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時偶爾翻到一本很久以前買的書,從封面到內容都很具中國美,與春節的節日氣氛很相配,就重新讀了一遍。沒想到,越讀越喜歡,喜歡到不知不覺中,竟然將一半的內容抄錄了下來,所以我定義它為一本心生歡喜的書——《古代風俗百圖》。
以四季時間為主線,將中華民族習俗用畫和詩躍然紙上,再加以簡單文字說明。讀得輕鬆,看得入味,順便追索下許多淡出視野的“老講究”。而且,在百度上查閱相關資料時,發現百度圖片大多引用這本書的插畫,權威性可想而知。
作者王弘力,做過畫報的編輯,也是許多著名歷史畫作的作者。書中圖畫構圖簡潔、主題突出、顏色鮮亮、氛圍感十足,再配以類竹枝體的詩詞,輕聲誦讀(或默讀)中,畫面中的習俗故事撲面而來。
除了畫好看,詩詞也很美。再次感到中國詩詞的魅力,或者說是中國字的魅力,字數簡短卻帶來無限深意。那些厲害的翻譯家,強大之處就是能把中國詩詞的深意翻譯成另一種語言,讓世界另一邊的讀者看著本國語言,就能體會到中國詩詞的博大、細膩。有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外交翻譯,將領導人隨口說出的中國詩句,現場立時譯出當時情境下的語義,傳遞資訊,不僅準確而且儒雅,也是令人仰止的人。
趁著春節時間多,便隨著書中的內容,按一年四季的時間順序整理出一些有趣的習俗,加上相關的詩詞,儼然重溫了一遍中國古文化。雖然淺顯,卻也興致盎然,更閤家中老人意願,春節更加其樂融融。
先以時間為線索,看看中國人的老講究。
古代風俗百圖 王弘力 新星出版社
正月。正月裡,春節是頭等大事,對一年美好的期冀、全年中的恣意休憩、以及全家人的團圓,都集中在這半個月中。春節:燃爆竹。最早的鞭炮是燃爆竹,字面上的意思,點燃竹子發出爆裂聲,驅走怪獸。除夕:貼門神;發壓歲錢;兒童賣痴呆。壓歲錢。 一說“壓祟錢”,防止小兒受祟之害。除了紅繩串起的銅錢外,兒童枕邊還會放置橘、荔等果,為壓歲果子,正月初一睡覺時吃謂之吉利。估計後來紅包取代了紅繩,現在的微信紅包又取代了實物紅包。以後還會有人記得我們小時候收的紅包嗎?
貼門神。眾所周知,唐王噩夢要秦瓊、尉遲恭守宮門,後來二人畫像便成為門神的故事。明朝除夕,換桃符、門神、不得打井水、入夜燒爆竹、炒白豆、供佛設米食、簫鼓徹夜,等等。
兒童賣痴呆。宋代,兒童除夕徹夜不睡,成群結隊提燈上街,找老人“買”走自己的痴呆,希冀長大後聰慧明達,老人也樂於幫助孩子實現心願,無論貴賤,“買”走孩子的出售品。
元旦(正月初一):黎明前打灰堆;元旦之夕鏡聽;新歲初一教坊自樂。打灰堆。看起來有點惡趣味的習俗。正月初一黎明前,將錢貫繫於杖腳,以杖打糞堆,邊打邊說“令如願”,今後便會如願以償。有點視金錢如糞土,卻意在糞土的意思。
鏡聽。這個習俗有占卜的意思。元代、唐朝和清朝都有記載,大致流程為:找一鏡子(有說古鏡),用錦囊包裹,灶前祭拜後,抱鏡出門,悄悄在門邊聽,聽到的第一句話便可定吉凶。也用於夫婿遠走的留守妻子,占卜丈夫歸來的資訊。
教坊自樂。宋代教坊妓女原屬宮廷,為官妓,遇大朝會、節日等官府組織的活動,都會組織她們前去奏樂表演,一年四季難得休息,只有新年初一有空自娛自樂。
