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五千文之用

老子一書只有短短五千文,文字雖少,思想精深。兩千多年來,註解者層出不窮,真正説透説清者不多。人們都按自己的意思來解釋老子,往往不能真正把握老子的思想原意。只據老子原文來看,老子的本意是為侯王如何治理國家和管理社會提供一種方案。但是後代的帝王們,卻對老子一書不大重視。只有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順治)這四位皇帝給老子一書做過注釋,表示了自己的理解。他們的解釋是否合乎老子的原意,暫且不説,至少比那些根本不讀老子書的皇帝的態度要好。此四位皇帝讀老子書,都要用於自己的統治,也有自己的體會,如唐玄宗説“其要在乎理身理國”,明太祖説“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順治説“以之治國則國治,以之修身則身安”,不約而同地都承認了老子書對於治國的作用。

老子為侯王即帝王著想,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使天下安定,整部老子書的中心思想,就是要侯王實行無為之治。圍繞這個主題,其他無論是説聖人,還是説道,以及用兵,尚賢,小國寡民,治國烹鮮等,都不出這一範圍。唐玄宗等人承認老子書是治國之書,雖然程度不同,但都可以説是會心之言。

侯王的求道,是為了治國,修身也是為了治國。治國是侯王之事,而求道修身則不侷限於統治者,也適用於其他人。如果天下的人都能求道道成,修身身安,整個天下豈有不治之理?這是老子五千文所以受到後世各種人物歡迎的原因之一。

以道為基礎的治國修身,在本質上是順從萬物的本性,完成其各自的使命。這樣的治國修身,就是無為之治,不言之教。其實,所謂的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也是一種治和教,只不過它所注重的是為整個社會的民眾提供良好的環境,使民眾的心情保持自然完足狀態,然後利用人的本性的中的各種自然願望來驅動民眾的各種活動。這與從外部施加治與教,是更為高明的治與教。無為之治所施行的治與教,可以稱之為心治和心教。即順治所説的“復其性,必化其情”。能達到這一歩,帝王可以不用任何行政手段就能收到安天下,治天下之功,而民眾也會對帝王“仰之如天地,愛之如父母,更無離去者”。這對帝王來説,乃是最佳的統治效果。

漢代帛書老子

6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曾翔又有“高論”:不認識字的人,也許能把書法寫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