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相信大家在上學的時候,都有過背誦大量古詩詞的經歷吧!

那些簡單的詩句倒也還好,複雜一些的就有點頭疼了,不好記。

甚至,詩詞背多了,有時候還會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將不同的詩句“串燒”在一起。

而且,這些“串燒”在一起的詩詞,讀起來還挺朗朗上口。

後來,當網友們發現了這其中的樂趣之後,還會專門給將不同的兩首詩湊在一起,形成一種很特別的詩詞意境。

比如,元稹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裡有一句話“垂死病中驚起坐”,就被不少網友同不同的詩句拼湊過。

有“垂死病中驚起坐,扶搖直上九萬里”的組合,也有“垂死病中驚起坐,笑問客從何處來”的組合。

相信對於這樣的詩詞組合,大家也看到過不少。但是,你知道“垂死病中驚起坐”,真正的下一句是什麼嗎?它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另一個人,白居易。

元稹,生於779年,是河南洛陽人。

白居易,生於772年,祖籍山西太原,出生於河南新鄭。

白居易大概真的很喜歡這位好友,晚年的時候,定居在了洛陽。

雖然白居易的出生地離洛陽不遠,但他終歸不是洛陽人。

如果元稹沒有病逝於武昌任上,想來他們倆會一起結伴度過晚年吧。

公元803年,那是他們友誼開始的地方。

那一年,元稹和比他大7歲的白居易一起中書判拔萃科,併入秘書省校書郎。

從此,兩人成為極為要好的朋友。

這種好,表現在什麼地方呢?

就是,他們兩人中間一旦有一個人被貶,另一個就會立馬寫信安慰,而被貶的那個也會寫詩回覆。

對他們來說,每次被貶,能與對方通訊才是第一要緊事,其他的都可以往後排。

這對難兄難弟,把對方的來信,當做自己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人生慰藉。

元稹被貶的次數挺多的,被貶江陵、通州、同州、武昌。

白居易被貶的次數也不少,被貶江州、任蘇杭、回長安,歸洛陽。

而那首寫有“垂死病中驚起坐”的詩,就是某次白居易被貶時,元稹聽到訊息後寫的。

《琵琶行圖軸》明 郭詡(左為白居易)

公元810年,元稹因為上奏彈劾和懲治不法官吏河南尹房式,被罰俸召回。

途徑華州敷水驛時,選擇在驛館上廳休息一晚。

恰巧這個時候,宦官仇士良、劉士元等人也選擇在驛館上廳住宿。

雙方都想住上廳,誰都不肯讓步。

元稹為自己據理力爭,卻沒想到得到了仇士良的一頓辱罵。

劉士元更是過分,直接上前用馬鞭抽打元稹,把元稹打得是鮮血直流,趕出了上廳。

這件事,本就是他人不對,元稹卻因為得罪了宦官劉士元,被唐憲宗以“失憲臣體”為由,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

曹參軍這個官職其實挺小的,也就管管婚姻、田土、鬥毆這些訴訟案。

五年後,也就是公元815年,這一年,很多被貶的官員被召回京,元稹也在其中。

元稹奉詔回京,心中激動,以為自己可以獲得重用。

卻不想朝局再次發生轉變,被召回京的官員又被下放地方。

這一次,元稹被遠放到通州,做了司馬。

元稹

司馬,是刺史的助手,相比之前的官職,更加沒有實權,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於變相發配。

一貶再貶,是誰都會受不了。

雖然一肚子苦水,但沒有辦法啊,元稹只能“一身騎馬向通州”。

元稹在通州過得很是艱難,因為水土不服,很快就患上了瘧疾,差點死去。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元稹還是同白居易保持通訊。

後來,宰相武元衡被殺,白居易上書請求徹查,得罪了朝中權貴,結果被貶為江州司馬。

當時在通州的元稹,聽到這個訊息後,十分心痛白居易的遭遇。

想到自己的處境,更是萬般怨苦與愁思湧上心頭,心情極度鬱悶。

這下,兩人當真是“同為天涯淪落人”。

對此,元稹只能仰天長嘆,揮筆寫下這首《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白居易

都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這首詩裡,元稹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他的悲涼心情。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貶九江”,為什麼是殘燈?又為什麼沒有火焰?

因為自己被貶他鄉,又身患瘧疾,元稹本就心境不佳。

此時又忽然聽到白居易也被蒙冤,被貶為江州司馬的訊息,內心自然是極度震驚,萬般怨苦與愁思湧上心頭。

正是因為以悲涼的心境來觀景,眼前的事物就都失去顏色了,一切都變得陰暗昏沉。

因此,他看到的“燈”,是沒有火焰的“殘燈”,“燈”的影子也是搖曳不定的。

就連風、雨、窗,都是又暗又寒的。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因為元稹正患瘧疾,他現在就是處於病危的狀態。

所以這一句就極為傳神,尤其是這個“驚”字,極好地表達了元稹在聽說白居易被貶時的神態。

而且元稹能在病危垂死之際,還能夠“驚”到“做起”,可見是真的極為關切白居易,對他的遭遇感到痛心。

元稹和白居易的感情有多深,從這一句就可以看出來了。

白居易

元稹把詩寄給白居易以後,白居易讀了非常感動,回信說,“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至今每吟,憂惻惻耳”。

意思是說,別人讀到這樣的句子,尚且會感到悲痛、淒涼,更何況是當事人白居易呢。

想來,白居易和元稹兩個人相似的經歷和相同的抱負,讓他們對彼此惺惺相惜,最後擁有了一段高山流水般的友情。

除了有被貶之外的惺惺相惜,若是其中有一人遇到困難,他們也會不遺餘力地幫助對方。

元稹的母親去世,元稹回鄉丁憂。

辦完葬禮後,經濟上有困難,生活過得艱難。

同白居易寫信說了自己的現狀,白居易收到信後,立馬資助他的生活。

後來白居易的母親不小心墜井而亡,自己還生著病,日子也不好過,元稹就立馬寄來食資。

“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白居易《寄元九》

兩人的友誼,一直持續到元稹去世。

公元831年,元稹死於武昌任上之後。

元家人請白居易給元稹寫墓誌銘,並給了他六七十萬錢的潤筆。

對於這一筆錢,白居易收下後,全部捐贈出去,重修香山寺,只為好友下一世能過得好一些。

看來,在白居易心裡,即便元稹已經不在人世,兩人的友誼也不會變。

元稹和白居易

1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名畫中的歷史:扎波羅熱哥薩克給土耳其蘇丹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