大年初三:宮中賜銀幡。這裡直接用作者的詩最合適,“新春拜過至初三,大內銀幡賜百官。朝回兩袖天香滿,帽飾招得笑語喧”,身為臣子,大年初三收到皇宮賞賜的金銀幡勝,戴在官帽上,喜不自禁。正月初七:飾梅花妝。古代正月初七為“人日”,女媧造人之日。傳說南朝宋武帝時,壽陽公主在此日臥含章殿,簷下梅花飄落公主額上,儼然一種裝飾,宮女紛紛效仿。後來,在臉上裝飾花鈿等圖案,便成為化妝潮流,而且不斷變化,遠遠超越梅花的範疇。立春:鞭春牛。迎春儀式,古時農耕時期,牛、土地都是生活根本。立春這天,縣官簇擁裝扮一新的春牛四處慶祝,前有社火開道,引來大眾觀看,希冀四季風調雨順、豐收無憂。明代鞭春牛,還搭配麒麟,清代年畫中大象與春牛做伴,取意“永珍更新”。正月十五:放燈;打燈謎;繭卜;登城頭走百病;請紫姑;結羊腸;走百病摸城門釘;送窮。放燈。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宵”。道家以這天為上元節。唐代京城在這天取消宵禁,允許市民逛燈三整夜,又稱“放燈”。現在的正月十五,觀燈還是主要慶祝活動。看蘇味道經典的《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打燈謎。這個和放燈一起,是小時候永遠的元宵記憶。只是我的腦子一向猜不到謎底,記得有個同學非常厲害,每回都能拿到一堆獎品,真不知道他的腦子為什麼這麼好使。
繭卜。這個應該是江南流傳下來的風俗,將麥粉摶成蠶繭狀,寫吉語置於其中,可占卜一年之事。想起北方在餃子中放硬幣,吃到的人一年順遂;還有國外唐人街,飯前先上中空米餅(形狀有點象蠶繭),中有字條,寫幾句詩詞,大多是吉語,或是激勵。大概都是這個源頭吧。
登城頭走百病。這本書寫在元宵夜登城頭走百病,我在其他地方看到是正月十六,無論是哪天,婦女在這天夜裡遍遊城牆,希望身體健康、袪除百病。
請紫姑。傳說紫姑是一家人的小妾,被大婦忌妒,逐出後於正月十五含恨而死。後來人們便在正月十五晚上用畚箕為架,以扶乩形式迎她降臨,保佑蠶桑豐收、人畜平安。沒懂裡面的邏輯,從小也沒有這方面的記憶,或許是南方的習俗吧。
正月十六:結羊腸;走百病摸城門釘。結羊腸。這個習俗第一次聽說,查了資料,又也有正月十五和十六兩種說法。北方士女“用舊曆紙九道為繩,亂結以首尾,聯屬如一者為兆”,看來是卜姻緣的。
走百病摸城門釘。婦女在此日可以走較遠的地方,結伴而行,已婚未孕者摸城門釘,還有“添丁”生子之意。看來女性朋友這幾天的活動量還是很大的,先登城樓,再走城門。
正月晦日:送窮。漢代就有這一習俗,傳說窮神穿破衣、吃稀飯,死於正月最後一天。所以人們在這一天熬粥、扔破衣,用柳、草編成車、船的形狀,在巷口焚燒,祝送窮神永不回來。中國擬人的風俗非常有趣,正月間送出各種祝福,各路神仙無一遺漏,窮神也不落下。唐 元宵 放燈
二月。二月是春天將來之時,有群體祭祀、也有人們開始走向戶外的活動。二月二日:迎富。正月最後一天送走窮神,二月初二便迎富,中國人做事真講究。人們在這天頭上簪花,相約攜鼓去郊外遊玩,朝出暮歸。有點象我們的春遊,順便把富神也迎回家中,真是一舉兩得。古人在立春日打球、盪鞦韆,與二月二時間相近,正是開春復出的感覺。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春社。為此我專門查了立春、戊日,到現在也只記得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大約在陽曆3月初。春社是祭土地。古時以村為單位祭祀社神,先立社,即在土壇上用石砌屋、沒有頂。先以牲畜祭神,祭祀後再撒肉四周以餉烏鴉。寒食節:祭掃、擔酒上墳。寒食節大約在清明前一、兩日。遠古春季乾燥季節,人們為避免儲存的火種引起山火, 舉辦祭祀活動,熄滅火種。春秋時,又為紀念介子推。再後來,因與清明節相近,兩個節日便慢慢合二為一,為祭掃、上墳之日。宋 二月 春社
