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孟浩然四十歲時遊歷長安,一邊求學同時也尋找機會,畢竟對於讀書人來說,做了大半輩子的學問,始終還是喜歡可以有人賞識,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孟浩然很顯然非常不幸,主要還是由於為人太過於有個性,有一些話說得太直白了,其詩句中有“不才明主棄”這種令人唐玄宗反感的句子,一度被唐玄宗所嫌棄,最終並沒有得到重用,只好回到故鄉襄陽隱居。

唐玄宗早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可是後期由於寵愛楊貴妃,再加上重用一些奸臣,以至於被矇蔽。孟浩然只是希望皇帝,可以有皇帝的樣子,去安撫百姓,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可是唐玄宗氣憤不已,再加上孟浩然所寫的那些詩句,使得他決定不用孟浩然,還批評了對方,說一段很有名的話:“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

從唐玄宗這段話中可以看得出來,孟浩然的詩句徹底激怒了唐玄宗,認為孟浩然侮辱了他,等於是告訴了對方,不會再重用,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孟浩然也明白留在京城已然沒有任何的意義,只能是打道回府,去過那種平淡的生活,所以我們翻開孟浩然的詩集會發現,後期的作品大多格調陰沉,更多的還是表達了個人的悲苦,還有無奈之感。

孟浩然的詩很接地氣,同時也比較貼近生活,以這首《初秋》來說,寫得就很有韻味,透過對於周圍環境的描寫,以此來突出秋天的景色,另外也在作品中很巧妙地融入了自己個人的情感,所以整首詩意境高遠,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成為其後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秋天在很多詩人的筆下,本身就突出一種憂愁之感,由於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大地一片蕭瑟,而詩人情感比較細膩,在事物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輪迴,以至於骨子裡有了一種孤獨之感,在孟浩然這首詩中,他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娓娓道來,使得整首詩看似尋常,其實字裡行間還是充滿了憂愁。

第一二句重點是突出對於事物的感知,由於在秋風中慢慢地感受到了秋天,這讓詩人變得有一些傷感,“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時間過得很快,在歲月的輪迴中,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立秋時節,天氣逐漸變涼,夜裡變得也更長了,不時還有陣陣清涼的微風,帶來了陣陣寒意,秋天已經來了,意味著一年的時間馬上就要結束了。

第三四句同樣還是突出秋天的景色,以及自身的感受,無非是為了與前面的兩句形成對應,從而緊扣主題,“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原本酷熱的夏天終於退去了炎熱,房間裡變得異常的安靜,臺階下的草叢中開始有了露珠,看來真正進入了秋天,一年的時間也快要過完了,畢竟秋天到了,緊接著就是冬天。

孟浩然在這首詩中,儘管並沒有描寫個人的悲苦,可是從字裡行間,我們還是感受到了詩人骨子裡的感傷之懷,由於到了秋天,季節在瞬間轉換,這使得詩人突然明白,生命的輪迴是一個慢慢推進的過程,對於已經四十多歲的孟浩然來說,可以說是越來越孤獨,也越來越傷感,前途渺茫,生活在故鄉的大山深處,過著隱士一樣的生活,其實那並不是他所想要的生活,可是面對生活,卻又是無可奈何。

13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問號臉《長恨歌》與《唐宮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