麼的淒涼。”
另外,這是米開朗基羅唯一一個簽名的作品,那是他只有24歲,好像在宣告“米開朗基羅的時代到來了”。後來,儘管許多雕塑家前仆後繼地模仿米開朗基羅,卻沒人能像他一樣技藝超群,神韻生動。1972年,一名奧地利學家拿著錘子跑到聖彼得大教堂,一邊喊著“我是基督”、一邊砸碎了《哀悼基督》這幅優秀的雕塑作品。有人說,這個奧地利人曾經是雕塑專業學生,看到這幅作品嫉妒米開朗基羅的才華,一怒之下砸碎了雕塑。
極具人體藝術魅力的《大衛》《大衛》是米開朗基羅最為後人稱頌的偉大雕塑作品,米開朗基羅花4年時間完成,他在這個作品中投入大量激情和心血。作品大膽雕刻了男性裸體,大衛面容英俊、自信站立,是迎接戰鬥前一刻激情湧上的神情。整個雕塑體魄雄勁,強壯充滿男性魅力,肌肉張弛有度,突出巨人感。《大衛》突出人的力量,讓人們勇於掙脫中世紀噩夢的桎梏,喚醒沉睡的力量。
美國著名畫家約翰·基西克曾這樣評價《大衛》:“這一作品是時代生動的人格化,其“對立式”姿勢象徵著人體完美的和諧。”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世紀》《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為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巨幅天頂畫,作品中僅人物便多達300餘人。這幅作品是米開朗基羅繪畫技藝的集大成者。“上帝創造世界”、“人間的墮落”、“不應有的犧牲”是該作品包含的三部分內容。天頂上有許多神態、造型各異的裸體青年,整個作品大氣磅礴、畫面極具莊嚴的感染力。
其中《創造亞當》是最令人驚歎的一幕,米開朗基羅並沒有採用上帝創造亞當的畫面,而是上帝將靈魂灌注給亞當的一幕。亞當慵懶地依靠在山坡上,他的頭和手臂微垂,眼神帶有悲傷和一絲渴望。上帝帶著小天使飛來,用手指為亞當灌注靈魂,從此,理性便成為了人類意識運轉的容器。這一幕將上帝的職責和憐憫刻畫得淋漓盡致,米開朗基羅賦予上帝創造人類更為動人心絃的定義。
內容簡介:《米開朗基羅傳》米開朗基羅擁有可以影響一個時代的強大力量。在他之前,佛羅倫薩的藝術天空是沉悶的、缺乏活力的,他的出現如疾風驟雨般吹散了籠罩其上的陰雲。在他之後,米開朗基羅的風格幾乎影響了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這部傳記主要由上編“戰鬥”、下編“捨棄”和尾聲三大部分組成。作者高度讚揚了米開朗基羅的藝術成就,並對其內心世界進行了剖析,從而使一個平易又超凡脫俗,且具有無與倫比藝術天賦和創造力的米開朗基羅展現在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