三月。現在的三月似乎沒有什麼重要的習俗流傳下來,但春秋時的上巳節卻是最早的情人節。三月初三:上巳節鄭國溱洧集會;鬥百草。鄭國溱洧集會。據說鄭國此日,在溱洧二河邊舉辦盛大集會,青年男女相互逗笑,歡喜者贈送芍藥。據作者說這是最早的情人節,七夕則是後來的事情了。
鬥百草。一說為端午,一說鬥百草即為鬥草,有點搞不清。不過我還記得小時候放學路上的遊戲,大家把樹葉的葉片揪光,只留下葉莖,然後兩人將葉莖交叉,互相角力,看誰的葉莖堅韌不斷。這裡要選好樹葉,還要注意角力時的力度、巧勁兒,我比較擅長。
周(鄭國) 上巳 溱洧集會
四月。中國地域廣博,不同地方春天到來的時間也不同,人們的戶外活動便從二月起一直延綿到四月。四月初八:浴佛節。相傳此日為釋迦牟尼生日,佛寺在此日誦經,並用各香浸水灌洗釋迦牟尼太子誕生像,紀念其誕生,這水便稱為浴佛水。我突然想起多年前,帶阿姨去無錫太湖邊的靈山大佛遊玩。那天園中水池雕塑動態表演釋迦牟尼誕生故事,其後,池中水柱四射,最終歸於池邊幾個噴頭流出,很多人都拿泉水瓶或水杯去搶流出的水,一飲而盡,有的還視若珍寶帶回家,我卻在一邊暗想這水是不是衛生乾淨。估計那天就是浴佛節,去搶水的都是善男信女。終於解了多年前的惑。踏青。中國太大,各地踏青的時間也不相同,蜀地正月初八、閩粵二月初二、北方三月或四五月。北方天氣暖和得比較晚,我小時候踏青、春遊的時間都在清明前後。唐 四月初八 浴佛節
五月。端午節是五月中極為重要的日子,屈原是最著名的代表。五月五日:浴蘭節掛彩穗;飲菖蒲酒;掛鐘馗;端午染指甲;射柳現在的端午節,仍然處處可見彩穗、香包、鍾馗、艾草等物,菖蒲酒、雄黃酒、粽子等食物在各地雖有變化,但也保留了習俗。不過,現代美容美甲的盛行,令只有端午和七夕才能搗研鳳仙花染甲的愛美行為,變得隨時隨地、隨心所欲。
射柳這一習俗是契丹族(遼)為祈雨而舉行的活動,皇帝、親王等人按尊卑順序射柳,柳枝有削白處,如在此處射斷、且能騎馬接在手上者為冠軍,只射斷而未能接住的為次,其他的都為負。
遼 端午 射柳
七月:七月初七在古時是很重要的節日,現在也日漸重視,可能因為它為年輕人帶來了多享受一次情人節的機會吧。七月初七:曬書翻經;女子結蛛乞巧、穿針比巧、丟巧針;男子拜魁星曬書翻經:這是是魏晉時期留下的習俗,曬書、曬衣裳可能是南方潮溼地區的特點,北方人對此無感。
而穿針比巧、丟巧針、結蛛乞巧都是女子的專利。穿七孔針或九孔針,用一根綵線連續穿過為巧,當然,這個種針的針孔很大,不是平日的縫衣針。丟巧針則是在暴日下,以碗盛水,女孩子們各自向碗中投入小針,看水底針在日光下的影子,有的散如花、有的動如雲、有的細如線,以此看出女子是巧是拙。結蛛乞巧更玄幻,將小蜘蛛關在盒子裡,次日看蜘蛛結的網是否圓正,如果又圓又整齊謂之得巧。看完後,很慶幸自己生在當下。
拜魁星:女子比巧,男子則攻仁途。清代臺灣男子屠狗祭魁星,希望將來高中榜首。
七月十五:盂蘭盆道場;放湖燈;荷葉燈;雞冠花供祖盂蘭盆道場:道家稱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佛家為“盂蘭盆節”,這日,道、僧都會設場祈福,有些地方也為孤魂唸經祭祀。
