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首詞中描繪的場景想必觸動了許多人的心絃。現代人歸根到底也還在農業社會之中,城中之人反而比農村人更懷念。
所以在短影片平臺興起之後,爆火的是李子柒,華農兄弟這些樸實無華的農民,本以為無人會關注的生活,卻是許多城裡人的桃花源。
在我的理解裡,城市與農村生活最大的區別在於,城市是趨同的,它不需要考慮太多其他因素,所有的城市目標都一致:發展經濟。在這一個相同目標的引領下,城市的建設,文化,政策都是漸漸趨同的。
而農村則不是,農村發展農業是要“因地制宜”的,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多少土地就有多少種發展方式。我們常常驚歎於古人的發明創造,天府之國的都江堰,南方的梯田和各種各樣創新的種植方式,這些都是古人因地制宜發展的成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才有了這樣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
【臨其詩境】
“斜風細雨不須歸”,“不須歸”這三個字大概是我最嚮往的境界。我從小不喜歡打傘,小時候的天還藍,空氣還好,不用擔心雨中有多少汙染物,每到下雨的時候就開開心心跑出去,撒歡兒式的在外面玩,父母也從來不管,反而更願意和我一起。
或許這雨裡,也藏著他們的回憶。
後來走過了許多地方,從縣城走過一個一個大城市,每個城市的特色並沒有體會到多少,最明顯的感覺是傘變多了。
下雨的時候自然是人人都打傘,晴天和陰天也都有人打著太陽傘。
傘意味著拒絕和隔離,一朵一朵傘,像是一朵一朵孤獨綻放的花兒,可是沒有陽光沒有雨水,花兒真的能夠獨自綻放嗎?
古人尚且放縱自己,在細雨中品嚐著自然之美,今人何苦如此保護自己呢。
今天和大家欣賞的這首詞有些特殊,講的是蘇軾在一次雨中的經歷。大家可能會想到“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一句,但今天這首詞中的蘇軾,少了些鋒銳,多了些面對世事的從容。
它的特殊之處在於6句詞中,有3句是完全抄襲,還有2句是化用的,抄襲的就是“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個原作。
宋神宗元豐七年四月。蘇軾接到朝廷命令,離開黃州前往汝州,一路沿長江而下。途中,蘇軾碰到了一條漁船,正是微微細雨時,煙雨朦朧中,漁夫在船前巍然不動。有感於漁夫與自己的生活狀態,蘇軾寫下這首《浣溪沙》。
【經典原文】
浣溪沙·漁父
蘇軾 〔宋代〕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條分縷析】
上闋與原作相比,多加了“散花洲外片帆微”,這一句的作用是描寫具體場景,以示與原作的區分,而且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出現“片帆微”,自然是有一葉舟出沒在風波里了。
下闋則是將原作的“青箬笠,綠蓑衣”擴充為14字。“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一句很有些小時候聽《哪吒》主題曲的意思:
“扎倆個沖天鬏,光著倆小腳丫;踩著倆風火輪 ,乾坤圈手中拿;混天綾護著他,軒轅箭滿弓拉。”
自然,有著遮護全身青竹殼斗笠與綠蓑衣,漁夫也可以同寶物環繞三頭六臂的哪吒一樣。
縱然前方翻江倒海,我心不動,自巋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