放湖燈:女子在晚間沿河燃燈,在小紙板上將彩紙做成荷花形狀,中間點燃蠟燭。傳說水上放燈是為亡魂引路,也在三月三、中秋節放河燈。
荷葉燈:中元節黃昏後,孩子們在街巷中手持荷蘭葉狀的燃燈,沿街唱道:“荷葉燈,荷葉燈,今日點了明日扔”。我的記憶中從未有過這個畫面,不知是自己的孤陋寡聞,還是此習俗確實不見了。
雞冠花供祖:宋代風行,清代仍存,現在,我是沒見到了。
唐 七夕 結蛛乞巧
八月:除了春節,八月十五是全年中第二個團圓的日子。八月初八:屠狗狩獵。又一契丹風俗(遼),“八月初八,國俗屠白犬,於寢帳前七步瘞之,露其喙。後七日中秋,移寢帳於其上。”可憐的狗子。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秋社。和春社一樣,還是熱熱鬧鬧的集體祭祀土地的活動,大概時間在中秋前後。錢塘弄潮:《看弄潮》詩云,“弄罷江潮晚入城,紅旗颭颭白旗輕。不因會吃翻頭浪,爭得天街鼓樂迎”,人們對弄潮兒還是充滿讚譽。我與朋友在中秋前後幾次去海寧觀潮,都沒有運氣看到磅礴壯觀的大潮景觀,只看到一點點小潮,即便如此,當時如雷的浪聲和滾滾而來的波濤也讓我們心生敬畏,站在岸邊,心跳隨著腳下的土地震動而加快,大自然面前人類太過渺小,只是我們往往只相信人類強大到可以戰勝一切,卻忘了一切都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八月十五中秋:供兔兒爺;走月亮,江蘇供兔兒爺:明代已盛行中秋祭月、供月光紙等風俗,清代開始供兔神。人們用泥摶成蟾兔之像,著衣冠,還有甲冑、翎子等,很受小孩子的歡迎。
走月亮:以前江蘇地區的女子在中秋夜要“走月亮”,我在蘇州時也知道這一習俗。女孩子們結伴在月下過橋,至少要走過三座,越多越好,路還不能重複。以蘇州橋的數量,能走過大多數的人,都是體力很好的人。
明 中元 放湖燈
九月。進入九月,似乎寒冷也越來越近了。九月初九:飲菊花酒;重九登高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所以稱“重九”。
很多人對重陽賞菊、飲菊花酒的印象,都來自陶淵明。一提到登高,腦海中立刻就閃出的王維詩詞,“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國漢代就已有重九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的風俗。
晉 重陽 飲菊花酒
十二月。冬天真的來了,但是,春節也不遠了。臘八:冬舂;喝臘八粥冬舂:江南臘八,家家舂米。臘八米較堅實,此時舂米可減少損耗。
喝臘八粥:南北朝時期,民間受佛教寺院臘八吃“七寶五味粥”影響,形成“臘八粥”風俗。
臘月二十四:祭灶、吃祭糖、祭灶王。臘月二十四又稱小年(又說臘月二十三),此日灶王會上天庭彙報工作。除了在灶王像前供奉供品祭拜外,人們還用飴糖塗灶神之口,以求灶神上天后只說好事。又有三五人結伴而行,扮為灶公、灶婆,執竹枝在各家門口叫嚷討錢,意為討好灶神以求保佑。臘月二十五:燒火盆;照田燒火盆:江南水鄉在此夜初更,家家燒火盆,以期來年有個好收成。
照田:作者寫的風俗是“照田”,我查了下,也有一說叫“照田蠶”,也是江南一帶的風俗。人們在田間立起綁縛火炬的長竿,以火旺程度預示來年稻蠶的情形。
清 臘月初八 喝臘八粥
以時間為線索的風俗還有很多,但是實在太多,不能一一而足,否則就成了再抄一遍書。
下次再寫一些有意思的民間習俗,追憶古時的詩情歲月。